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靜
摘 要 全球經濟一體化日益推進的背景下,國際商務也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不同文化在各種國際性商務活動中相互統一、磨合及沖突,對企業國際商務經營及跨國管理構成了一定影響。由于人們對于文化差異影響的認識始終有缺陷,企業內部管理和跨國公司的商務談判也遭受了此類影響的沖擊。本文圍繞現代企業國際商務經營展開研究,指出了跨國管理方面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 現代企業 國際商務經營 跨國管理
目前,盡管我國企業將目標定在國際化發展方向,然而在前進過程中,卻有大量企業遭遇了一系列困難與問題,如有待進一步完善國際化商務經營和跨國管理,這導致我國少數企業在國際化戰略的實施中難以自由發揮。對此,我國企業必須著重關注國際商務經營和跨國管理,及時展開創新與改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保障國際商務經營和跨國管理的更長遠發展。
一、現代企業國際商務經營及跨國管理實施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對國際貿易重視程度的提升,大批外貿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相繼涌現,企業也逐漸將國際商務經營及跨國管理用于自身國際競爭力的提升中,尤其是“一帶一路”實施之后,我國企業國際化進程必然更快速,該進程中企業也需要對國際商務經營及跨國管理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一方面,國際商務經營及跨國管理工作的實施,有助于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1]我國由于“國際化”實施起步較晚,“走出去”的企業不足,所以缺乏國際商務經營及跨國管理方面的經驗,因此企業應當積極研究、深入探索國際商務經營及跨國管理,尋找與自身發展實際相適應的經營管理模式,逐步獲取強有力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國際商務經營及跨國管理的增強,有助于企業創新經營管理。企業在深入研究國際商務經營及管理后,可實現對競爭形勢的客觀分析、對國際化經營中干擾與壁壘的妥善處理,這樣一來,企業必然會更加熟悉國際商務經營及管理,從而進一步推進自身國際經營與管理工作的發展創新。
二、企業國際商務經營及跨國管理的優化策略
(一)樹立并落實國際商務管理目標
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影響,我國企業在國際化戰略目標的設定與落實過程中充滿了挑戰和艱辛,企業應當著重關注以下幾點:第一,立足于客觀角度分析參與國際競爭的企業的能力;第二,面對變換繁雜的國際商務大環境,應當靈活應對;第三,面對非市場因素的影響,企業需要有效處理;第四,充分了解現階段國際需求與企業自身生產能力;第五,在應對國際市場時需要采取正確的經營措施,促進自身競爭力的增強。
(二)采取多元化國際市場進入方式
采取更具多元化的國際市場進入方式,也就擁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當前,較為熱門且發展前景樂觀的全球市場進入方式包含貿易進入式、投資進入式和契約進入式。[2]其中,最為常見、最為方便且最為簡單的方式為全球市場貿易進入式,企業以自身經驗模式為依據如進口模式、出口模式等,進入國際市場;全球市場投資進入式對企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依托所有權占據國際貿易中的一席之地,并實現自帶的人力、技術等權利的靈活運用;全球市場契約進入式的特點諸多,如風險低、靈活性強且穩定系數高等,在合同的約束下進行生產經營。
(三)構建完善的經營管理相關體系
完善的國際商務經營和管理體系,是企業國際商務及跨國管理能力提升的關鍵,企業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制定經營管理體系。國際化經營過程中,企業需設立負責國際商務經營及跨國管理相關工作的“海外事業部”,并配備綜合素質較高的管理人才。[3]同時,企業需著重關注“跨文化”經營管理體系的創建,在與自身成本相結合的前提下,推進“本土化”經營管理的進程,了解當地與國內文化的差異,盡量推進求同存異的實現。
(四)構想并落實國際商務管理戰略
處于不同背景、環境及形式下的企業,具有實用性、差異性與合理性的戰略方針是其經濟得以發展的基礎,應以突發事件引發原因為依據,合理制定風險規避措施。逐漸匯入國際市場競爭洪流的企業,需要深刻明確自己作為國際競爭中的“元帥”、國際經濟支柱的身份與地位。這也表明了在國際經濟參與中,企業首先需要將國內準備工作妥善落實,隨后將國內經濟發展戰略完善,并在此基礎上,以自身實際發展情況作為根據,朝著國外經濟市場拓展。
三、結語
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企業在國際化活動開展期間會遭遇諸多不利沖擊,最終影響自身的國際經營及管理。鑒于此,企業在進入國際市場時必須提前將相關準備工作做好,并貫徹落實相關管控活動,對當前活動中面對的文化層次矛盾展開積極分析,在多種措施并舉的前提下,確保自身的穩定、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參考文獻
[1] 馮穎馨.探討我國企業國際商務經營及跨國管理[J].中國市場,2017(13):184-185.
[2] 雷方.企業國際商務經營及跨國管理[J].中國商論,2018(1):72-73.
[3] 陳瑤.我國企業國際商務經營與跨國管理[J].中國高新區,2018(0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