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運清
摘要:隨著支付5.0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購物變得越來越方便快捷,在享受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兩大巨頭競爭分得的好處之后,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轉離傳統的銀行業,由此造成銀行業的蛋糕遭到大量的掠奪。為了生存與發展,各大銀行在與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合作的同時,也在尋求自身的突圍之路,紛紛開發自己的移動支付APP,并且在銀聯的號召下“云支付”應運而生,但是面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大巨頭的強勢而言,銀行業卻沒有形成一個相對統一的陣營,無法與兩大巨頭進行有效的抗衡。面對移動支付這一現狀,銀行業該何去何從成為當前一個熱門話題,本文就銀行業在此背景下面臨的競爭問題進行研究,期望能對移動支付目前的競爭狀況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5.0 era, people's life shopping has become more convenient and faster. After enjoying the benefits of the two giants of Alipay and WeChat payment,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turning away their atten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banking industry, which has caused a lot of plundering of cakes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develop, major banks are also seeking their own breakthroughs while working with Alipay and WeChat payment, and have developed their own mobile payment APP. Under the call of UnionPay, "cloud payment" came into being, but in the face of the strength of Alipay and WeChat paying giants, the banking industry has not formed a relatively unified camp, and can not effectively compete with the two giants. Fac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bile payment, where should the banking industry to go to become a hot topic at pres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petition problems faced by the banking industry in this context, and hopes to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competition status of mobile payment.
關鍵詞:支付寶;微信支付;支付5.0時代;銀行業;移動支付競爭
Key words: Alipay;WeChat pay;Pay 5.0 era;the banking sector;mobile payment competition
中圖分類號:F49?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8-0103-03
0? 引言
在支付1.0時代,人們將貨幣存入存折,在消費的時候必須在銀行柜臺取款,然后再進行消費,即“支付1.0:現金——存折——銀行——現金——購物”模式;隨著銀行卡和ATM機的推廣,人們不再局限于非得到銀行柜臺辦理存取款業務,這種模式即“支付2.0時代”,即“支付2.0:現金——銀行卡——銀行——現金——購物”模式;在支付“3.0時代”商家大量使用POS機進行銷售服務,消費者可以不需要用現金進行購物,即“支付3.0時代:現金——銀行卡/信用卡——POS機——購物”模式;在電子商務發展起來后,支付形式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即“支付4.0時代:網銀/支付寶——購物”模式;目前最流行的就是“支付5.0,即移動終端支付形式”,在這個階段,人們的消費變得越來越方便,基本上可以不用帶現金即可完成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生活,同時各大移動支付APP不定期地“狂撒紅包”也給人們帶來了實惠。從支付1.0到2.0經過了幾十年,但是從3.0到5.0卻發生在短短的十年左右時間,而目前支付形式還在快速地更新與發展,而且更新速度越來越快,比如刷臉消費等形式也在探索與起步當中。同時,社會中支付1.0到支付5.0模式并存也是一個事實。在這一切的背后,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一批新時代的支付形式與傳統的銀行業之間的明爭暗斗愈演愈烈,銀行業的蛋糕正在被鯨吞,不光是存取款業務,銀行業的信用消費和貸款業務也隨著支付寶的“余額寶”、“螞蟻借唄”、“螞蟻花唄”、“螞蟻金服”,微信的“理財通”等產品的推出面臨巨大的競爭。以目前的發展速度,幾何式增長不是不可能的,銀行業如果沒有有效的反擊手段,將會面臨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的局面。
1? 支付寶及微信支付與銀行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及影響
1.1 支付寶及微信支付與銀行之間的合作與競爭
在過去,銀行認為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其他銀行,于是各自樂于傳統的線下擴張網點、拓展客戶等手段,對于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反應遲鈍,互聯網的擴張速度大大快于線下擴張,同時其成本遠遠低于線下拓展成本。自2003年支付寶誕生后,不僅僅只是網上購物使用,它開始逐漸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2008年開始的支付寶公共事業繳費正式上線,開始支持水、電、煤、通訊等繳費。在2011年5月26日,支付寶獲得央行頒發的國內第一張《支付業務許可證》后,開始了自己的飛速發展時期。
