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丕平
摘 要:現階段,國家陸續推出政府會計、內部控制、科研“放管服”等一系列新制度,為滿足高校改革發展需求,財務部門應構建一種新型的管理服務模式,保障學校“雙一流”建設需要。本人結合工作實踐,從內部控制、財務監管和管理會計做加法、財務權力做減法、財務服務做乘法、財務信息化做除法四個方面加強高校財務管理。
關鍵詞:會計改革;高校;財務管理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這為新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財務管理指明了新方向,高等學校不應再盲目追求規模擴張,而是大力提高教育質量。現階段,技術創新、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領域不斷拓展,政府會計、 “放管服”改革、內部控制建設、管理會計應用不斷深入。新形勢下,為滿足高校改革發展需求,財務部門應構建一種新型的管理服務模式,才能保障學校“雙一流”建設需要。本人結合工作實踐,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構建高校財務管理服務新模式。
一、內部控制、財務監管和管理會計做加法
2017年2月,中央對29所中管高校開展專項巡視,6月巡視反饋指出其中15所高校在科研經費使用、校屬企業、附屬醫院、工程建設等領域存在廉潔風險。因此加強財務管理,強化內部控制,對于提升學校治理能力和實現新時代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1.健全高校內部控制體系
首先要強化校級管理層和二級單位管理層的風險防范意識。內控工作包括業務層面和單位層面,涉及學校許多單位和部門,這就要求學校各層級負責管理決策的領導要深入到內控工作中去,盡量多參與與內控工作有關的各類協調或推進會,了解學校內控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并幫助協調解決問題。其次要完善各類財務制度,包括合同、基建、稽核、內控等內容,同時要編制業務和財務流程圖,把流程都嵌入到每一個業務流中,減少人為操作步驟,減少管理漏洞。
2.更新財務監管手段,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現階段,為滿足高校雙一流建設需要,財務資金量每年都以10%比例遞增,財務部門記錄的會計信息量越來越多,以部屬S高校為例,2018年會計人員審核發票等單據約240萬張,填制記賬憑證30萬份。面對如此海量的會計信息,如何檢驗其執行的合法性和記錄的正確性,會計監管就顯得愈發重要。稽查人員如果繼續延續舊的人工逐筆翻閱的方法,不僅工作量大,而且核查財務數據信息準確率非常低,這就需要通過信息化手段,通過對會計信息大數據進行智能分析,找到財務收支或記錄的關鍵點和風險點,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高校財務誠信體系,對虛假業務或提供虛假票據報銷人員記入“財務黑名單”
2014年至今,國家陸續出臺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 《關于加強會計人員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8]9號)等一系列關于社會、個人、會計人員、科研等誠信方面的文件。工作中發現,有的報銷人員外出參加會議,對方單位明確承擔食宿,但報銷人有意通過單據分離報銷或不附會議通知,提供虛假說明等方式套取180元的差旅伙食補助和交通補助,對此類失信人員就要嚴格懲戒,一方面登記入“財務黑名單”,在學校層面進行書面通報,并對失信人員在項目立項、財務報銷、結題等工作從嚴審核把關;另一方面財務部門與審計部門、國際處、科研部門等及時溝通情況,聯合采取懲戒措施。如對失信人員報銷過的單據進行重點抽查;嚴格限制失信人員出國交流學習等。
4.建立財務管理案例數據庫,為財務工作提供借鑒
財務部門將會計活動中發生的或其他高校發生的財務案例,篩選出具有指導意義的典型案例納入學校誠信信息化管理系統,系統分析、歸納,建立案例數據庫,方便查詢,充分發揮這些案例獨特的啟示、指引、示范和規范功能,為財務工作提供參考,切實實現工作高效和尺度統一要求。
5.將管理會計理念融入高校財務管理活動
財務工作應服務于學校管理要求。財務人員要樹立管理會計理念,要明確會計服務的目標不僅僅是數發票和編報表,而是要為學校創造價值。財務人員要到學院和基層中去,要真正了解教學科研等具體業務的內容、規律和困難問題,財務人員要從業務最前端給予報銷師生準確的財務指導,并制定出與教學科研活動相配套具體財務管理細則,讓師生們把更多地精力投入到教學科研業務活動中去,不必在財務方面耗費大量時間。
二、財務權力做減法
高等學校財務部門要根據國家“放、管、服”改革精神與工作思路,按照權責利相統一的原則,應實施“學校――學院(部)”兩級管理體制,努力將學院(部)建成具有自主性的財務服務主體,讓學院學校不僅接得住,而且管得好。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下放審批權力,轉變審批方式,精簡需要審批的事項、審批的環節和層級及審批文件。
在工作中修訂或出臺財務相關政策、制度及辦法,下放審批權限,向二級單位以及項目負責人放權,刪除不必要的管理部門審批環節。原由校部機關審批的下放至學院,原由學院審批的下放至項目負責人。同時,讓財務工作權責統一,努力形成上下貫通、有機銜接、運轉順暢、透明高效的財務工作權責清單運行體系。
三、財務服務做乘法
以師生為本,以人為本,實現財務服務提升的乘數效應。財務部門應增強服務意識,優化服務流程,切實轉變傳統的管理思路,原來以財務為核心的管理模式向以師生為核心轉變,由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向服務者轉變;加大財務政策、制度及辦法的宣傳力度,減少財務信息不對稱,滿足師生財務管理和服務方面的需求。
1.建立財務聯絡員制度
財務部門派應出一線報銷人員,以聯絡員身份直接對接學院,每周固定時間到學院并提供一對一個性化服務。財務聯絡員的主要工作是幫助各單位聯系財務各科室和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快速辦理各類報銷審批手續,如學院要開辦一個培訓班項目,聯絡員要協助其與學校相關職能對接,首先應與學校繼續教育學院溝通辦理培訓班備案,學校法律事務室辦理培訓合同或協議審批,然后再協助其與財務部門相關科室,落實該項目收費范圍、標準及培訓班項目立項,增值稅發票開具、收入批量入賬、培訓費用報銷標準、流程等工作。同時財務聯絡員應廣泛開展宣傳,積極聽取和反饋學院意見與需求,并形成常態化的調研、反饋機制,為學校各基層單位開展教學科研工作提供便利。
