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偉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江蘇南通 226007)
微媒體主要是使用數字、移動、網絡技術等為人們傳輸信息,屬于信息傳播與分享的新型平臺,如:微視頻、微信等。其傳播形式新穎,同時交互性較強。將其應用到高校學生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上可提升教育水平,因此有必要研究相關的應用路徑。
在微媒體視角下,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受到以下幾方面的積極影響。
第一,在微媒體應用下,促使對高校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方式產生革新。使用微媒體的主體多樣化,在平臺中可實現隨時傳播內容,同時信息數量大,微媒體存在的這些優勢,促使其慢慢滲透到大學生思想當中。對此,教育者可利用微媒體的各項優勢,對當前社會中正確的價值觀加以傳播,科學地引導學生思想觀念,并將價值觀教育內容向生活中延伸。
第二,在微媒體的視角下,促使高校學生對價值觀內容的學習方式更加豐富。利用微媒體,教師可在輕松的環境下向學生展示教育內容,和學生之間有效互動,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與此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按照自身興趣,對價值觀學習內容選擇學習,并將學習體驗表達出來,教師根據學生意識特點,對其展開定向教育,強化教育結果。
第三,在微媒體下,可提升價值觀教育內容的吸引力。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可將微視頻、文字與圖片等內容生動地向學生展現出來,展現出教育過程的趣味性,使學生參與熱情高漲,和價值觀教育產生共鳴,能夠將價值觀教育內容落實在行動之上。
然而,在微媒體下,出現各種良莠不齊的信息內容,對學生價值觀產生較大影響。隨著微媒體平臺中傳播主體逐漸多元化,導致各種庸俗、偏激價值觀傳播速度過快。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可能受到這些信息的影響,導致行為和思想出現問題,不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在新媒體應用下,使用者有選擇信息權利,促使用戶視聽感逐漸增強。部分使用者為提升信息娛樂性,在傳播過程中將部分教育內容的片段截取出來,導致教育內容缺乏深刻性,長期下去,使高校學生價值觀選擇與判斷方面出現問題。除此之外,微媒體的出現使教育者的主導地位發生了改變。學生既可作為價值觀信息接收人員,同時還可作為信息發布人員。針對教育信息,學生存在自我判斷與理解,導致對部分教育內容持疑惑態度,容易產生價值迷失的現象。
當前,在微媒體環境下,高校價值觀教育過程中,信息傳播方、接收方都是價值觀內容的傳播主體。高校教育者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以平和的心態面對接受教育的學生,使用正確的方式傳播教育內容,不能將新媒體平臺看做指令傳達的工具。例如:高校思政教師應了解當前大學生重點關注問題,找出學生存在認識不明確的地方,合理使用微信群、公眾號、QQ群、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為學生做出針對性教育,促使教育內容貼合實際,符合學生興趣。與此同時,在教育過程中應強化師生間的交流,使用學生喜歡的方式,提升其對教育內容的認同感。除此之外,還應加強宣傳,重點對積極的輿論內容加以宣傳,摒除消極的、不利于學生價值觀形成的內容。將微媒體在教育過程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篩選出更多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提升價值觀教育的吸引力。
在高校價值觀教育工作當中,應在微媒體環境下,不斷拓寬學生接受教育的平臺,具體可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重點建設校園內部的宣傳平臺。例如:使用各種微媒體平臺和學生之間展開互動與交流,有效利用學生喜愛的微信平臺對學生價值觀進行引導。可開設高校專屬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等,以便及時發布與高校相關的信息,在第一時間向學生宣傳國家最新政策。同時,還可根據學生留言,對其存在的思想問題進行引導,確保價值觀教育效果。第二,利用微媒體挖掘大量具有文化內涵與時代精神的價值觀內容。我國傳統文化中富含多種與價值觀教育相符的內容,可通過微媒體將傳統文化加以挖掘,結合當前學生價值觀教育現狀,使用流暢的語言將其中富含的價值觀宣傳出來,讓學生學習到更多人生哲理。第三,加強微媒體、傳統媒體兩種宣傳形式的互動。當前,微媒體環境下呈現出的信息內容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一旦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可能導致其價值觀受到影響。因此,要重點對微媒體傳播的信息加以監督,確保傳播內容和傳統媒體一樣,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充分發揮二者聯合作用,在教育過程形成合力,促使高校價值觀教育質量提升。
擁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提升高校學生價值觀教育水平的前提條件,因此,高校應重點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豐富微媒體在高校價值觀中的教育方式,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選擇知識淵博的教師擔任價值觀教育的權威引導者,由這些教師對教育內容的發布嚴格把關,同時加強此部分教師的培訓,不斷提升其思想水平,確保在價值觀教育中能展現出領袖的作用,對學生思想和價值觀進行準確引導。第二,從社會中聘請著名專家、學者、名流等在高校內擔任價值觀教育教師,發揮其模范作用,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價值觀念教育。如:通過教育專家開通微博,讓高校學生關注,在微博上對正確的價值觀內容進行宣傳,利用微媒體將專家的名人效應發揮出來,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第三,高校應設立專屬微信公眾號,對學生輿論進行準確引導,對于熱點話題作出回答,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將師生距離拉近。高校輔導員、思政教師等還可利用個人微博、微信等宣傳和學生成長相關的教育信息,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價值觀教育當中。在微媒體環境下,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升學生時代使命感。
當前,微媒體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對高校學生價值觀產生較大影響。新媒體環境中,傳播信息多種多樣,其中包含各種不良信息。為保障網絡秩序,促使新媒體被正確應用,國家應不斷完善相關法規,促使人們樹立正確的信息傳播觀念。同時制定出輿論預警相關機制,將網絡中的不良信息加以清理,避免公眾產生誤解。在高校教育方面,應重點加強校園積極信息宣傳機制,通過微媒體傳播榜樣力量,促使大學生受到價值觀教育方面的啟發。除此之外,還可搭建特色價值觀教育平臺,積極宣傳紅色教育信息,使用視頻、圖片、文章等內容,開通分享欄目,利用微媒體將名人事跡重點宣傳,發揮紅色信息引導輿論的作用,促使學生受到正確價值觀教育。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應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在開展價值觀教育工作過程中,使用正確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打造新媒體教育平臺,以強大的師資隊伍強化高校教育。此外,國家也應不斷健全相關法律,為新媒體的應用提供安全的環境,促使高校價值觀教育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