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怎樣讀書?這是一個難題,因為讀書是非常個人化的精神活動,個體差異性很大。讀書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適合你的方法。這最適合你的方法,需要你在閱讀中自己體會、摸索。不過,雖然沒有統一有效的方法,但有相似的境界,它們或許可以幫助你檢測讀書效果。我認為讀書有以下四種境界:
最低的境界是——讀之無味。看書味同嚼蠟。如果什么書都讀之無味,那就是你的問題了。處在這個境界的同學,先不要著急,要相信興趣是可以培養的。你要耐心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總能找到某一類你能讀進去的書。只要靜心讀進去,只要是好書,你很快就能讀出味道來。不需要多長時間,你就能脫離這最低的境界了。
倒數第二個境界是——讀之有悟。通過讀書,把你原來那些碎片化的知識整合起來了;自己原來不懂的東西,現在開始懂了;過去自己理解很粗淺的東西,現在覺得有了較為深刻的洞察。到了這個境界你就算會讀書了。只要認真閱讀,讀之有悟的境界,是不難達到的。
讀書的更高境界是——讀之有樂。一讀書就開心,讀了一本好書立馬就想推薦給別人。讀之有樂是非常高的境界。你要是有這種感覺,你就接近成為高雅之人了。到了這個境界,你一舉手一投足,別人就能發現你是很有內涵的。
讀書的最高境界是——讀之入魔。讀書讀得像著魔了一樣。別以為這樣的人是怪人,其實你們家長也都曾經這樣著魔過,曾經有那么一段時間,為某一種書著魔過:不吃飯在看,不睡覺也在看。當然只限于個別的時候,限于閱讀個別的好書。如果你經常能有這種讀書入魔的感覺,那你就不是一般人了,你就是非常高雅的人了,你就是非常有內涵的人了。因為,中外歷史上很多杰出的人物就經常這樣讀書入魔。
以上四種讀書境界,你可以在閱讀中檢驗自己的讀書效果。
下面,談談我個人的讀書方法。我的方法是三個階段的輪回。第一階段叫以書為師,第二階段叫以書為友,第三階段叫以書為敵。以書為師是第一步。一開始讀書,一定要虛心閱讀,不要懷疑。你可能說,書上說錯了,也要跟它學嗎?我不是不讓你質疑,是不讓你一開始就質疑,而是到了以書為敵的階段再質疑。如果一開始就質疑,你很難讀進去。第二步以書為友。像與朋友交流一樣,與書平等對話,平等商榷,這是第二階段。第三步以書為敵。讀到一定程度,你有能力也需要挑人家的毛病了,你必須以書為敵,這是第三階段。你在中學時期經歷過這三個階段之后,上了大學,從頭再來這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書為師,虛心閱讀,不要懷疑;第二階段以書為友,平等對話,形成主見;第三階段,以書為敵,大膽質疑,勇于創造。如果你考上研究生了,再開始第三輪以書為師,以書為友,以書為敵。如果你考上博士了,開始第四輪的以書為師,以書為友,以書為敵。在這一個個輪回的過程中,你的學識在不斷提升,你的思想在不斷深化,你的風度會越來越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