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勇
(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湖北武漢 430071)
大數據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化資源和工具,正日益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它的應用十分廣泛,每一秒都有海量的數據被用在通信、醫療、金融、教育等各行各業。當今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與時俱進。大數據堪稱信息時代教育改革的催化劑,在構建與時俱進的新型教育智庫從而服務教育發展、改革等方面的應用不容小覷。
數據是一切能以文件形式儲存于計算機硬盤的物體,如數字、文字、視頻。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高德納認為大數據是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這種信息資產需要新的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這里的新的處理模式指的是大數據的各種信息化支撐技術和工具,如互聯網數據挖掘、超速計算、預測分析。
利用大數據就是要利用與之相關的先進信息化手段,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獲得有巨大價值的產品和服務。麥肯錫全球研究所認為,大數據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低價值密度四大基本特征。
大數據在生活生產中的價值及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大數據的關聯價值。如電商利用大數據可以根據買家瀏覽網頁的記錄分析其需求信息,從而根據各類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實施精準營銷。
二是大數據的預測價值。如地震局利用依靠大數據的精密儀器可以對地震進行提前預警,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是大數據的科研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大數據使得獲取數據的手段多樣化,通過手機導航可以輕易獲取海量數據;(2)大數據使得獲取的數據更完整、精確,實現對所有數據的收集和處理;(3)大數據使得處理數據的能力飛速提升,可以高速、實時處理海量數據;(4)大數據有利于打擊學術造假。大數據支撐的論文檢測系統讓學術造假無處遁形。
智庫是由多學科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的研究型決策支持機構,其主要任務是為相關決策部門和決策者在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領域的現存和戰略問題出謀劃策,提供理論、思路、策略等方面的咨詢。智庫是影響政府和相關部門決策、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智庫是從事教育研究并提供咨詢的特殊智庫,其研究成果被廣泛應用于教育規劃改革、教材編寫修訂等諸多方面。教育智庫在學校教育教學、培養各行各業所需人才、提高綜合國力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類步入信息社會后,信息量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爆炸式增長,全球信息量大約每兩到三年增長一倍,人類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復雜多變,這就要求智庫在定位、運行、管理等方面快速轉型成新型智庫,以適應日新月異的新要求,與國際接軌。
新型智庫首先要重新定位,它要創造性地獨立開展研究工作,提供決策咨詢;其次,在運行方式上,新型智庫要以問題為導向,接受新信息、學習新知識、運用新技術、解決新問題,既要獨立自主又要團隊協作;在管理方式上,新型智庫要施行靈活的人才引入機制,因才用人,為每位智庫成員制定最適合的發展規劃,制定并落實量化、科學的評價與激勵機制,促進其長遠發展。
