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向榮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開展社區規范化管理后對血糖控制的改善效果。方法 將2018年2—8月在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104例設為研究對象,經電腦隨機法分組為觀察組(52例)以及對照組(52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中患者接受社區規范化管理。分析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生活方式達標情況。結果 觀察組中患者的FBG、2 hPBG以及HbAlc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患者的吸煙控制、飲酒控制、飲食控制以及參與運動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開展社區規范化管理有利于改善其生活不良方式,促進血糖水平改善。
[關鍵詞] 2型糖尿病;社區規范化管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
[中圖分類號] R58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8(b)-0091-02
作為全球三種重大慢性疾病之一的2型糖尿病,其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有持續增長的趨勢。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2017年糖尿病患者在全球有4億人[1]。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生活規律、用藥情況和飲食習慣等都對其病情發展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并且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患者接受治療的地點都選在家庭或社區中。所以,為了有效的對糖尿病進行控制,就要做好糖尿病社區規劃化管理的綜合干預工作[2]。該研究針對糖尿病社區規范化管理在2型糖尿病控制中的效果觀察展開探討,比較常規化和規范化管理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血糖情況的改變情況,探索治療和預防T2DM的社區規范化管理的應用價值所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104例設為研究對象,經電腦隨機法分組為觀察組(52例)以及對照組(52例)。對照組中患者男性30例,女22例,年齡在46~77歲,平均年齡為(56.34±3.16)歲;觀察組中患者男性31例,女21例,年齡在47~75歲,平均年齡為(56.32±4.2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都要進行長達1年的疾病管理。對照組患者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常規診治管理,具體包含定期檢測血糖、定期檢測血壓和血脂、用藥指導和定期隨訪等[3]。觀察組患者接受社區規范化管理:①飲食指導:集合患者個人的身體狀況來為其進行飲食計劃的制定,每天的飲食要做到定時、定量、訂餐,確保食物足夠豐富多樣[4],合理攝入三大熱量營養食物,做好葷素搭配工作,合理食用粗糧、新鮮蔬菜、豆類等食物,如患者由長期喝酒吸煙的習慣,要告知其忌酒忌煙;②用藥指導[5]:社區醫生通過短信、微信、電話等各種方式監督患者是否按量按時用藥,并對患者定時撥打電話告知參加門診檢查,告知患者不得擅自停藥或更改藥量;③健康知識教育:組織患者參與由知名專家主講的有關2型糖尿病的知識講座,2型糖尿病治療方法、發病機制、預防手段和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是健康知識講座主要內容,播放具體相關的講座視頻[6],講座完畢之后將健康知識宣傳手冊等進行發放;④并發癥管理:為患者講述有關自我護理知識,幫助其對并發癥進行積極的預防,如果患者發生并發癥要及時告知醫師接受治療?;颊呓邮芤欢螘r間管理之后對其血糖控制情況進行檢測,假如控制效果不佳,則及時調整治療方案;⑤運動干預:對患者的運動和心肺功能進行評估,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實施運動指導,讓患者養成運動的習慣,每周至少運動3~5 d,每次運動到身體能承受為好。
1.3? 觀察指標
通過血糖測試儀記錄和測定兩組患者的2 hPBG(餐后2 h血糖情況)、FBG(空腹血糖)和HbA1c(糖化血紅蛋白)情況;對患者生活方式的變化情況進行詢問,如運動、飲酒、吸煙、飲食等。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內的數據開展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采用率(%)表示計數資料,開展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兩組患者管理后的血糖水平差異研究顯示觀察組中患者的FBG、2 hPBG以及HbAlc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析兩組患者的生活方式達標情況研究顯示觀察組中患者的吸煙控制、飲酒控制、飲食控制以及參與運動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T2DM的主要臨床癥狀為“三多一少”癥狀、血糖上升,它在內分泌代謝疾病中十分常見,患者一旦患病會出現久治不愈、長年患病的情況,而長期沒有對血糖進行良好的控制導致的血管并發癥是其主要的致死原因。根據文獻報道,治療T2DM不但要采取藥物治療,還必須要注意如下5個方面的具體情況,即飲食控制、藥物治療、運動、糖尿病教育和血糖監測。所以,T2DM患者要接受長時間的治療和監測。因為糖尿病本來就是一種慢性疾病,所以患者大多修養康復的地點都選在社區或家庭內,然而部分糖尿病患者對有關糖尿病的知識缺乏認知、不了解自身疾病情況、沒有自我管理理念,造成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況不佳、社區治療達不到預期效果[7]。所以,要有效的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就必須要進行糖尿病管理體系和教育系統性簡歷,采取社區規范化管理。
該研究將T2DM患者劃分為實施社區規范化管理的觀察組和常規化管理的對照組兩個小組,結果發現T2DM患者明顯改變了生活方式;觀察組T2DM患者顯著有更多的限制喝酒、節制吸煙和控制飲食的人數。除此外,觀察組患者的3項血糖指標有了顯著降低,即2 hPBG、FBG及HbA1c。對其原因進行分析發現,T2DM患者接受社區規范化管理后更加深刻了解糖尿病知識,知識盲區減少;了解了吸煙、飲酒等日常生活方式對治療疾病的危害,逐漸限制自身的不良習慣,繼而使血糖指標基本保持正常。根據相關報道,社區規范化管理可以促進患者臨床效果的提升,培養患者養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知識和生活方式的習慣,接受正規且適宜的治療,符合該研究結果。
綜上所述,對于T2DM患者而言,社區規范化管理有明確的應用效果,能使T2DM患者的血糖指標得到降低、生活方式得到改善,患者接受正規且正確的治療,值得社區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桂紅.2型糖尿病社區管理治療和內科門診治療的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 2018, 21(2):197-198.
[2]? 邊立立,侯武姿,董玉明, 等. 北京市汽南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規范化管理效果的橫斷面調查[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18, 17(5):410.
[3]? 陳兆鑫,黃偉旋.社區2型糖尿病管理中應用中醫體質辨識干預的臨床價值[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10).123-125
[4]? 李銳冰,湯潔英,陳海娟, 等. 社區強化管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效果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7, 15(18):1-4.
[5]? 周瑩霞,袁加俊,陸駱, 等. 達標激勵對2型糖尿病綜合控制效果的研究[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7,33(12):1017.
[6]? 龍雯,施榕,賈麗麗, 等.上海市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醫生簽約管理效果評價[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8, 17(1):21.
[7]? 張紅艷.健康檔案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3):183-184.
(收稿日期:201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