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學芳
(中共山東省委機關第二幼兒園,山東濟南 250002)
幼兒園家庭聯系工作是一項重要的窗口工作。 它可以向我們的父母展示我們的優質服務和高質量的教育水平,使家長可以提高他們對幼兒園的了解,并傳授教育理念,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 實現家校協作的教學工作。
教育孩子是一種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越來越多的家長正在充分地關注著、嘗試著,因為在現代家庭結構中,孩子既是家庭的重心,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年輕家長和整個社會對他們的期望值都越來越高。
鑰匙就在你的心中,用愛打開孩子的家門,用真誠打開家園共育的大門。家訪工作聯絡了老師和家長、老師和幼兒的感情,通過家訪老師們了解了每個家庭環境,父母教育孩子的觀點、方法,孩子的個性。家長們也了解到教師的工作,知曉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更好地配合教師,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一次成功的家訪,可以讓孩子喜歡你,讓家長信任你,讓教育教學工作事半功倍。
1.3.1 家園聯系欄——教育分享的園地
家園聯系欄是家園溝通的一座橋梁,是反映保教工作情況的一扇窗戶,更是分享教育理念的一塊園地。我們積極創設了科學有效的家園聯系欄,俗話說:“只有別人需要的,才是最適合的?!崩蠋焸冊诿繉W期初的家長會上通過調查表的形式進行了統計,了解到家長對家園聯系欄內容的需求。然后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家長的需要和教養習慣,滿足家長的需求,引起家長的共鳴,真正做到家園互動。
1.3.2 幼兒成長檔案——記錄幼兒成長的足跡
“幼兒成長檔案”是幼兒成長情況的記錄,我園持之以恒、精心設計做好每個幼兒的成長檔案,真實反映幼兒在幼兒園三年的成長軌跡。老師們通過有目的且持續地收集能反映幼兒的興趣、態度及特定領域中的努力、進步與成就的幼兒作品,與家長共同來記錄孩子成長的一個個生動故事及點滴變化,共同分享和評價孩子的發展歷程。
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里,孩子身上都會發生許多有趣和有意義的事情,這需要我們共同留心發現、關注記錄、分析反思,以便家園雙方在交流時可以清楚地了解孩子當前的發展狀況,便于教師和家長真正地走進孩子的世界,也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地成長,促進家園共育和教育質量的提高。
1.3.3 辦好園報——家園心連心
每個季度定期編輯出版的園報,需要我們搜集素材、整理文字,并凸顯園本特色。園報每季度發一期,家長人手一份。一般內容包括幼兒園近一段時期開展的工作,向家長宣傳教育的新觀點、新理論,宣傳科學育兒的知識、經驗和方法;介紹國內外教育家或家庭教育的熱門話題等;教師們的教育隨筆、孩子們的繪畫、手工作品等,以提高家長們的認識和教育水平。
1.3.4 網上交流——隨時隨地溝通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傳統的家園聯系方式已滿足不了家長要求,更加方便、快捷的網站、微信公眾平臺、QQ群,讓教師與家長及時、相互的了解幼兒在家在園的動向。根據園內舉辦的大型活動、班級開展的主題教育活動等,我們利用網絡信息及時更新,保證內容的時效性,提高家長的點擊率和參與的積極性。有的班級吸收家長的力量來共同管理,教師選出幾位熱心的家長,請他們輪流擔任班級論壇的“值日生”,發起討論、策劃活動等,讓家長真正成為了網絡溝通的主人。有的班級開展“班集體交流日”活動,讓家長們定期在QQ群里聚會,通過交流增進相互間的了解,增進對班級的了解。這些時尚、便捷、貼心,富有個性的互動交流方式更好地發揮教育的輻射作用,推動了家長工作的開展。
家長委員會就是家長以合作者的身份,直接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和管理,它是家園共育的一種形式,是聯系家庭和幼兒園的紐帶。家長委員會對增進家庭和幼兒園間的信息傳遞,整合家庭和幼兒園的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有力推動了家園共育的進程。
