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人
(北京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北京 102488)
初中英語的學習包括聽、說、讀、寫四項能力,其中英語閱讀是幫助學生日后獲取資料信息和學習語言知識的重要基石。初中英語教學對學生畢業時的閱讀技能有一定要求,總結如下:初中學生在英語閱讀時應該具備分辨出不同類型文章的能力,如記事、議論文等;能夠通過自己的閱讀技巧猜測生僻單詞;能夠掌握句式結構,清晰掌握難句和長句的組成方式;能夠理解作者表達的中心思想和主題;能夠簡單的賞析作品。針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要求,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閱讀中的微技巧,了解文章的表達形式,語言知識,文章背景知識等等,應該在教學課堂中培養和傳授學生利用微技能來增加自己的閱讀技巧和理解能力,應該結合實際的教學和課文來指導學生練習相應的閱讀微技巧,讓同學們更好的把握課堂閱讀內容。通過英語閱讀微技巧的應用,幫助學生們解決英語閱讀學習中‘疑難雜癥’,幫助學生增強閱讀理解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日后閱讀英語文獻和文學作品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以實際課本案例為例,還技能以教學,賦閱讀以活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閱讀微技能,通過掃讀、跳讀、預測、猜測詞語、推斷文章結構、體會作者情感變化、整理事情發展脈絡等等英語閱讀中的微技巧幫助同學們提升初中英語閱讀的能力。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授閱讀微技巧的時候也要注意抓住和適應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狀態,采用多種方法,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特點來學習,養成在閱讀中應用微技巧的習慣,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和練習提升學生們的英語閱讀能力。
閱讀是解讀和剖析文章的一種方式和途徑,不同類型的文章有不同的閱讀方式,不同的閱讀目的也有不同的閱讀方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告訴學生根據閱讀類型和閱讀目的進行閱讀,導致學生們養成了千篇一律的閱讀習慣,如一字一句的閱讀,閱讀的速度慢,串聯感差,把握不住文章的主題,認識片面等等問題。在進行英語閱讀理解分析題時也不會快速捕捉信息、分析信息,導致學生不理解文章且做題準確率差。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教授學生掃讀和跳讀的閱讀微技巧,讓學生們能夠通過掃讀迅速抓住文章的脈絡主題,然后通過跳讀找到對應重點閱讀的地方,再進行仔細的分析和閱讀。以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中的課文How much are these socks?為例,如果課堂中教師提出的閱讀重點在blue藍色襪子的價格,那么之前課文中很多東西都沒有意義,課文包含了日常購物方面的很多內容,包括T-shirt,Offer help和簡單的thanks感謝的用語。逐字逐句的閱讀只會耽誤時間和精力,應該采用掃讀和跳讀的閱讀微技巧,在得到閱讀要求后,第一時間采用掃讀的策略,迅速閱讀整篇文章,一目多行,了解文章主要內容——生活購物,然后采用跳讀的方法,跳到鎖定的blue藍色襪子價格的內容,抓住重點閱讀。教師在課堂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設置范例中的練習來讓學生在課文閱讀中真正應用掃讀與跳讀的閱讀微技巧,能夠體會到掃讀與跳讀微技巧帶來的方便,能夠真實的熟悉應用的環境并掌握掃讀與跳讀的目的和作用,進而更好的抓住對應點,增強英語閱讀理解力。
英語閱讀中預測的微技能由來已久,這里的預測不是數學中的理論推導,更不是什么玄幻的東西,而是需要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思考,以閱讀中抓住的文本信息,以及文章的主題、背景、圖片等等為依托,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推斷對文章的發展做出的猜想和預測。比如,課文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一文,教師在英語課堂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預測,通過分析出主題——彈吉他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們介紹自己了解的彈吉他的學習過程,然后聯想自己的一些興趣愛好。大部分學生第一時間會想到介紹唱歌、跳舞、彈吉他等等。接下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英語課文閱讀,通過課文閱讀,學生也能夠發現課文講的就是興趣愛好的事情,課文詢問是否會彈吉他,有什么興趣愛好,包括音樂、藝術、下棋、運動、演講等等各個方面的內容。文章中關于學生們猜測和預測的唱歌和跳舞等內容也都在文章中出現。英語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的背景介紹鍛煉學生們微技能之預測的能力,猜中了文章中的大部分內容。再例如,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一文,通過預測,文章是對上學過程中各個交通工具的描述,如walk、bike、subway和car等等都是常用工具,而作者也確實是在文中提及了這些工具,還有火車等等。通過充分利用預測的微技能,也能夠讓學生們體會到閱讀文章的參與感和成就感,仿佛自己也能夠和作者進行心靈溝通,以此增加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興趣。如果時間來得及,還可以根據特殊活動發生的時間組織學生們練習預測文章的內容,通過大量的練習累計經驗。另外還可以借助副標題、圖片等大膽猜測,然后再通過閱讀驗證自己猜想,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預測正確的喜悅,培養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習慣和興趣,增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理解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閱讀是文章的理解和解析,英語閱讀的文章有不同的類型結構,在不同文章中,作者表達的感情和主題也不相同。抓住文章結構的第一步是抓住題材類型。例如在課文I would like some noodles中,通過閱讀題目就能分析出作者非常喜歡吃面條,文章也是從面條的各個優點進行展開描述的,字里行間可見作者對于面條的喜愛。因此,針對不同的文本形式,抓住類型文章的結構特點,有針對性的快速理解文章,有助于增強英語閱讀的能力。另外對于如郵件、新聞、回復信、演講等等文章的結構,教師也要和同學們說明,并在日后加強練習。在進行英語閱讀時,除了抓住文章的結構之外,還要理解文章的寫作目的和作者感情。如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這篇文章,從題目可以看出作者想要介紹自己最喜歡的電影。作者寫出一篇文章是為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或者是表達一種情感,這些都需要根據文章的內容自己總結體會。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學會總結文章的主題,抓住作者的弦外之音,這些都有助于文章的理解和習題回答的正確。學生在抓住主題后就能更好理解文章中表達的內容,能夠閱讀順暢。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們常常過于重視語言結構的分析,導致對于學生閱讀技巧的訓練存在不足。然而,閱讀微技能卻是一個能夠幫助學生迅速提升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增加學生閱讀興趣,還技能以教學,賦閱讀以活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們應該在初中英語的日常閱讀教學過程中講解閱讀微技能的方法,并讓學生們勤加練習以更好應用。本文通過3個內容介紹閱讀微技能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別是微技能之掃讀與跳讀,微技能之預測和微技能之結構和感情。通過課文范例展示了在英語閱讀中應用微技能閱讀的效果——準確抓住題目要求的重點,預測文章發展趨勢,找到文章固定結構和內容規律,理解作者表達思想和感情。通過課堂中微技能的應用和練習,使學生積累經驗,理解每種方法使用的環境,掌握每種方法的功能,最終讓學生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綜合使用微技能,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