隨著信息化教育的興起,當前國際教育形勢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教育”已成為當今教育發展的主流趨勢。當前中國的教育正處在轉型階段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國家需要的教育智庫是能適應新形勢、與國際接軌的“新型教育智庫”,也就是擁有新知識、新思維、新技術,并能解決新問題、提出新策略,滿足新時期教育發展要求的教育智庫。
新型教育智庫必須對未來教育的發展規劃具有前瞻性,提前制定方案,預防并解決問題,但當前的教育智庫主要還是偏向于解決教育中的現存問題,對于將要面臨的問題研究不多,這就導致許多問題在智庫研究出解決方案之前就產生了不可逆的負面影響,從而錯過了最佳解決時機。這是許多教育問題產生的一大根源,也是中國教育在有些地方落后于發達國家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大數據的數據來源具有廣泛性和及時性,并且能不斷地釋放數據的隱藏價值,所以新型教育智庫可以借助大數據相關工具迅速獲取所研究教育問題的全部信息,并利用大數據的相關思維,在對所有相關信息進行數據化分析的基礎上,預測出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選擇最有效的預防或解決方案,并對未來中國教育的發展方向進行整體規劃和宏觀決策。
在人才選拔和引入方面。當前的教育智庫缺乏一套科學的人才引入機制,通常只對新進人員的學歷、專業、工作經歷、研究成果等提出硬性要求,而沒有對這些要求的重要程度進行量化,從而無法精確地選拔出更有資質的智庫成員。而大數據可以對各項要求的重要程度進行量化評分,形成智庫人才選拔指標體系,從而科學地引入新型教育智庫所需的人才,壯大其人才儲備,促進其長遠發展。
在人才的崗位匹配和個性化發展方面。當前的教育智庫大多只是根據成員的基本情況粗略地分配研究崗位,而沒有根據崗位和成員的信息實施科學、量化的崗位人員配置,對人才發展也缺乏因人而異的培養方案,因此未能實現智庫人才效用最大化,既影響了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又影響了任務的完成效果。而大數據具有強大的相關性分析功能,能將成員和崗位信息進行量化,并迅速設計出最優人員配置方案,將每一位智庫成員分配到其適合的崗位,制定出其最適合的個性化培養方案,從而實現人盡其才以及人才效用的最大化。
在人才評估方面。當前的教育智庫對智庫人才及其成果評價的主體和角度大多比較單一,而且常常偏重于研究成果的即時和短期效果,不太注重其長期效果,導致研究成果的評估顧此失彼,不能很好地達到激勵效果。大數據可以實現研究成果評價主體、角度、時間等各項標準的多元化,通過分類多元評價機制實現研究成果全面、定量、科學的評價。
在任務運行方式方面,當前的教育智庫普遍缺乏系統的管理和協作平臺,對任務的分配缺乏科學的標準,對任務運行過程的管理也不到位,導致效率低下。而大數據平臺可以對每個人、每項任務進行管理和監控,針對研究任務和智庫成員的大量信息建立動態數據庫,并進行自動匹配,將每項任務分配給最適合的智庫成員,并通過建立任務管理數據庫對任務的運行實施動態、量化、科學的管理,提高任務的運行效率。
在大數據中用到的數據不是隨機樣本,而是數據全體,因為大數據有互聯網、云計算、大規模并行處理數據庫等支撐技術,因此人們可以從海量的全體數據中提取出所需數據并加以運用。為了便于處理海量的數據,人們需要對數據進行分類,構建各類數據相應的指標體系和數據庫。
大數據研究的不是數據之間的因果關系,而是相關關系,通過處理海量數據、挖掘不同數據之間的聯系,對未來可能發生的結果進行預測,如通過大數據的相關思維可將研究任務分配給最適合的智庫成員,并能預測任務在何時應該進展到什么程度,以便進行監測和管理。
在大數據思維中,一切皆可量化,要研究的事物大多能轉化為可計量的數據。就如同地球上每個位置可以量化為經度和緯度一樣,新型教育智庫的成員及研究任務的各項指標也能量化,如成員的研究成果、任務的緊急程度、成員對任務的喜好等,這些指標量化后儲存到相應的數據庫中,從而真正實現智庫的數據化管理。
因為大數據中的數據是海量的,其價值密度低,而大數據相關的先進支撐技術和信息化工具能在很短時間內從海量數據中提取出人們所需數據,這就要求智庫成員能對海量數據保持高度敏感性,對相關領域有敏感的職業嗅覺,從而迅速、有效地發揮大數據的價值功能,并加以運用。
