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食品安全問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要想確保食品安全,就需要保證農產品的質量,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的代表有地理標志農產品、有機農產品以及綠色食品,本文就分析了綠色優質農產品的發展思維及方式創新,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綠色優質農產品;發展思維;方式;創新
2018年整個工作系統依據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以及“農業質量年”的整體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促進“三品一標”的相關工作開展,并且獲得了顯著的成果。當前要進一步促進綠色優質農產品的發展,就需要對于發展思維和方式進行創新,適應新形勢下的需要。
一、當前綠色優質農產品的發展思維創新
1.堅持目標導向,促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以及環境優化。首先,要對發展觀念進行更新和轉變,發展是綠色優質農產品事業的首個要務,需要堅持科學發展以及高質量發展戰略思想,對質量、數量以及效益之間的關系進行統籌,要改變以往注重數量和認證輕視質量以及監管的理念,要將提升產業質量效益以及競爭力作為目標,促進高質量發展,提升綠色優質農產品的質量,提升產業水平,會實現產業效益的提升,促進品牌價值的提升。其次,需要加強政策創設,要積極的爭取地方政府以及農業農村部門在政府方面的支持和扶持,對綠色優質農產品需要加大獎補的力度,進而調動農民和生產經營主體的熱情。再次,要尊重市場規律,需要注重對市場資源配置的作用進行發揮,加強宣傳品牌,要注重國內以及國際市場的培育,對市場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最后,要加強職能職責。要堅持事業發展的公益性定位,有效的把握改革機遇,在改革中積極的創造和爭取條件,加強工作職責,配備充足的人員,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有效開展提供保障。
2.堅持問題導向,促進構建完善質量保障體系。當前需要注重質量保障體系中的不足和問題,進而進行再梳理和創新,不斷對體系進行完善,有效的落實體系。首先,要嚴密制度體系,構建完善的認證制度以及質量保障體系,確保程序沒有遺漏、制度健全、措施有效以及無縫對接。其次,要促進標準落地。讓標準能夠變成生產技術規程,促進生產操作規程的合理編制、培訓,加強推廣,進而讓生產操作規程能夠在企業中得到應用,全面的落實標準和技術。再次,要嚴格的進行審核監管,對于門檻以及標準需要更加嚴格,把握好審核認證登記環節的重要控制內容,堅守底線,嚴格的把控入口,對監管方式進行優化,引導綠色視頻獲證主體積極、規范使用標志;最后,需要加強推出機制。對于不符合要求的企業需要加強懲戒,讓生產經營主體能夠注重法律法規以及產品質量,敬畏風險。
3.堅持服務大局,積極的融入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需要主動把綠色優質農產品加入到農業農村重點工作中,進而促進綠色優質農產品的發展。具體來說,第一,需要將綠色優質農產品發展加入到農村振興戰略中,加強發揮綠色優質農產品在壯大主導產業中的作用,促進特色產業發展,進而促進鄉村全面發展;第二,要將綠色優質農產品發展加入到質量興農戰略中。要全面發揮出其作用,促進農業各個環節生產標準化的提升,確保農產品的安全以及質量,加強綠色優質農產品的供給,要在農業品牌中發揮出榜樣作用;第三,要將綠色優質農產品發展加入到農業綠色發展中。要將這方面的事業發展和其他一些重要的工程以及項目進行有效的結合,如,有機肥替代行動、節水農業、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等,進而形成合理,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最后,要將綠色優質農產品發展加入到農業產業扶貧中。要結合貧困地區資源以及生態環境的優勢,進而全面發揮出綠色優質農產品在促進農業發展中的作用,讓農業發展能夠實現綠色化、特色化、優質化以及品牌化,促進農業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增加農民的收入,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
4.堅持底線思維,注重對重大風險進行防范以及化解。要提升憂患意識,當前綠色優質農產品的總量規模不斷拓展,社會關注度以及敏感度不斷提升,但是生產經營主體的素質卻存在較大的差距,這就讓綠色優質農產品的整體工作系統一直都存在各種風險,這就需要加強憂患意識,要做好風險的預防和控制。具體來說,第一,需要對質量風險加強防范,這就需要構建綠色優質農產品的整個過程質量控制體系以及質量安全風險防控責任機制,做好風險的相關工作,提升風險防范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的責任鏈條,有效的防范風險;第二,需要對輿情風險進行合理的化解。當前網絡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網絡輿論的傳播速度很快,且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就算是一些個別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出現問題,也會在輿論的傳播以及發酵下產生很嚴重的負面影響,這會影響到很多方面。因此,要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加強防范輿情風險,全面提升各個環節的工作能力,包括事前預警、事中的處置以及事后的危機轉化;最后,杜絕廉政風險。要提升免疫力,促進約束能力的提升,杜絕行業中存在潛規則,要堅持促進工作系統作風建設的開展,保證工作系統有良好風氣。
二、綠色優質農產品的發展方式和近期工作重點
今年對綠色優質農產品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這就需要在發展中要以“推進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核心,采取有效的發展方式。
1.注重提質量、穩增長,嚴格審核把關以及證后監管。要加強審核把關力度,加強風險意識,把握關鍵點,加大審查高風險產品力度,加強各級工作機構審查的全面評價,積極探索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提升現場檢查的規范性;需要加強證后監管,全面落實好相關的監管制度。繼續確保年檢督導工作的效果,主動配合綠色優質農產品的檢查;組織進行綠色食品企業標志規范使用活動;組織進行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入戶的指導活動;加強質量追溯管理。
2.注重加強基礎,彌補短板,促進產業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具體來說,就需要促進標準制修訂工作的開展;組織加強重大課題研究;進行定點檢測機構能力加強行動,進而全面發揮出機構的作用;促進信息化建設發展,加強綠色優質農產品信息化平臺構建,促進事業管理和服務能力的提升;支持綠色生資發展,促進其品牌提升以及產銷之間的有效對接。
3.注重樹立品牌,增長動能,加強品牌宣傳以及市場建設。具體來說,需要組織開展宣傳月活動,促進系統優勢的有效發揮,加強對綠色優質農產品發展的宣傳;要加強國內和國外市場的培育,開展多樣化的互動,給企業建立貿易平臺;促進專業經銷商隊伍建設;開展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促進特色產業的打造;組織進行“尋找最美綠色食品企業”活動,樹立一些典型的示范企業,發揮出榜樣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新的形勢下,要促進綠色優質農產品的發展,就需要對發展思維以及方式進行更新以及創新,進而適應當前發展的要求,真正推動這項事業的發展,保證人們的食品安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華榮.我國綠色優質農產品發展思維及方式創新[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9(03):3-8.
[2]陳再蓮,唐維民.黔南州綠色優質農產品產銷狀況及對策[J].耕作與栽培,2018(03):53-54+59.
作者簡介:郭智廣(1975-12-)漢,農藝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鄭州市農產品質量檢測流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