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英潔
(聊城大學,山東聊城 252000)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歷史任務,山東省要切實抓住歷史機遇,充分發揮農業大省優勢,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完成好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大政治任務。特編制《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助力鄉村振興。而在以往的鄉村建設中,決策者和規劃師往往照著城市的模子去復刻,忽視了鄉村本身的資源環境與文化背景,這種做法造成了鄉村風貌的趨同,山東省昌樂縣大葛家莊村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因此,筆者試圖通過分析大葛家莊村的風土、風俗、風貌等,挖掘大葛家莊村的特色,提出適合該村發展的具體實施方案。
大葛家莊村位于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西南部,距昌樂縣約19.8公里,距濰坊市區約37.1公里,鄉村占地面積66.945公頃,常住人口約500人。農業基礎好,60%左右的農戶以種植蔬菜為主,少數種植農作物玉米、小麥等。近年來,進城務工的人數增加,人口流失愈來愈嚴重。
大葛家莊村位于低山丘陵區,屬北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全年8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喬山,海拔359米,氣勢雄偉,聳立挺拔,且遍地荊花雜草,是村民們春季出游的好去處。
大葛家莊村保留著歷史悠久的舞獅風俗。大葛獅子不同于其它,傳承了古老的風土民俗祭拜儀式;還增加了30—50人的馬叉隊武術表演;而且獅子表演賦有寓意的情節和創新,整個表演具有自已的程式化。
村南有一水庫——南水庫,還有聳立挺拔的喬山。村莊西南方向是正在建設中的火山國家地質公園,火山造就了古生物化石,也孕育了馳名中外的昌樂藍寶石,這里的火山噴發紋理特別清晰,整體形象尤為壯觀。
是鄉村居民依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田園景觀建立起來的具有農業特色的活動場地,憑借農業活動的生產特點吸引游客前來體驗農家風情,以此獲利。
該模式的特點是依據當地的產業優勢和特色,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形成特色產業,集聚農業生產,擴大農業經營規模,延長農業產業鏈,增加附加值,以產業生產帶動農村發展,農民致富。
該模式主要是在居住人口較多且具有發展潛力的地區,搞好村莊綠化建設,解決農村秸稈亂堆、化肥農藥濫用情況,進行污水、水源地治理,處理好固廢環衛以及能源方面的光伏、散煤替代等問題,形成宜人的村居環境。
該模式主要是依賴當地的特殊人文景觀,利用豐富的鄉村文化資源,如古民居、古建筑、古村落等,傳承優秀文化,展現文化魅力。將文化產業化,以此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3.1.1 自然資源
大葛家莊村位于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西南部,蔬菜品種優良,村南有一喬山,海拔359米,氣勢雄偉,聳立挺拔。西南方向是山東昌樂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3.1.2 文化資源
保留著歷史悠久的舞獅風俗,大葛獅子傳承了古老的風土民俗,即祭拜儀式;而且增加了30—50人的馬叉隊武術表演,對獅子表演賦有寓意的情節和創新,動作形象逼真、詼諧有趣。
3.1.3 交通便利
大葛家莊村臨近223省道,距昌樂縣約19.8公里,距濰坊市區約37.1公里,到達縣區、市區都比較方便。
3.1.4 旅游資源
在昌樂縣旅游規劃中,主要以“探寶之旅”為主線,大力發展古火山群旅游。大葛家莊村可憑借靠近旅游資源的優勢發展旅游業。
3.2.1 缺少產業支撐
鄉村振興的核心和關鍵是產業振興,產業興旺則經濟興旺,如果缺乏產業支持,鄉村振興將成為空中樓閣。大葛家莊村缺少產業支持,幾乎都以蔬菜和農作物種植為主,經濟增長緩慢。
3.2.2 人口空洞化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城打工或舉家遷入城里,人口大量流失。
3.3.1 政策支持
國家高度重視鄉村地區的振興發展,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推動鄉村發展。
3.3.2 市場廣闊
近年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產品的消費比重日益增長,旅游成為了人們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主要方式。這種日益增長的需求給旅游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3.3.3 四鎮合一,統籌發展
隨著原喬官鎮與原北巖鎮的合并,喬官鎮城范圍擴張將近一倍,這是喬官調整產業布局的機遇,大葛家莊村可以利用這次機遇承接產業轉移。
3.3.4 威脅分析
景區為了吸引游客獲取利益,都在互相效仿,增加旅游項目的種類和豐富度,導致景區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因而使旅游市場競爭壓力日益增大。
鄉村振興不是照著城市的模子去復刻,所以我們要注重挖掘鄉村特色,使鄉村因自己的獨特而充滿魅力。需針對當前鄉村發展遇到的人口流失、鄉村特色趨同等關鍵問題對癥抓藥。根據對大葛家莊的SWOT分析,筆者認為大葛家莊村適合休閑農家樂型與文化傳承型相結合的發展模式。
運用先進技術對舞獅文化進行全面系統的記錄、整理,予以妥善保存;加強代表性傳承人引導和培訓,組建專業舞獅演藝團隊,將舞獅發展成為既具有文化傳承,又具有商業表演價值的一項活動。
利用好火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景區優勢和便捷的交通優勢以及農村特有的田園風光,開辟農家樂,建設水果蔬菜自主采摘園,修建具有鄉村特色的住宿客房,讓農村成為獨具特色的旅游勝地。
既要強化本地人才培訓,重點開展農業生產技能培訓,提升農業生產能力;又要注重外部專業人才的引進,可以聘請專家、有為鄉賢等回鄉出謀劃策,為村莊發展提供技術與資金支持;還可將特色田園鄉村作為大學生實踐的基地,發揮高校的知識溢出效應。
鼓勵村民在屋前院后種植果樹,使得村宅與田園更好地融合;柔化內部界面,建議村宅沿道路增設低矮院墻,并輔以垂直綠化,如此不僅預留出慢行空間,還有效統一軟化了界面,將田園特色融入村莊內部。
集中設置生活服務設施,對已有公共設施進行優化提升,對未設公共設置進行補齊完善。
鄉村振興一定要突出鄉村自身的特色,避免城市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保護好生態環境。另外,鄉村規劃師要從鄉村的角度來認識和理解村莊的發展,站在村民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鼓勵村民積極參與村莊治理,及時溝通、協調和解決村莊發展的實際問題,重視村莊規劃的編制。總之,鄉村振興需要村民、規劃師、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