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各國之間的聯系也愈加緊密。我國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在國際市場上占據的地位愈加重要,成為了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之一。基于此,為了擴大自身的業務規模,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利用全球資源實現優化配置,企業開始以最為有利的方式方法進行對外投資。本文著重分析企業在進行對外投資時需要考慮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探討在對外投資時怎樣尋找一個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投資模式。
關鍵詞 經濟一體化 企業 對外投資模式
一、研究背景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我國的經濟正面臨著結構調整的局面,需要進行不斷優化,而在發展和優化的過程中,傳統的對外投資模式等相關的合作模式已經不能與當今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相適應了,這樣的情況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和制約?;谝陨戏治瞿J?,對企業的對外投資模式進行深入探究,不僅是我國企業對外投資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更是我國經濟朝著國際化發展更深層次以及更廣泛的必備條件之一。企業在進行對外投資模式探索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必要的投資發展規則,積極改進企業對外投資的模式;不僅要借鑒國內外優秀企業對外投資的成功經驗及我國的產業結構的實際調整情況,更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階段和實際投資目的。
二、考慮企業在進行對外投資時的主要目的
(一)企業進行對外投資主要是為了切實實現企業的發展規劃
很多企業進行對外投資主要是為了實現企業自身的發展規劃,而此時很難找到符合企業自身規劃的標的企業進行并購,特別是在一些不是很發達的國家,面臨的這類困境尤為突出。因此,企業在進行對外投資時,應當注重是否可以將企業自身的管理制度復制到標的企業中去,如果標的企業可以按照要求進行制度的建立和改善,那么企業無須進行過多的改變即可以完成對外投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復制企業的管理制度到標的公司,一旦無法合理實施,就會面臨被投資企業管理人員及職工抵制執行的局面,新的企業文化或者新的管理制度將無法在標的企業中順利推行下去。而采用投資新建的模式進行對外投資,企業不僅可以考慮自身中長期的發展規劃來進行廠房的布局,還可以綜合把控資本的投入情況和后續的成本支出,避免企業發展并不在未來規劃中的業務?;谝陨戏治觯绻髽I對外投資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自身的業務規劃,那么相較于并購而言,新建投資可能更為合適,面臨的風險也更小。
(二)企業進行對外投資主要為了迅速進入新市場,擴大市場占有率
相較之采用新建模式進行對外投資,并購模式可以省掉較多的時間,一旦實現并購就可以迅速獲取在新市場的技術、生產設備以及相應的管理人員,從而可以在新的市場迅速進行生產銷售,抓住轉瞬即逝的市場機遇。除此之外,一旦被并購企業是一家盈利良好的標的企業,企業還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實現并購收益,減少投資回收的時間。如果企業所處的行業是資本密集型,那么新建時間往往在2年以上,要經歷選址、廠房建設、設備購買安裝以及人員招聘、設定經營管理戰略等一系列程序。另外,如果新的市場所處的地方法律法規較原來企業的差別較大,往往還需要取得行業對應的許可證,時間周期更長,這對于要搶抓市場機遇而進行對外投資的企業而言顯然是不合適的。因此,如果企業的對外投資目的是抓住市場機遇,進入新的市場,那么并購模式可能更符合企業的戰略規劃。
(三)企業對外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現金流分紅或相關的并表利潤
