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軍 高麗花

[摘要] 目的 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對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單側TLIF手術治療效果。方法 將2018年4月—2019年4月30例單純腰椎退行性病變患者作為對照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腰椎退行性病變患者作為觀察組,患者均在筆者醫院治療。患者均行TLIF單側置釘治療,比較兩組圍術期各項指標、椎體融合率、ODI、VAS 評分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住院時間、手術費用明顯高于對照組;3個月后椎體融合率比較觀察組60.00%明顯低于對照組80.00%;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也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2型糖尿病合并腰椎退行性病變患者行單側TLIF手術治療,與單純腰椎退行性病變患者比較,治療效果較差,容易出現椎體融合率不高、術后感染等問題。
[關鍵詞] 2型糖尿病;椎體退行性病變;單側TLIF手術;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68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8(b)-0048-02
骨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手術治療,并發癥發生幾率會較高[1]。該文將2018年4月—2019年4月30例單純腰椎退行性病變患者作為對照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腰椎退行性病變患者作為觀察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對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單側TLIF手術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30例單純腰椎退行性病變患者作為對照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腰椎退行性病變患者作為觀察組,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均行單側TLIF手術治療。其中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4∶16,年齡在48~76歲,平均年齡在(65.7±2.5)歲,退變節段:5例L3-4、10例L4-5、15例L5-S1;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5∶15,年齡在49~77歲,平均年齡在(66.7±2.6)歲,退變節段:7例L3-4、9例L4-5、14例L5-S1。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比較(P>0.05)。
1.2? 方法
研究對象均行TLIF 單側置釘治療。對患者行術前檢查,常規消毒、鋪洞巾。全身麻醉患者。采用C型臂X光機對患者行透視定位操作。對減壓椎弓根的位置進行標記。切口方向為縱行,切口長度為3 cm,將皮膚、筋膜逐層剝開。置入逐級擴張套管和工作通道,注意順序性。將自由臂進行固定,并連接冷光源,對上下關節突周圍的組織進行清理,使之暴露完全。將切除的關節突和保留下來的椎板按照骨粒修剪并植入椎間隙。隨后由手術操作者將1枚椎間融合器、2枚椎弓根螺釘置入,安放連接棒后進行加壓固定。固定位置透視良好后,采用生理鹽水沖水傷口。常規關閉切口,安置引流管,進行抗感染治療[2-3]。血糖控制方法: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禁食:含糖量高的食物、禁煙酒。宜食:粗雜糧;合理運動,避免肥胖。遵醫囑服用降糖藥物,控制血糖。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比較兩組患者的圍術期各項指標、椎體融合率、ODI、VAS評分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其中Bridwell評價系統[4-5]對患者進行椎體融合的評價。骨質重塑融合且有骨小梁通過為Ⅰ級;植骨骨質部分融合、交界面透關差或沒有透光區為Ⅱ級;透光區在移植骨受區骨交界面、上下端明顯為Ⅲ級;植骨沒有融合,出現塌陷、吸收為Ⅳ級。其中經椎體融合代表Ⅰ、Ⅱ級;未融合代表Ⅲ、Ⅳ級。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相關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圍術期比較圍術期比較項目主要包括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其中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相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比較,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ODI、VAS評分比較ODI、VAS評分比較,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椎體融合率比較比較兩組3個月、6個月以及12個月后椎體融合率,發現觀察組3個月后椎體融合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6個月、12個月兩組椎體融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血糖控制結果觀察組空腹血糖由之前的9.6 mmol/L,降至5.6 mmol/L。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3? 討論
骨科患者并發糖尿病會影響正常手術治療效果。近年來,臨床上研究糖尿病對骨科手術的影響越來越多。人們生活方式在不斷改善的同時,患有糖尿病的人數越來越多。糖尿病成了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類型。臨床骨科患者并有糖尿病的人數也逐年增加,如何增強骨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是目前臨床醫務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問題[6]。據Al-Mayahi學者報道研究,發現合并糖尿病的椎體退行性病變的患者采取手術治療,治療效果明顯低于單純椎體退行性病變患者。針對該研究結果,臨床醫學界也正不斷探索[7]。
該次研究報道中,將合并糖尿病的椎體退行性病變患者作為觀察組,單純椎體退行性病變患者為對照組,分析單側TLIF手術治療效果。結果發現,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不大,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呈現輕微減少,這可能與糖尿病患者體內血液高凝狀態有關。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比較觀察組明顯大于對照組,這可能與患者并發糖尿病并發癥,需要針對性治療,由此延長了住院時間,增加了住院費用。再者,ODI、VAS評分比較,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采取單側TLIF手術治療方式可明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緩解患者腰腿疼痛的癥狀。與林喬[7]學者分析隨訪糖尿病合并椎體退行性病變患者遠期治療效果影響不大。分析其原因可能與血糖控制藥物有關。最后,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觀察組73.33%明顯高于對照組1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與馬向偉[8]學者研究有一致性,研究顯示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為66.67%明顯高于對照組23.33%。這說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易受感染。再加上自主神經被破壞,影響了皮膚正常功能,出現開裂、破損等情況,由此增加了患者術后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等并發癥的幾率。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合并腰椎退行性病變患者行單側TLIF手術治療,與單純腰椎退行性病變患者比較,治療效果較差,容易出現椎體融合率不高、術后感染等問題。
[參考文獻]
[1]? 周佳雁,蔣曉紅,王龍.以膿毒癥首診的2型糖尿病合并脊柱化膿性骨髓炎一例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8,31(1):44-46.
[2]? 劉洋,賈宇濤,田融, 等.腰椎術后綜合征的危險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6,28(9):78-81.
[3]? 孫延桃,韓雪昆,方瑋, 等.單側MIS-TLIF與傳統TLIF手術治療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療效對比[J].頸腰痛雜志,2019, 40(1):55-57,60.
[4]? 陳婭莉,徐海燕,任惠芬, 等.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伴糖尿病患者手術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22):1738-1739.
[5]? 董薇,陳其仙.大理地區少數民族腰椎退行性疾病人群特征分析[J].海南醫學,2019,30(5):569-571.
[6]? 聶濤,李志華,高泓一, 等.退行性腰椎滑脫術后腦脊液漏的分析[J].頸腰痛雜志,2018,39(2):167-170.
[7]? 林喬.糖尿病對腰椎退行性疾病手術治療效果的影響[D].甘肅:蘭州大學,2016.
[8]? 馬向偉.合并2型糖尿病對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單側TLIF手術療效的影響[J].頸腰痛雜志,2018,39(3):384-385.
(收稿日期: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