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關鍵詞]5G;主流媒體;內容交互
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中央和地方各級媒體都在積極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與此同時,令世界矚目的超高速率、超低延時、超大連接的5G網絡技術即將給我們帶來全新體驗的“信息隨心至,萬物皆可及”的智媒時代,而這也給我國主流媒體融合發展帶來了不可預知的變革和前景廣闊的想象。
從當前我國的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現狀可以看到,許多地方都在將原本分散的報社、電臺、電視臺等傳統媒體匯聚一處,重新搭建技術平臺,在地理層面、物理層面實現了聚合;同時,在組織架構、體制機制、生產流程、人員素質、條件保障等方面也開始統籌規劃、進行再造和提升。而在這個過程中,衡量媒體融合是否成功,關鍵要看其能否生產出既服務于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又讓受眾滿意的內容產品。因此,內容交互思維成為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主流媒體融合發展要將融合內容生產到受眾交互作為核心業務環節。
移動智能終端早已徹底打破媒體格局,報社、電臺、電視臺等傳統的、單一的主流媒體平臺只具有機構意義,信息流通的渠道制約不復存在,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黑龍江日報、東北網等主流媒體從業者都早已轉變傳統的媒體思維觀念,主流媒體融合發展已經啟動,且發展的目標則是要建立融合內容生產的實體。
主流媒體融合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理順體制機制、搭建組織架構、再造生產流程、提升人員素質等一系列工作環節,都要圍繞提升融合化內容生產能力這個核心,媒體融合發展才能落到實處,而在這一過程中,主流媒體融合發展必須要有強烈的技術前瞻意識。與目前4G相比,5G時代的網絡傳輸速率、安全性、靈活性都會有明顯提升,移動化、場景化將在媒介使用中更加普遍,主流媒體融合發展必須著眼未來,理解用戶在不同場景的消費需求,把握“面向場景、移動優先”的理念,充分利用5G技術為未來的發展留下充足的后勁和空間。
5G技術最大的特征是傳輸速度快,其最高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十GB,這比4G網絡的傳輸速度快了上百倍。5G使數據傳輸速率提升意味著網絡的超級連接能力有了巨大的突破——網絡不再是選擇性的(有的連接有的不連接)、分離式的(各個網絡之間互不連通)、粗線條式的(指僅僅進行了基礎性的連接,遠未達到細密的、無所不在的連接)連接,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萬物互聯將成為現實。按照5G專家的說法,5G網絡將承載10億個場所的連接、50億人的連接和500億物的連接。換言之,5G把現實世界以數字世界的方式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出了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而這對于媒體行業意味著通過5G網絡可以在任何終端收看高保真節目和無卡頓直播,隨著終端設備性能和網絡速度的提升,媒體內容制作將更加簡單,傳播更為快捷,小范圍的互動性更強,將會出現視頻評論、視頻參與話題討論等新的互動方式。媒體專業和業余的界限也將進一步模糊,業余愛好者甚至可以輕松實現個人的超高清視頻網絡直播,內容視角而非技術渠道將成為媒體競爭的關鍵因素。
因此5G時代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參與者必須具備內容交互思維,主流媒體從業者要明確自身在內容(或服務)發生價值的三個“時點”上的站位。任何內容(或服務)的價值發生從時間維度上看有三個基本的價值發生環節:一是接觸(閱讀)之前,這主要依靠一個媒體、機構或人設偶像的知名度、美譽度所引發的關注、好奇與信賴構建起來的廣告的載體價值;二是接觸(閱讀)之中,這主要建構在專家對于稀缺、小眾以及高場景度知識與信息所提供的付費知識服務或人工智能技術基礎上的搜索服務所創造的價值;三是接觸(閱讀)之后,這主要指具有趨勢洞察能力、決策操作指導能力以及先行先試的時代引領能力者對于人們的喚起與鼓動價值。其中的關鍵是為人們的新生活、新實踐提供相關資源和場景的有效的內容交互鏈接。任何一個媒體都可以在其中的某一個環節或全環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價值來,以主流媒體的現場突發新聞直播為例,利用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最具代表性的未來媒體業務應用,提高報紙、廣播、電視等主流媒體的新聞產品質量,讓受眾可借助VR技術瞬間“抵達”新聞現場,讓音視頻等多維信息“疊加”至文本之上,實時開展受眾交互,通過“再語境化”的信息拓展,以此提升新聞報道的廣度和深度。
5G時代尚未到來,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給新聞業帶來的巨變還在進行中,除了智能手機外,各種智能家居也已經宣布物聯網的時代到來了,換言之,5G技術也可以說獎正式開啟智能時代,媒體業將再一次面臨顛覆與重生,因此主流媒體的輸出端口將從目前有限且固定的報紙、廣播、電視、手機等媒介展開更富有想象力的融合發展,圍繞內容交互思維制造高品質的內容產品,同時清醒地認識到物聯網讓信息傳播拓展到了每一個物體都可以成為信息的收集端和輸出端,每一個智能機器都可能被媒體化,媒體工作者在“萬物皆媒體,一切皆平臺”的時代中收集信息和分發信息制造內容產品與受眾互動將變得更加多樣化,呈現形式也將千變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