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
(長沙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湖南長沙 410100)
當前,創意經濟已經成為世界文化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創意產業也成為各行業發展的新趨勢。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互聯網+”創新創業活動成績斐然,呈現出原創、跨界、融合、共享、協同發展等新局面。文化創意產業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已是大勢所趨。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和新方位的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要把文化創意與產業融合工作提升到戰略高度。通過創意設計來促進文化產業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既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社會經濟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強化文化產業發展支撐的現實需要。創意產業通過“跨界”促成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重組與合作,文化創意產業對優化現有產業結構起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文化產業迅速發展,如何進一步發揮創意設計對文化產業與實體經濟融合的促進作用,已成為新形勢下必須研究和應對的深層次改革發展的重要課題。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市場化進程發展迅速,我國在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中也遇到了諸多問題,如市場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農業高新技術缺乏、生產設備落后、發展資金籌集渠道單一、農民受傳統土地思想的束縛等,這些問題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農業資源的綜合利用和開發,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另外,農村經濟在市場化進程中,其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小農經濟的局限性也隨之出現。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竹產業的發展也遇到了市場與資源的矛盾。桃江縣被國家林業部命名為“楠竹之鄉”,全縣的竹林種植面積高達3.5萬余公頃,楠竹資源十分豐富,但缺乏市場、技術、人才、創新等產業發展思路,嚴重阻礙了當地楠竹產業的發展。楠竹產業作為桃江縣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其地位尤為重要。振興楠竹產業,在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拉動就業、提高竹農經濟收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上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桃江縣的楠竹種植及加工歷史悠久,楠竹具有生長周期短、可再生、用途廣泛、加工潛力大等材料特性,竹筍等副產品又具有食用價值、藥用價值。雖然桃江縣的楠竹產業已經發展多年,但依然存在著產業發展滯后、資源粗放型開發、品牌意識薄弱、資金與技術匱乏、市場狹小和行業人才短缺等困難。
(1)楠竹資源多樣化利用意識缺乏。從目前楠竹資源的開發利用情況來看,楠竹材料多集中于建筑用材、裝飾、裝修等傳統用途。竹產品、工藝品開發程度較低,雖然擁有國家級AA級景區桃花江竹海風景區,但景區內缺乏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紀念品等竹產品。制作竹纖維等高科技產品的深加工企業也較少,竹筍等農副產品也缺乏深加工。對于楠竹資源的綜合利用意識較淺。
(2)楠竹資源仍以粗放型開發為主。竹產業缺乏集團化企業,沒有形成較好的上下游配套產業鏈,規模型竹產品深加工企業較少,楠竹資源的開發程度較低,多以手工作坊式的個體經營為主,行業集約化、多樣化經營意識不強。另外,目前桃江縣楠竹資源有近一半的竹林處于拋荒狀態,楠竹資源整體開發程度較低。
(3)資金、技術、人才缺乏。資金短缺是制約桃江楠竹產業發展的最大問題之一。政策支持力度不夠、貸款利息過高、融資困難等實際情況對竹產品加工企業影響很大,資金缺乏不利于擴大生產規模、更新生產設備、研發新產品等,機械加工設備陳舊,且大多為初加工設備,工廠員工以當地村民為主,勞動力素質較低,對技術方面的了解程度較低,勞動生產率低下。同時,待遇較低也很難吸引高技術人才,供需匹配性較差,人才供應存在較大缺口。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得不到保障,難以形成完善的產業鏈。
(4)楠竹市場發育不夠完善。楠竹行業信息渠道不暢通,受地緣因素影響,農村市場經濟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和滯后性,導致楠竹加工產品的供應無法及時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供求結構失衡而導致產品積壓嚴重。另外,當地楠竹價格自2008年以后逐漸下跌,導致竹產品利潤不斷被壓縮,原材料滯銷,還有交通條件、運輸成本等因素制約,竹產品外銷銷路不暢,致使楠竹產業發展受阻。
針對以上桃江楠竹產業在資源開發、市場、資金、技術、人才和區位交通等方面的發展現狀及問題,為了促進當地楠竹產業的發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積極的應對和探索。
(1)加強政策引導,積極實施供給側改革。完善市場信息機制與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拓寬融資渠道,提供資金、技術與人才支持,通過招商引資來促進當地楠竹資源的開發和行業企業的發展。積極引進行業人才,加強竹產品生產技術人員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學習外地竹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促進深加工的不斷進行,帶動工廠的可持續發展。
(2)加速推進楠竹林區路網的基礎交通設施建設。讓路通進去,把竹材運出來,把竹產品運出去。完善多種經營模式,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利用“互聯網+竹產品”等模式多樣化、多渠道的開發和利用楠竹資源,拓寬竹產品加工范圍和加工深度。積極加強對楠竹旅游資源的開發。借助旅游資源開發公司的高標準建設,進一步把桃花江竹海打造成為國際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對竹編、竹雕、竹刻等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進行設計研發。
(3)充分發揮文化創意經濟對楠竹產業的開發推動作用。通過創新、設計、創意研發推動楠竹整體產業結構的升級、跨界、調整和重組。通過文創“跨界”,發掘當地特色文化、非遺文化,結合竹產品進行創新設計,促進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楠竹產業優勢。發掘當地知名的特色文化旅游新項目與新產品,打造有影響力的地方特色拳頭產品,積極培植、打造、宣傳特色旅游文化項目和文化產品品牌,改變單一的旅游經營模式,開發與之相關的歷史文化裝飾、服飾、紀念品、飲食、影音、書、畫、會演、娛樂等產品服務鏈,建設地方特色品牌,加強文化、旅游與特色產品的融合發展。
加強文化創意與楠竹產業深度融合,是傳統楠竹產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推動力,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要以資源整合的思維,充分發揮創意經濟的推動作用,引導和鼓勵楠竹產業鏈重組與升級,促進桃江楠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