5.1.1 建立智庫成員信息動態數據庫
為了對智庫成員的各方面信息進行管理,以便合理分配研究任務,首先應建立智庫成員信息動態數據庫(以下稱為“成員數據庫”),這一數據庫應包含成員的學歷、專業、研究領域、研究成果、研究喜好等信息,并對不同角色和數據設置相應權限(如填寫、查看和修改)。
5.1.2 建立智庫研究任務動態數據庫
為了科學地管理研究任務,新型教育智庫首先要明確當今教育的問題類別(一級指標)、研究任務(二級指標)、具體項目(三級指標),并建立智庫研究任務動態數據庫(以下稱為“任務數據庫”),錄入每項指標的目標、時限、緊急程度(按重要性賦分)以及對研究人員的要求等。
5.1.3 建立智庫崗位-成員動態數據庫
為了實現智庫崗位與人員的合理匹配,首先要利用大數據將任務數據庫中的任務按所屬領域、所需專業知識等標準分類,將同一類任務分在一起形成一個崗位,再根據每個崗位的情況確定其各項要求(如崗位職責、所需人員數量及資質要求),并根據任務和成員的變動進行動態調整,形成智庫崗位動態數據庫(以下稱為“崗位數據庫”),每個崗位對應若干類任務,每一類任務也有對應的崗位,這樣的對應關系同時儲存于任務數據庫和崗位數據庫中。再利用大數據對成員數據庫與崗位數據庫的數據進行相關性匹配(如每位成員的研究方向與每個崗位的相關性、每位成員對每個崗位的興趣程度),對各項指標的匹配程度賦分,并按照重要程度賦予相應的權重,加總得出每位成員與每個崗位的綜合匹配分值,生成智庫崗位-成員動態數據庫(崗位數據庫的子數據庫)。然后利用大數據對崗位和成員進行相關性匹配,在保證崗位需求得到滿足的前提下盡可能將每位智庫成員分配到其最感興趣并且最有能力勝任的崗位,從而實現人盡其才和人才效用的最大化。另外,智庫崗位的設置是靈活的,可以根據任務和成員的變動進行動態調整。
5.2.1 接受和分配任務
接受任務就是要明確領會任務的目標、內容和各項要求,并將其各項信息錄入到任務數據庫中,確定最適合承擔這項任務的崗位。任務數據庫中已有的任務可直接分配給該任務之前對應的崗位,否則,將新任務的各項信息與崗位數據庫中每個崗位的數據進行匹配,選擇匹配度較高的崗位接受任務,并將這一匹配關系儲存于任務數據庫和崗位數據庫中。
明確了承擔任務的崗位后,再進一步利用大數據對這項任務和對應崗位的所有智庫成員的信息進行自動匹配,確定最適合完成這項任務的備選智庫小組成員,再讓每位備選成員將自己對這項任務的喜好程度、完成可能性大小、預計完成時間等量化數據錄入到任務數據庫中,然后利用大數據對各位成員適合接受此項任務的程度進行綜合評分。這樣通過大數據的相關性分析,可以快速實現研究任務和智庫成員的雙向匹配,并根據綜合評分選出一位適合的任務組長。
5.2.2 計劃和落實任務
分配好任務后,要制定詳實的任務計劃,對任務的計劃和落實進行數據化管理。首先,組長將任務內容、預期目標、成員姓名、任務分工、預計完成方式、預計完成時間、預計完成效果、實際完成方式、實際完成時間、實際完成效果等信息(實際完成的相關信息在完成任務后再填寫)錄入到任務管理數據庫(任務數據庫的子數據庫)中,既方便智庫成員進行自我管理,又方便組長和智庫管理者進行系統管理和宏觀調控。計劃好任務以后,就要根據制定的計劃落實任務,每完成一步就在任務管理數據庫中錄入相應信息,并與預計完成的方式、時間、效果進行對照,以便對后面的工作進行調整。
在研究技術和手段上,新型教育智庫要由傳統文獻研究、紙質問卷調查向互聯網調查、云計算等大數據相關的新技術轉變,基于各種不同目的建立不同的動態數據庫(如資源共享數據庫、好點子共享數據庫),利用大數據相關的先進信息化手段服務教育決策。
5.2.3 驗收和評價任務
當任務管理數據庫顯示任務小組的所有成員完成好各自所分配的任務后,由任務組長對照任務的預期目標對各每位成員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驗收,未達到既定要求的要限時整改、再驗收。驗收完成后對研究成果進行評價,可采用大數據的分類多元評價機制,制定多元化評價指標體系,實現各方面評價要素的全方位覆蓋并迅速計算出研究成果的綜合得分,科學地對不同研究類別的任務進行評價。
首先,分類體現在應當針對研究成果的不同性質設置相應的評價標準,如側重解決現階段問題的研究成果和側重解決即將面臨問題的研究成果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再如實用型研究成果和理論型研究成果也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