我園非常重視家長委員會這項工作,健全家長委員會的組織結構,制訂周密的工作計劃并認真實施,家長委員會發揮著其特有的功效。家委會由家長代表、教師代表、幼兒園管理者共同組成,會長一名,由幼兒園園長擔任;秘書長一名,秘書長助理三名,均由家長擔任。家委會有相應的職責,所有成員都要完成所負責和承擔的工作任務,履行相應責任,承擔家園互動的橋梁和紐帶。我園的家委會以深入體驗、細致感受、有針對性探討為方針,通過對幼兒各方面管理的更加深入的參與和建設性的創新實踐,讓幼兒園與家庭、幼教工作者與家長之間建立更多的基于兒童全面發展基礎之上的合作交流,溝通協調,形成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新的實踐經驗。家長的參與式管理主要是“協同管理”,多發現問題,多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具有合作、協助、同步發展的內涵。體驗周活動是我們實施課題以來創新工作的一次嘗試,每學期家長們可以定期定量以小組形式在體驗周里走進幼兒園,對幼兒園的安全、膳食和教育工作進行全方位的實地察看,跟蹤觀察,對幼兒園各項工作進行評價并提出針對性意見和建議。這種雙向的溝通交流,使得家園成為密切合作的伙伴,家長從站在幼兒園大門外的“教育看客”,變成了幼兒園教育的“當事人”,他們從角色轉換中感受到自己對幼教事業所擔負的責任。體驗周活動也將常態化、持續化的開展,讓更多的家長參與其中,使家長真正成為教育的伙伴,共同關注幼兒的成長。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奠基,好比一棵大樹,家庭教育是“根”,孩子是“樹葉”,“根深”才能“葉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烙??;而每一個“問題”孩子身上,也能看到父母的“影子”。所以,建設好家庭,與幼兒園和社會形成教育合力,是家長的必修之路。
為了更好地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提升家長的教養知能,以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編的《幼兒家長手冊》為指導,我園本學期開展了家長學校系列課程。例如有《親子閱讀原來可以更有趣》的沙龍活動;有《順利度過入園關》、《科學實現幼小銜接》等講座活動;有《站在爸爸的肩膀上看的更遠》、《如何應對孩子與同伴間的沖突問題》、《讓愛的小屋更圓滿》等家庭教育微課;還有整個家庭教育指導課程的音頻錄播。其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系列課程既有理論的理解,又有案例分析和建議,注重了課程的科學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在指導家長根據孩子自身能力和興趣愛好選擇合理的教養方式和內容,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方面起到了較強的指導作用。
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家長自我成長的過程,每次課程開課時,家長們都積極踴躍報名,幼兒園在學期末授予了18名家長積極參加幼兒園家長學校系列課程學習“學習型家長”榮譽稱號,這些活動深入、扎實,幫助家長提高了自身素質,提升了家庭的教養水平,優化了家庭教育環境。
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有效合作,能開啟幼兒的生命智慧、塑造良好的個性與人格。在我園二十多年的辦園歷程中,也越來越認識到,學校教育必須向家庭教育拓展和延伸。
每學期一次的家長開放日活動是幼兒園的常規活動。父母開放日的目的是讓更多的父母了解所有年齡段兒童的年齡特征,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標,并了解他們的孩子在群體中的表現。因此,在活動當天,我們要求老師解釋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方法,如何觀察孩子,如何科學地對待孩子之間的差異等,向父母解釋父母可以在他們觀看活動時了解自己的孩子,多進行縱向比,少進行橫向比,應善于發現孩子的亮點。只要他們的孩子進步,即使他們取得了一點進展,他們也應該立即稱贊他們。教師注重以問題形式吸引幼兒,讓孩子在游戲中探索,配合和學習,發揮活動和樂趣,充分體現孩子的自主權,同時尊重和相信孩子,讓他們全面運作。 探索機會和其他寶貴經驗以及新的教育理念將傳遞給家長。
總之,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家庭教育經驗的日益更新,家園社協同共育工作越來越被重視和研究。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我園將充分發揮幼兒教師的創造性,力爭使我園家庭教育指導途徑緊跟時代步伐、符合家長需求,真正做到家園社三方步調一致,優勢互補,形成合力,促進幼兒健康、全面、和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