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 要:如何通過更加科學嚴格的成本費用管控來提升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節約各項成本費用,是當前事業單位管理研究的重點內容。通過基于預算管理的成本費用管控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事業單位成本費用管理水平,本文對此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費用管控
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進行戰略規劃和資源配置、評價經營成果的重要方式。事業單位在成本費用管控中應用預算管理模式,能夠有效地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高效的配置,降低事業單位的管理成本,進而提高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
一、事業單位費用管控現狀分析
1.事業單位中缺乏專門的預算管理部門
由于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對預算管理的重視不夠,人員配置不足,專門的預算管理部門不健全,導致成本費用管控工作難以落實。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事業單位對預算管理的認識不夠,相關的理念宣傳不到位,導致各級機構和員工的預算管理意識不強。
部分事業單位在對成本費用的管理過程中,往往沒有進行細化的成本費用管理,導致當前事業單位的成本費用管理較為粗放,存在超支或者結余過大的現象。同時,很多事業單位在進行成本費用管控的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會計管理方式,沒有設置獨立的預算管理部門,沒有配置專業的預算管理人員;還有的事業單位雖然設置了相關的機構和人員,但是并未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預算編制和執行流于形式,這都是當前事業單位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預算編制問題。
2.基于預算管理的費用管控機制不夠完善
當前,事業單位在推進預算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預算管理方案和管理機制有待完善,尤其是基于預算管理的成本費用管控機制,需要事業單位的相關部門積極推進該項工作。當前,很多事業單位在成本費用發生前的管控、發生中的管控和發生后的管控等方面,都存在諸多不足。
從費用發生前來看,事業單位的成本費用管控和預算管理往往無法協調進行,大多是各自進行管理,缺乏協同性,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浮于表面,并未能充分發揮其對成本費用的管理作用。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缺乏科學的方法對單位的成本費用進行準確預測,同時,單一的預算編制方法已經遠遠不能夠適應當前事業單位業務發展的需要,預算方法應該更加多元化,根據不同類型的經濟活動選擇合適的預算編制方法。
在事業單位費用發生過程中,預算管理并不能很好地融入成本費用管理,預算方案執行不到位,導致預算管理對成本費用的管控作用無法充分發揮。
在對費用發生后的評價過程中,由于前期的預算方案落實不夠,預算管理的管控作用有限,導致后續的分析評價過程中,預算管理與成本費用的相關評價難以同時進行,二者的相關性較低,工作效果遠遠不能達到預期目標。
3.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體系有待完善
當前,部分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體系仍不健全,有待完善。首先,在預算編制方法上,沒有形成針對各項活動的具體的預算管理方法,對于事業單位的成本費用管理缺乏相應的預算管理辦法。過去的預算編制方法已經落后,不能適應當前事業單位快速發展的需要,這就導致預算管理辦法與實際成本費用管理脫節,管理部門難以有效掌握單位的成本費用情況,不利于形成科學有效的管控模式。
其次,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過程中缺乏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這就造成了事業單位的成本費用管控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很多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制度僅僅停留在文件層面,制度精細化建設并沒有得到有效落實,需要事業單位各級部門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和落實各項預算管理制度,將預算管理與部門的成本費用管控相結合,建立科學的基于預算管理的成本費用管控制度。
二、基于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費用管控建議
1.加強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機制建設
通過對當前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機制建設的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諸多不足,對這些不足進行優化和完善,建立健全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機制,促進單位各級部門構建基于預算管理的成本費用管控模式。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落實。
對于預算編制,做好預算編制是開展預算管理工作的起點,事業單位應該重視對各項預算的編制和審核。事業單位要完善預算編制組織機構,建立健全預算管理組織,形成包括管理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和監督考核機構在內的完善的預算管理組織,積極調動各部門員工參與單位和部門的預算管理工作,溝通協調好各部門的工作,打通預算管理的內部溝通渠道,減少執行階段的阻礙,完善預算指標體系,保證各級各項預算指標體系的建立能夠為單位成本費用管理提供支持,并成為業務管理活動的有力支撐。
