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乙普
摘 要:文章在對目前我國林業發展的現狀以及其中有害生物的發展現狀以及危害進行介紹之后,分析目前我國的林業發展中比較常用的幾種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范圍和特點等,提出了比較有效的生物防治技術,并且對生物防治技術在林業發展中應用過程中的管理措施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管理措施
在目前我國對于林業發展不斷提高重視的發展階段中,針對林業發展造成嚴重危害的病蟲害來說,需要通過相應的防治技術和措施的應用來做好病蟲害的及時發現以及預防和處理等工作,尤其是可以通過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和相應管理措施的應用來保證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避免病蟲害對當地的林業以及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一、林業有害生物概念和危害
林業發展中的有害生物就是對樹木健康和正常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并且造成林業發展中產生巨大損失的各種昆蟲、雜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等。目前我國針對林業發展的有害生物主要分為外來林業有害生物以及國家林業檢驗性有害生物兩種類型。前者就是從國外通過中間途徑進行入我國的有害生物,而后者就是經過我國的林業局相關部門認定的產自于我國且具有局部有害性的生物。在目前我國的林業發展過程中,一系列的造林計劃在對生態環境進行改善的同時,也使得生態環境更加適合中有害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而且目前經過我國林業部門的統計,在我國林業發展中的病蟲害類型已經超過了100種,而且主要分為駐干害蟲和食葉害蟲兩大類型,會對樹木的正常生長發育造成影響并阻礙我國林業的健康發展。
二、防治病蟲害技術分析
1.苗木檢疫技術。針對林業發展中的兩大類病蟲害來說,由于外來有害生物在入侵我國的初期,由于沒有天敵的存在就會快速繁殖并造成巨大的危害和經濟損失。因此就需要加強苗木檢疫環節,通過有效的苗木檢疫技術來做好在機場、車站和碼頭等重要地點的苗木檢疫工作,嚴格按照我國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來對外來林業有害生物進行減少甚至是杜絕。
2.營林技術的改善。在目前我國的林業發展中比較常用的病蟲害防治措施就是營林措施,就是在苗木種植時選擇具有較強抗病蟲害能力的樹種,而且按照營造混交林的方式來開展栽培工作。通過此種在噢誒方式并輔助以定期除草和中耕等措施來確保樹木的健康生長。
3.化學防治技術的優化。此種方法就是通過化學制劑來對病蟲害進行消滅和預防,所使用的化學制劑主要來自于一種或者不同的生物中,在我國的林業病蟲害防治中主要采用以下形式:一是在林區中采用人工撒布、涂抹或者包扎化學制劑的方式,比較適合在小范圍以及針對珍貴樹種林區進行應用,但是由于具有較低的效率以及較高的人工勞動強度,不適合在大面積林區中應用。二是在大面積林區中通過噴粉機或噴霧的方式來進行可濕性粉劑、乳油、水溶劑或糊粉等化學制劑的噴灑,此種方式具有較高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節省用藥,實現對林區內污染的減少。
4.生物防治技術。林業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應用的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有微生物制劑以及天敵昆蟲的應用兩種方式。對于前者來說,目前比較常用的微生物制劑主要有病毒殺蟲劑、白僵菌以及蘇云金桿菌三種。其中的白僵菌比較適合對松毛蟲、松褐天牛等病蟲害進行防治,而且在我國大面積林區中的應用表現出良好的病蟲害防治的效果。此種技術的主要原理就是對害蟲的抗藥性的發生和發展進行延緩,不僅可以實現對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而且可以起到對病蟲連續和持久抑制的作用。針對后者來說,其采用的是生物制衡的原理來進行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就是選擇害蟲的天敵來進行生物防治,表現出綠色和天然的優點,確保林業的健康生長。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應用天敵昆蟲,可以減少化學制劑的使用以及所造成的污染,對林區的生態平衡起到改善以及對林區內其他生物的生存環境進行維護的作用,對于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的管理措施
1.協調管理生物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實際應用中表現出較差穩定性的特點,這就需要針對不同林區的特點來進行科學規劃以及對相應的生物防治措施進行科學管理,采用不同的生物防治技術來進行不同區域中病蟲害的防治,還要避免相鄰林區之間的影響而造成生物防治效果的降低。這就需要做好在相鄰林區之間的協調性生物防治措施的應用,針對不同生物防治技術應用中可能存在的排斥現象來合理選擇生物防治技術,確保相鄰林區之間防治措施的合理性,發揮生物防治措施的應有作用。
2.做好對生物防治技術的科學使用和管理。在林業發展中對生物防治技術進行合理應用可以發揮其優勢并存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也容易由于適當和管理不當而影響病蟲害防治效果、甚至是會對此區域中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等問題。這就需要在對此林區中的病蟲害類型進行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對生物防治措施進行科學選擇,還要結合上述調查和分析結果來對生物投入數量和時間進行合理設計,確保其符合相應標準和要求。另外,由于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見效比較慢,這就需要在對具體林區中的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考慮的同時,提前進行生物防治措施的應用。而且要加強對林區中病蟲害情況的檢查,及時發現其中的病蟲害問題,避免病蟲害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擴大繁殖和擴散,嚴重威脅林區的正常發展。
3.提高病蟲害的預測水平。在開展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比較重要的工作就是對病蟲害進行預測,通過對林區中病蟲害類型以及其危害程度和發展速度等方面的分析和預測,可以在此基礎上來進行相應的生物防治技術的提前應用來實現對病蟲害問題的有效預防。或者是在此基礎上結合其他類型的防治技術來確保生物防治技術的有效發揮。這就需要為了對病蟲害防治水平進行提高,就需要首先提高病蟲害的預測技術水平,要求林業部門在利用科學檢測手段和設備的同時來保證全面開展對病蟲害的檢測工作,在確保預測結果準確性的同時,來準確選擇相應的生物防治措施,實現對林業病蟲害有效和長期防治。
四、結語
在我國的林業發展過程中,病蟲害一直是制約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針對目前我國常用的幾種病蟲害防治技術,本章提出了具有良好病蟲害防治效果以及對生態環境起到有效保護的生物防治技術,在此技術的應用中,為了發揮其病蟲害防治應有作用,需要做好協同管理不同地區的不同生物防治技術、做好生物防治技術應用中的科學使用和管理、還要提高病蟲害的預測水平,實現生物防治技術水平以及林業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動林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辛維麗. 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與管理措施[J]. 吉林農業, 2019, 446(05):95.
[2] 蔡興發, 昌玉麗. 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探討[J]. 現代園藝, 2017(18):59-59.
[3] 陳新華 ?. 探討林業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管理對策[J]. 現代園藝,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