其次,多元體現主要在評價主體、評價角度、評價時間的多元性。第一,教育智庫研究成果的受用對象可以是教師、學生、教育決策人員,不同對象對同一項成果的評價存在差別;第二,從不同角度評價一項教育成果,評價結果存在差別;第三,許多科研成果的效用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顯現出來,不同時間點觀測出的效用存在差別。因此,應針對不同的評價主體、角度和時間點設置相應的權重,對科研成果的效果進行多元評估,從而得出研究成果多個維度的動態評估效果。
通過分類多元評價機制對研究成果進行評價后,要將評價結果錄入到研究成果反饋數據庫(任務管理數據庫的子數據庫),對成果轉化情況進行定期跟蹤并評分。對于研究成果轉化有待改進的,責令研究人員限時繼續完善,直到符合既定目標為止。
5.3.1 智庫人才的發現與引入
新型教育智庫的人才引入應當注重其實用性,既要按照教育智庫的定位和要求層層嚴格把關,又要靈活機動,不拘泥于舊式的條條框框。首先,新型教育智庫的人才引進應當按照新型教育智庫的目標,并結合任務數據庫,對于每個研究領域對所需人才的各項要求依據重要程度進行賦分,再加總得到所有要求的總分,從而分類制定出各個研究領域的智庫人才選拔指標體系,并將其錄入到智庫人才選拔數據庫。接下來,利用大數據強大的搜索功能,在所有候選人員中搜索出符合各類智庫人才要求的人員,并根據智庫人才選拔指標體系進行評分后排序,通過雙向選擇確定所招募的智庫成員。
5.3.2 智庫人才的規劃與培養
智庫人才的成長對于智庫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通過大數據對研究任務與成員個體進行相關性匹配,在滿足崗位需求的前提下為每一位智庫成員安排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興趣和優勢的崗位,并結合崗位需要為每一位成員制定個性化的長期、中期、短期發展目標。再根據每位智庫成員的發展目標制定量化的培養方案,如哪段時間內要學會哪些知識技能、參與多少什么級別的項目、在項目中的貢獻要達到何種程度等等,并錄入到智庫的成員數據庫,以便對每位智庫成員的發展進行時時動態監控。
教育智庫人才的核心價值是其貢獻的教育戰略和決策方案,因此,要著重培養其在教育領域出謀劃策、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大數據技術可以建立學習資源共享平臺、創新點子交流平臺之類的學習交流平臺,實現所有智庫成員的共同進步。
5.3.3 智庫人才的評價與激勵
智庫人才的價值是通過其各項研究成果的成效綜合體現的,通過研究成果反饋數據庫可以對智庫成員的研究成果進行量化管理。首先,將每一項研究任務的成果綜合得分按照貢獻比例分配給各個成員,再將每位智庫成員在各項任務中獲取的貢獻分值加總就能得到其工作績效的綜合得分,并將其錄入到成員數據庫中,從而實現智庫人才的量化評價。
在人才激勵方面,對智庫成員的量化評價要與人事評價和晉升機制掛鉤,從而激勵智庫成員不斷學習進步。此外,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應對表現卓越的智庫成員予以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
當今中國所需要的新型教育智庫應當是與時俱進、能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的智囊團,而大數據在構建這樣的新型教育智庫中將發揮越來越大和舉足輕重的作用,并使其在理念、工具、形式等方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要求教育智庫的成員主動學習與大數據相關的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用先進的大數據思想和工具武裝自己。在研究方向上,要由依靠個人專長和興趣為主的單純型科研向服務國家戰略、服務民生需要與個人優勢、興趣相結合的復合型科研轉變。另外,新型的教育智庫不僅要注重應急性,還應當注重前瞻性,利用大數據的相關思維和強大的預測功能對中國教育即將面臨的問題進行提前預測,并研究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盡早預防或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使中國的教育事業早日步入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