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丹 吳恒
(1.遼寧省阜蒙縣自然資源局,遼寧阜新 123100;2.阜新市生態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遼寧阜新 123000)
自2008年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育完善,我國城市化發展中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基本進入了轉型時期,國家和政府部門通過相關措施來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來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要求。但是,部分城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不能很好處理好土地管理和土地節約利用的關系,導致其在發展中土地管理工作不能順利開展,極大影響了各個城市對于土地節約利用的效率下降,并且,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土地浪費現象,而能否科學有效解決社會發展中土地管理與土地節約利用關系的問題,對于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城市化的建設至關重要。
相輔相成是在當前城城市化發展中土地管理與土地節約利用的最佳關系,做好土地管理與土地節約利用是當前所有城市化發展的關鍵所在。具體來看,兩者的關系分析如下:
1.1.1 節約用地可以加強社會經濟發展與土地管理之間的聯系
在強調經濟為先的市場經濟發展中,社會經濟能否獲得可持續發展和城市的土地管理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近年來,隨著我國在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始終提倡和推行節約用地政策,為很多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與土地資源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協作空間,也讓整個城市經濟的發展按照良性循環,造福人類。與此同時,在現有規劃土地資源管理中,嚴格按照節約用地原則,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再生能力,很好的保護了生態平衡,而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很好的兼顧了土地資源利用價值的提升,為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1.1.2 節約用地可以促進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
目前,大部分城市在發展中缺乏整體的規劃用地方式,基本都是采用比較傳統的方式,尤其是在三線或者四線小城市中,這種情況尤為明顯,長此以往造成了大規模的土地規范的滯后性,難以快速地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需求。而在國家推行節約用地政策頒布之后,隨著各地的土地管理部門加強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要求建設用地部門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和政府的規劃,科學的進行土地利用規劃,很好地適應了新時代的需求。而且,在推行節約用地以后也可以極大的緩解人口較為集中和人均占有土地資源的面積極少的問題,全面實現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
我們必須要明確的是,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資源,近年來隨著我國的各個城市對土地資源的持續粗放型的開發利用,導致整個土地資源越來越少,呈現出了稀缺的狀態,而在倡導節約型社會的建設中,只有強化土地的管理,合理規劃,減少浪費,才能促進經濟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并且在同時推進土地節約利用。
1.2.1 加強土地管理可以新增耕地,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在城市化的發展中,部分城市缺乏對于土地的管理,導致廢棄坑塘、閑散地和磚瓦窯場廢棄土地大面積的出現,影響了土地的有效利用,而加強土地管理則可以最大化的增加有效土地利用面積,拓寬了土地的增收途徑。從而保證在發展中,土地的利用和預留地的動態平衡狀態。
1.2.2 加強土地管理可以提高用地的集約化水平,推進社會主義建設
在進行了土地強化管理之后,可以很好地將土地管理存在的松散零亂的居民點或者公園等,逐步建成居住集中、整齊美觀的中心村落,從根本上降低原有散亂的居民占地和建設用地,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用地集約化水平,同時,也是可以提高城市中居民的教育、科技、醫療、文化等資源的使用效率,全面推進社會的發展。
1.2.3 加強土地管理可以營造和諧的用地秩序,提升土地資源管理水平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強化土地管理,可以營造和諧的用地秩序。同時,在保證經濟發展在堅持節約用地的前提下,可以切實保障重要工業項目用地,重點做好關于特殊建設用地的管理,深化和簡化有關土地出讓、轉讓和租賃等供應的報批程序,全面提高用地統征率和征地群眾滿意率。當然,在加強土地管理后,也可以提升國土資源管理水平,加強基層國土所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
土地管理與土地節約利用是相輔相成的,而在實踐過程中,由于土地管理和土地節約利用的制度體系建立需要的周期比較長,充滿了變化,因此,在建立土地節約利用管理制度體系時必須要綜合多種科學研究方法,多角度考慮影響土地利用的因素,在工作中通過實時的更新和完善管理制度體系,才能保證在發展中將兩者關系協調起來。為此,可以考慮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可以考慮以方法研究奠定土地節約利用制度基礎。當前,我國在完善土地節約利用管理制度體系建設方面缺乏比較有效的方式,而隨著我國城市發展的土地利用模式變化加快,必須要在該方面研究投入力度,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研究科學系統的城市土地節約管理制度體系,并且,向世界先進國家學習相關經驗逐漸形成具特色城市土地管理辦法。
第二,可以考慮以頂層設計加快土地節約利用制度供給。頂層設計是有效管理土地利用的一項制度措施,通過頂層設計不僅可以比較全面的控制建設用地規模與結構,而且也可以減少因濫用土地現象的產生。因此,當前土地開發利用中,務必要加強宏觀調控,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增強人們節約集約用地的意識,在此基礎上探索市場經濟的土地使用制度。
第三,可以考慮以跟蹤評價構建土地節約利用的長效機制。在前面的論述中,我們已經指出了在政府部門宏觀政策的調控下,科學合理地進行土地管理會緩解人地矛盾,保證城市發展可以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幫助城市建設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并且,在土地管理節約利用管理制度體系建設中時間周期比較長,具有比較強的變化性和差異性,因此,該制度建設需要在變化中不斷補充完善,需要在社會發展中充分的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找出土地利用需要改進的地方,及時糾正土地管理制度中不合理的內容,為科學利用土地奠定一定的基礎。
綜上所述,土地既是自然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又是其它資源的載體及人類生產、生活的場所,其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有著只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為了更好的提高土地管理水平,推進節約用地政策,政府部門必須要在宏觀政策的調控下,科學合理地進行土地管理,保證社會經濟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緩解人地矛盾。當然,土地資源的節約利用又反過來可以保證城市經濟中土地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此循環幫助城市建設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