其實,支付寶及微信支付本身就是一個支付中介,最初發展就是在消費者與銀行之間建立的一種支付中介,某種程度上講,支付寶等這種支付方式在早期與銀行之間形成的是一種合作關系,對銀行利大于弊,銀行業所采取的不利于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發展的舉動的行動并不多,也沒有意識到危險的到來,大部分還在樂于與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中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但是隨著2013年支付寶推出余額寶之后,這種操作簡單、門檻低、沒有手續費、收益較高且可以隨取隨用的現金管理工具對銀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迅速搶占銀行蛋糕,許多人將工資存入余額寶,既可以享受高額的利率,又可以很方便地隨時進行消費,這樣支付寶就從一個簡單的支付中介變成了具有銀行職能的新型互聯網銀行,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貨幣基金,至此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與銀行之間開始從合作變成了競爭。
再有就是微信支付的崛起給支付寶帶來極大威脅的同時,也促進了這兩家第三方支付之間的發展。早在2014年春節,微信支付精心策劃的搖一搖紅包的推廣活動最高每分鐘達到8.8億次的記錄,個人紅包收發總數達到了十億次之多,短時間內綁定了2億多張銀行卡,幾乎是一夜之間走完了支付寶8年走過的路程,打破了支付寶一家獨大的局面。2019年共有8.23億人收發紅包共享祝福,同比增長7.12%,90后占比最大。微信支付的崛起,讓第三方支付由一家獨大變為兩分天下,其他第三方支付產品只能望其項背?!吧趹n患死于安樂”,正是因為有強大的競爭對手,支付寶與微信支付之間的發展才會如此的快。在第三方支付領域,根據Analysys易觀2018年第1季度移動支付監測數據顯示支付寶、騰訊繼續分別以53.76%和38.95%的占比遙遙領先。
1.2 支付寶及微信支付對銀行的影響
首先是客戶流失,存款大量轉移。自從支付寶推出余額寶之后,這種享受定期存款利率的收益加上活期存款隨取隨用的方式受到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喜愛,開始將自己的工資等收入從銀行轉入余額寶。在這個衣食住行基本上都可以依靠智能手機的時代,隨身攜帶的現金數量也在減少,人們的消費習慣快速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減少了與銀行打交道的次數,直接導致銀行存款的大量轉移。同時,隨著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聲望越來越高,人們對他們的信任度也越來越高,他們的快捷和安全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許可,相比之下減少了許多在銀行辦業務的排隊等待等緩慢繁瑣的程序。
其次是銀行理財產品受到沖擊。據金融搜索平臺融360在2016年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53.3%的顧客會選擇支付寶或微信支付,而轉賬時選擇支付寶或微信的比例更高達72.3%,選擇刷卡的僅22.9%。在理財方面,64.29%受訪者的銀行存款只占總資產的20%以下;21歲-35歲的年輕人中,僅18.71%的用戶在投資理財時首選銀行理財。銀行理財產品一般購買后是不能夠提前取出的,如果急需用錢,一般來講取出后會扣除違約金或者沒有利息的現象,再加上經常爆出有顧客在銀行存款誤買銀行合作單位的理財產品造成矛盾的負面報道,使得許多人對銀行理財產品顯得非常謹慎。與銀行活期一樣方便的余額寶,年華利率更高,更容易操作,隨取隨用避免了銀行理財產品不能隨意使用的問題,同時人們對支付寶的信任度也是非常之高。這就造成了許多潛在理財客戶的大量分流,已有的理財客戶逐漸轉移的現象。
第三就是花唄、白條等與借唄、微粒貸等對銀行信用消費和貸款業務形成影響?;▎h、白條分別屬于阿里巴巴和京東,可以按照消費者在相應網站的信用積分獲取數額不等的消費額度,可以和信用卡一樣享受先消費后付款的體驗,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而且還有不定期省錢打折等優惠活動,對于經常使用手機的現代人們來講,更加方便快捷,省去了辦理信用卡的繁瑣。同樣的借唄和微粒貸分別屬于阿里巴巴和騰訊,信任度不亞于銀行,而且比銀行更具優勢,兩者都可以根據顧客的積分最高可享受30萬的貸款,但是缺陷就是還款期限最多一年左右,不能滿足消費者長期借貸的需求。不過在小額信用循環消費貸款領域還是比銀行更有優勢,以借唄和微粒貸都具有無抵押、無擔保的特點,在銀行貸款大部分要求貸款人提供抵押等擔保,這就限制了許多人的貸款請求。其次放貸時間比銀行快,借款最快1分鐘到賬。傳統金融機構大多要求貸款人必須在還款日當天還款,如果貸款人希望提前還款,則需要申請并繳納手續費,而且還需要等待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還清。而借唄、微粒貸實現了隨借隨還的快捷與方便。這種發展趨勢勢必會對銀行的信用消費和貸款業務產生影響,如果借唄和微粒貸這種新興的接借貸模式擴展到長期高額借貸領域,銀行如果沒有一個有效的措施,其生存空間將面臨嚴重擠壓。
2? 銀行業在支付5.0時代的反擊策略及存在的問題
面對洶涌而來的移動支付APP的沖擊,一向穩坐釣魚臺的銀行業再也坐不下去了,各大銀行也開始采取種種措施來尋求發展,但是目前來講收效甚微。
首先是前些年銀行為了限制第三方支付的飛速發展,為自己爭取生存空間,出臺一系列限制措施,比如每日限額、提現收費等方式,根本沒有起到限制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發展的腳步,雖然各大銀行對余額寶施行限額、封殺,造成余額寶收益率下降,從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余額寶還是在大踏步增長當中。在天弘基金發布的2017年三季報中的數據顯示,余額寶的規模已經達到了1.56萬億元、凈利潤153億元。超過了招商銀行在2016年年底的個人活期和定期存款的總額。雖然2018年余額寶有所下降,但是仍然保持1.13萬億元的巨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