一些企業在進行對外投資時,主要是為了增加企業自身的資產,獲取標的企業的現金流分紅或者兩企業進行并表之后的財務報表數據更為良好。較多的企業,特別是一些功能型的國有企業,如果標的企業的發展勢頭良好,未來的利潤可期,只是標的企業缺少相關擴張和發展資金,此時,這類以獲取現金流分紅的企業就會考慮投資。此時的投資模式往往是企業進行并購的方式,以獲得標的企業的相對控制權,使企業可以控制標的企業,在一段時間內可以獲得標的企業的現金分紅,從而實現經濟利潤。而有些以并表為目的的企業,在獲得標的企業控制權之后,并表產生的合并報表的資產規模更適合自身的融資需求,如果是功能性的國有企業,會完成國資委等上級管理部門的考核,使自身在進行融資和投資時更為便利。
三、企業對外投資模式的建議
(一)企業進行對外投資時采用新建投資的建議
企業在選擇對外投資模式時,要充分考慮對外投資的目的以及企業的自身情況。如果企業屬于中小型企業,可以以較低的成本購買產品、技術以及設備等,可以考慮新建投資;而如果為了完美契合企業自身的發展規劃,沒有要求迅速占領市場,可以考慮選擇新建投資模式進行對外投資。如果企業進行對外投資模式的選擇時擬采用新建投資,現有以下兩個關鍵點需要關注:其一,企業在進行產業和區位的選擇時,要選擇具有優勢的。很多中小企業,例如紡織企業、電子企業等,進入的壁壘較低、研發投入較少,甚至要求的經濟規模也非常低,此時可以考慮在經濟不發達的國家采取新建的模式進行對外投資。同時,中小企業在進行新建時可以考慮在大企業的協作分工網絡中進行,從而可以較好地克服知名度等局限性。其二,充分利用各類融資支持方式。進行新建投資時,所需資金往往數額較大,此時應當充分考慮各類融資支持。我國的商務部、人民銀行等都有針對性融資政策,也加強了與工商、銀行、稅務等部門之間的聯系,以便可以擴大企業的信貸規模。除此之外,還應當積極考慮吸收民間資本,對企業的內部資金進行合理管控和規劃,或者進行資產重組獲取新建投資資金,增強企業對外投資的資金實力。
(二)企業進行對外投資時采用并購重組的建議
企業如果為了擴大市場規模并迅速占領市場,或者為了獲取標的企業的現金流等原因,考慮企業自身的承受能力之后,往往會采用并購重組的方式進行對外投資。除此之外,有些已經具備一定品牌優勢的大型企業,為了可以迅速建立生產所需的相關條件,使產品可以迅速進入市場,在原有品牌規模的基礎上進行擴張和延伸;為了進一步貫徹品牌的戰略,采取并購標的企業的模式進行對外投資,使標的企業的品牌可以順利被納入企業的原有品牌中。如果企業進行對外投資模式的選擇時擬采用并購重組,有以下兩個關鍵點需要關注:其一,企業應當建立并購整合小組。企業并購之后,標的企業能否順利納入并購企業,關鍵在于是否可以順利推進整合工作。而實踐中具體的整合任務實施者往往是兩個企業的管理層,由此會造成管理層之間的不斷摩擦。因此,建立并購整合小組可以調節雙方管理者之間的問題,向標的企業灌輸新的發展規劃和經營戰略,激發員工的信心。同時,此種方式可以使得競爭對手明白標的企業運營得當,相關的業務開展順利。其二,注重并購產生的財務風險控制。企業在進行并購時,往往其現金的儲備量不足,償債能力在并購前后較弱,因此,選擇合適的融資工具和融資方式非常關鍵。其作用不僅在于將潛在風險進行分散,還可以保證資金的及時供應,從而調整企業的資本結構,重新組合各業務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便于尋找企業現金流短缺的準確時點,合理防范流動性風險。
四、結語
企業在進行對外投資模式的選擇時,應當考慮企業自身對外投資的目的,并結合企業自身的規模、資金流以及產品狀況等因素。而且,一旦決定了采取何種對外投資模式,就應當根據該模式的特點和企業的現實狀況進行合理實施,確保企業的對外投資順利進行,實現既定的投資目的。
(作者單位為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黃婉婷(1987—),女,四川成都人,碩士研究生,畢業于西南財經大學財務管理專業,注冊會計師,就職于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財務會計部,研究方向:企業投資管理。]
參考文獻
[1] 馮天航.“一帶一路”倡議下青海企業對外投資模式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8(04):27-29+32.
[2] 黃穎,李林.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中逆向技術溢出模式探究[J].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7(11):80-84.
[3] 魏修柏.國有能源企業國際投資模式研究[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7(19):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