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時代“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必須一以貫之”。在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的國企改革背景下,國企黨建面臨新的挑戰,必須把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加強黨的領導有機融合,必須讓黨建工作和企業經營活動有機融合,才能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經營管理優勢,實現黨組織與企業共同發展進步。
關鍵詞 國有企業 黨建 融合
一、前言
國有企業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也是推動改革、提升綜合國力、發展社會經濟、保障改善民生的主力軍,因此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在國有企業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的改革過程中做好企業黨建工作具有哪些現實意義,國有企業黨建要追上快速發展的黨建形勢面臨哪些挑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需如何創造性應對這些挑戰,本文試圖就以上問題作出初步的回答。
二、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做好企業黨建工作的現實意義
高度認識和加強黨建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是我們做好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前提,也是保證國有企業改革沿著正確政治方向的重要基礎。只有全面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才能保證國有企業改革不偏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才能保證黨和國家的發展戰略部署在國有企業層面得到有效落實,才能保證國有企業發展好并承擔好社會責任。只有把黨建與企業經營有機融合起來,把黨的領導貫穿企業決策和工作程序,才能保證企業經營決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有效防范和化解貪腐風險,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最終讓企業發展惠及在崗位上艱苦奮斗的每一個員工。
三、國有企業黨建要追上快速發展的黨建形勢面臨哪些挑戰
(一)如何把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加強黨的領導有機融合
當前的國有企業改革方向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大部分國企建立了以董事會為領導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如何把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加強黨的領導有機融合變得越來越緊迫,也是當前的一大挑戰,應該指出的是國有企業要建立的現代企業制度必須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征和現有國情。西方國家的董事會制度不是唯一的現代企業管理方式。西方國家以董事會為核心法人治理結構的制度安排是為了保證出資人的利益和控制權,同時放權讓職業經理人有效進行企業管理和市場運營,保證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但社會主義制度下,國有企業除了謀求經濟利益外還有許多重要的社會職能,不能只謀求一個企業的利益,必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因此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上發展起來的董事會制度不能完全照搬到社會主義下的國有企業,必須把黨組織嵌入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對西方的董事會制度進行合理制度創新。對“嵌入”的正確理解應該是讓黨組織成為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配合科學的體制機制建設,保證黨建工作與企業管理工作有機結合,防止企業黨組織與企業管理機構在設置和工作上“兩張皮”。目前的挑戰是如何讓這個有效“嵌入”在實踐中落實。
(二)如何實現黨建工作和企業經營活動的有機融合
國有企業在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必以一定的經營業績為基礎,經營活動是企業的主要活動,業績目標是企業的重要目標,特別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從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新的高質量增長方式還未成熟,加之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新困境和挑戰,使企業經營面臨著不小的困難。在“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必須一以貫之”的新時期國企黨建要求下,企業黨建工作必須不斷提高規范化、科學化、合理化水平,黨建業務要求越來越高,工作量越來越大,如何有效實現黨建工作和企業經營活動的有機融合,依然停留在抓黨的建設和企業經營“兩張皮”上,容易造成企業業績不高、黨建不牢的現象,因此必須做到“圍繞經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如何做到黨建和企業經營共發展是當前的又一大挑戰。
四、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的思考
國有企業作為黨和國家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做好國企黨建工作不僅是一項政治任務,更是一項政治使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如何將黨組織嵌入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讓黨組織成為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黨的建設和企業經營有機融合,“圍繞經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是新時期黨建的重大課題。也只有應對好以上兩個挑戰,才能確保國企黨建工作的政治核心作用,發揮好黨的先進性作用,使國企黨建找到落腳點和持續開展的動力,成為企業長遠發展的自覺動力。
(一)將黨組織有效嵌入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創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體制機制
一是在公司治理結構上更加注重突出黨組織在國有企業組織架構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在建立健全國有企業黨委(組)、黨支部等工作組織的同時,不斷建立健全工會組織、團組織、各類職工和群眾組織,發揮好黨組織對各類群團組織的領導作用,并以此凝聚和整合企業職工。二是國有企業黨組織負責人通過法定程序進入董事會,可以采用國有企業“書記、董事長、法人由一人兼任”或“書記、總經理、法人由一人兼任”的制度,盡量保證國有企業黨組織負責人即企業最高負責人,也是經濟法人,有效協調企業黨政關系,從而實現黨對企業的絕對領導的同時,又能夠維護董事會的決策權。但這種制度安排必須輔以有效的監督機制,做好國企黨政一把手的組織監督工作,同時要求國企一把手做好黨建和企業經營之間的平衡,防止顧此失彼。三是建立、完善黨組織參與國有企業重大問題和決策的工作機制,對于“三重一大”事項,要求必須先由企業黨委(組)研究討論并提出意見建議,再由董事會召開會議決議,黨委(組)監督決議的執行,確實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
(二)將黨的建設和企業經營有機融合,“圍繞經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必須為企業發展提供高層次、高質量、高效率的服務,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經營管理優勢,為企業的良性經營和發展提供政治保障和精神動力,為企業的改革發展創造有利的內外部環境,把政治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最佳的表現就是把黨建工作與企業經營有機融合。許多國企在這方面創造并總結了很多好的經驗。例如,打破原有黨支部成立的條條框框,把黨支部建立在項目上,每新成立一個新的重大項目即同時成立黨支部,以黨建工作帶動項目的開展,又將項目效果的優劣作為檢驗黨建工作成效的標準;在黨組織內部及時更新各黨支部在黨建工作的排名,通報各黨支部的企業經營情況,使各黨支部在重視黨建工作的同時也對企業經營不敢輕視,讓各黨支部努力思考企業發展的良策、黨建和企業經營結合的思路,努力做到黨建工作和企業經營目標同步推進、同步實現;打造特色黨支部,把企業經營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作為黨建工作的特色亮點問題,把切實促進企業發展作為黨建特色的重要考察指標;圍繞企業經營重點崗位、重要窗口來組織開展好黨員活動日、黨員志愿者活動、黨員承諾活動,在企業生產經營中落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和帶頭作用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已經證明黨的建設是具有強大力量的,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經營發展的優勢是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在國有企業中,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平時表現為遵紀守則、樂于奉獻,在關鍵時代表現為敢于擔當、勇立潮頭,這種力量也可以激勵和引導廣大群眾職工為企業踏踏實實干事創業。國有企業在發展中必須敢于創新形式,實現黨建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機融合,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經營管理優勢,實現黨組織與企業的共同發展進步。
(作者單位為廣東省中國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丘寶君(1983—),女,廣東梅州人,從事國企黨群和紀檢監察工作。]
參考文獻
[1] 高晶,傅長吉.找準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著力點[J].人民論壇,2019(18).
[2] 席軍良.新時代國有企業黨建品牌創建的實踐機制分析[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