范莉靜,包海燕
(桐廬縣婦幼保健院 婦產科,浙江 桐廬 311500)
產后抑郁癥(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多發生于產婦分娩后一周內,不僅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對新生兒、家庭及社會均會造成不利的影響[1-2]。研究發現[3-4],產婦年齡、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夫妻關系,新生兒喂養情況,新生兒健康狀況和新生兒性別等因素均可能誘發產后抑郁及其他一系列生理反應,如泌乳延遲、泌乳減少等[5]。目前,二胎生育率逐年上升,本研究通過對360名產后未出院的二胎產婦進行調查,探討二胎性別對產婦的產后抑郁及母乳喂養情況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桐廬縣婦幼保健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360名產后未出院的二胎產婦為研究對象。調查時間為產后3~7 d,其中陰道分娩202人、剖宮產158人,年齡27~42歲、平均33.3±6.5歲。所選對象均為二胎產婦,足月分娩,單胎,頭胎和二胎孩子均身體健康,產婦產后恢復良好、可正常哺乳,夫妻關系良好。排除產婦或二胎新生兒身體異常者,無法正常哺乳者,產婦精神、智力異常者。所選研究對象根據二胎性別分為男嬰組、女嬰組、一二胎性別相反組、一二胎性別相同組,男嬰組、女嬰組和一二胎性別相反組、一二胎性別相同組組間產婦的平均年齡、分娩方式、文化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選產婦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比較
1.2 產后抑郁程度評價 采用1998年香港中文大學Lee等編譯的中文版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評價產婦的抑郁程度[6],該量表共包含10個條目,分別為焦慮、恐懼、失眠、悲傷、哭泣、心境、樂趣、自責、應付能力、自傷,每個條目評分0~3分,總分為0~30分,≥10分為產后抑郁,分值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嚴重。
1.3 母乳喂養自我效能評價 采用2002年戴曉娜等修訂的中文版母乳喂養自我效能量表(BSES-SF)評價產婦的母乳喂養自我效能[7],該量表分別為技能和內心活動2個維度,共包含30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1~5分,總分為30~150分,分值越高表示母乳喂養自我效能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產后抑郁程度及母乳喂養自我效能比較 男嬰組與女嬰組的EPDS評分、BSES-SF評分及抑郁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2.802、3.294,χ2=0.307,均P>0.05);一二胎性別相反組與相同組的EPDS評分、BSES-SF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4.439、6.834,P<0.05),見表2。
2.2 產后出血量及母乳喂養情況比較 男嬰組與女嬰組的產后出血量、泌乳始動時間、單次泌乳量及純母乳喂養成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2.862、0.643、1.019,χ2=2.510,均P>0.05);一二胎性別相反組與相同組比較,產后出血量及泌乳始動時間均減少,單次泌乳量及純母乳喂養成功率均增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注:#與一二胎性別相反組比較,P<0.05; 下同。

表3 產后出血量及母乳喂養情況比較
產后抑郁屬神經性抑郁,可表現為抑郁、悲傷、失眠、恐懼、焦慮、煩躁等,嚴重者甚至出現自殺、殺嬰傾向,對社會和家庭均會造成嚴重的危害[8]。據研究報道[9-10],約15%~25%的女性會發生產后抑郁。
盡管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口素質的提高,重男輕女思想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逐漸趨于淡化,但部分產婦及家庭依舊對新生兒性別有著特殊的偏好。針對二胎生育意愿的調查數據顯示[11],約35%的二胎家庭期盼獲得“兒女雙全”。研究發現[12-13],新生兒性別對產婦的產后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易引發其產后抑郁,這可能與傳統思維的重男輕女觀念有關。研究顯示[5,14],產后抑郁可誘發產婦產生一系列的不良生理反應,通過抑制大腦皮層功能,降低大腦皮層向下丘腦發放沖動的頻率和次數,減少垂體前葉催乳素的分泌,從而使泌乳減少;產后抑郁還可促進產婦體內兒茶酚胺的釋放,使產婦心率失常、血壓升高、子宮血流量加大,從而誘發產后出血。趙旻[15]、姚微等[16]的研究發現,產后抑郁能夠影響產婦的母乳喂養自我效能,從而降低母乳喂養的成功率。馬莉[17]的研究報道,產婦的不良情緒對其泌乳情況、產后出血發生率等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本研究通過對360名產后未出院二胎產婦進行調查,考察了二胎性別對產婦的產后抑郁及母乳喂養情況的影響,結果顯示,男嬰組與女嬰組的EPDS評分、抑郁發生率、BSES-SF評分、產后出血量、泌乳始動時間、單次泌乳量及純母乳喂養成功率比較,均無明顯差異。而一二胎性別相同組的EPDS評分、產后出血量和泌乳始動時間均顯著高于相反組,BSES-SF評分、單次泌乳量及純母乳喂養成功率則顯著低于相反組,提示二胎性別與一胎相同較“兒女雙全”更易誘發產婦產后抑郁,并對產婦的母乳喂養產生消極的影響。醫護人員需對有此明顯性別偏好的家庭盡早給予引導糾正,對該類產婦的心理狀況進行特別關注并疏導,以改善其不良心理狀態,獲得較佳的母嬰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