對于預算執行,事業單位要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來制定適合本單位的規章制度,規范預算的執行工作,強化預算的剛性。預算執行工作要嚴格按照單位的規章制度進行,明確各級部門的管理職權,做到權責明晰,對于成本費用支出中與預算相違背的內容進行嚴格的審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對專項費用支出進行重點管控,嚴防風險。同時,要規范事業單位的各項資金使用,強化對資金支出的管理,各部門要根據制定的預算方案進行費用資金管控,保障事業單位的費用資金安全。預算調整要在制度中進行明確,預算調整要嚴格按照調整程序進行,應列明調整的理由、項目、數量。
2.加強對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監督
當前,事業單位在對各項成本費用進行管控的過程中,存在著預算管理監督薄弱的問題,監督不力會增加事業單位成本費用管控的風險,不利于事業單位建立健全基于預算管理的成本費用管控體系。
在加強預算管理的監督過程中,事業單位應該建立健全監督管控體系,形成自上而下的監督體系,強化工作流程的預算分析和評價,將事業單位的預算分析工作與成本費用管控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根據各個部門的資金使用情況、費用支出情況進行預算分析,對預算方案和實際發生的費用進行專業的對比分析,形成分析報告。對預算和實際的各項差異進行嚴格的分析,闡明差異情況和原因,發現差異原因,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提出改進優化的建議,上報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組織進行審核,推進根據預算評價結果的預算管理優化模式,完善事業單位基于預算管理的成本費用管控體系。事業單位應該加強預算監督,將各項監督制度落實,運用先進的考核機制對預算管理與成本費用管控工作的成果進行考核。
3.強化對專業成本費用管控人才的培養
事業單位在不斷推進基于預算管理的成本費用管控過程中,需要引進更多的專業人才,包括預算管理、成本費用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在現有的機構人員編制體系基礎上盡可能加大人才引進,引進有利于事業發展的各類人才,形成人才引進的良性態勢。
為人才提供更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加大專業培訓力度,幫助各部門工作人員打造相關的培訓方案和課程,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在實際工作中促進人員業務水平的提升,為單位的成本費用管控提供人才支持,在人才的待遇、住房、戶籍、家屬安置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協助。
此外,事業單位也應該嚴格按照績效考核方案進行績效考核,將績效考核結果與薪金掛鉤,多勞多得,推動工作人員更加用心、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發揮專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保障事業單位成本費用管控工作能夠有效落實,從而為提高事業單位的成本費用管控水平提供人力基礎。
4.建立完善預算績效管理模式
按照《預算法》規定,預算應當遵循統籌兼顧、勤儉節約、量力而行、講求績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則,使事業單位資金使用發揮出最大效益,其中績效管理制度的建設必不可少。
在預算初期,應進行預算資金前期評價,充分考慮各項資金預算的必要性、投入的經濟性、方案的可行性、績效目標的合理性等因素,并形成操作性強的評價報告,以期提高資金預算決策科學性和精準性。其中,重點是績效目標的設立,對其中應開展什么樣的工作,達成什么樣的目的,得到什么樣的結果均要具體進行明確。
預算執行過程中還要進行運行監控,對預算執行進度、執行效果進行跟蹤管理,執行不到位、效果不理想的應及時調整方案,避免年度終了達不到預期目的,造成項目的失敗,還要按照進度執行預算方案,未按照進度實施的項目要進行督促整改。
年末要進行全面的預算資金績效評價,每一項資金均要結合年初制定的績效目標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并由權威機構進行評測,出具評測報告,給出符合實際情況的結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首先要進行整改,以期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其次要與第二年甚至中長期預算掛鉤,按照績效評價的結果擇優選擇,績效良好的資金項目繼續納入預算予以支持,視情況可以加大預算投入,績效交叉重復的資金項目進行調整合并,績效差的不再進行預算的安排。通過績效管理工作的實施,切實避免資金浪費的情況的發生,讓資金使用達到預期目標,發揮資金使用的最大效益。
三、結語
事業單位應該本著完善單位成本費用管控的目標,推進預算管理應用,建立健全基于預算管理模式的費用管控機制,將單位的成本費用管控納入有效的管理機制中,有效降低費用支出,減少不必要的支出,減少各類浪費情況,將費用管控作為預算管理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好,從而提升事業單位的綜合管理水平,實現事業單位的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夢超.基于預算管理的A全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研究.太原理工大學,2018.
2.李冬紅.行政事業單位成本支出管理與控制.財會學習,2018(12).
3.邱煜凱,王建.事業單位經費管控芻議.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21).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