2.優化服務流程,實現師生“最多跑一次”
財務部門要深入踐行以師生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一方面要堅決摒除松、懶、散、拖等不良作風,努力形成積極、熱情、高效的服務氛圍,以服務者的姿態,提供讓師生滿意的服務。另一方面要下力氣進行服務流程再造,減少不合理會計服務環節,持續推行首接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一次性告知制,變“師生跑”為“財務跑”,用財務人員的“辛苦指數”換師生的“滿意指數”,努力實現師生“最多跑一次”,努力實現“老師辦事不出學院、學生辦事不出校區”的財務服務目標。
3.會計人員應加強學習,提升會計職業判斷能力和業務能力
財務人員要認真反復學習差旅費、會議費、臨時出國等報銷文件原文,逐字逐句認真、深入研究制度條文,了解文件精神和內涵,真正學懂、弄通、做實,并結合高校教學科研活動實際,去思考如何進行經濟業務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會計科目的使用,資金來源的選擇,真做到準確,快速判斷各類經濟和業務活動的審批報銷手續、流程和標準。
四、財務信息化做除法
即通過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實現服務時間大幅縮減的除法效應。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全面推進財務系統升級,實現財務信息電子化、系統化的存儲模式,實現手機客戶端自助業務辦理;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島”現象;實現財務工作智能化,大幅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勞動,從而大大提升財務工作效率。
1.開設財務管理與服務微信平臺
財務部門應建立微信公眾服務號,發揮微信平臺的獨特優勢,一方面搭建預約報銷、學費繳納、賬務查詢等APP平臺;另一方面推送最新的財務報銷制度和文件,形成高效的信息傳播與溝通渠道,擴展信息傳播范圍,減少師生與財務人員的信息不對稱。此外,關聯各類財務業務處理系統,新增微信支付結算方式,提供查詢、繳費、報銷等多功能交互服務。
2.實施財務憑證影像化,建立會計電子檔案
為提高憑證查詢效率,減少師生校區間的奔波,可采取會計檔案服務外包形式,對財務憑證進行影像化處理,將憑證全部掃描轉入財務系統,方便師生能夠實現自由傳輸、儲存,簡化煩瑣手續,使財務信息管理更加高效,為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提供基礎保障。
3.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信息化和精益管理時代,高校對信息處理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成為管理的基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模式恰恰符合這種管理需求。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最核心的管理就是對流程的管理,實質就是財務流程再造,能夠同步提高效率,實現財務信息共享。具體而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通過集中化、標準化和端到端的核算流程管理,建立起以業務財務為連接的數字神經網絡,打造一體化財務服務,形成 “高效、集約、智能、共享”的現代化財務體系。各校區財務人員集中處理作業,財務工作在統一規范、風險控制、高效運作、管理提升等方面獲得實質改進,實現專業化、標準化、流程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共享。
4.實現財務系統與其他職能系統全面對接
推動財務系統與科研管理、外事管理、人事管理、資產管理等校內職能系統全方位、高質量對接,消除“信息孤島”現象,各部門協同配合,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勞動,實現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5.推出財務機器人,實現財務工作智能化
推出財務機器人,將財務人員從瑣碎、簡單的人工勞動中解放出來,從而專注于高層次的管理會計工作。財務機器人基于規則和流程,一切關于財務的數據自動化、流程化和標準化進入財務系統,提供精準、高質量的財務服務,財務可控性大大加強。同時,與業務需求聯系起來,沖破各部門間的數據圍城,從專業財務角度提供各類服務。
6.實現移動端自助辦理業務
積極推動手機移動端自助辦理業務系統上線,系統設計合理,安全可靠,界面友好,操作簡便,實現24小時自助服務,全天候、零等待,緩解業務辦理高峰期的壓力,使師生享受輕松、便捷、體貼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姜華.“互聯網+”背景下智慧教育工具在高校財務管理中應用研究.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5).
2.盧蕓.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研究.納稅,2019(11).
3.劉紀良.高校科研經費財務管理問題研究.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8(06).
4.葛玉杰.管理會計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研究.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1(05).
5.陳原.從“報銷難”看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棗莊學院學報,2019,36(02).
6.姜書燕.高校財務管理制度創新的理性思考.經濟師,2019(04).(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