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東
(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浙江東陽 322118)
職業技能競賽是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重要課程和教學實踐環節。在高職院校,專職教師會將實踐課程以項目教學的方式導入到職業技能競賽中去,從項目的設計和成果的產出,全稱指導學生完成,在參與比賽的同時,會有學校的經費支持為參賽學生和老師提供后方保障,同時,如果取得不錯的成績,校方還會以不同形式鼓勵和表揚。同時,職業技能競賽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職業技能競賽存在著功利主義傾向,競賽與日常教學活動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其中較為普遍的是參賽學生自主能力不強、創新能力不足。最后,提出職業技能競賽促進就業能力提升的改進策略:避免功利化傾向,回歸競賽設立初衷;職業技能競賽反饋教學,提升高職教學質量;借助職業技能競賽,促進校企合作加深;以就業能力為導向,提升高職學生綜合素質;以職業技能競賽為載體,推動高職創新創業教育。
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作為廣告及相關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試金石與檢驗平臺,是迄今為止全國規模大、覆蓋高等院校廣、參與師生人數多、作品水準高的全國性高校文科大賽。這個是一個以往舉辦過多次的全國性大賽,因為之前參與過對學生的指導,我有了一定的經驗積累。本次賽事時間為4月到6月是作品評審的開始階段,我也帶領學生通過組隊、選題等進入了作品的準備之中。目前,2019年大賽已經開始了作品征集,雖然時間緊、任務重,從擔任學生指導老師、組織學生參加比賽那一刻開始,我就開始了對學生的指導工作,確定選題的時候,和學生溝通思路,了解他們的想法,協調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團隊人員有人退出的時候,及時進行溝通,在適當的時間內補充新的人選,協作做好分工,確保每個隊員發揮專長;學生遇到專業性問題的時候,及時查找資料后給予可行性意見與建議……
從開始擔任學生的指導教師,我就發現有些學生沒有擺正心態,一味詢問能否得獎,是否可以順利進入下一輪,自己的作品是什么水平等等,過分注重結果。有的學生缺少主動查找資料的動手能力,沒有盡快熟悉規則,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對如何尋找參考資料等比較迷茫無措。想要向有過類似參賽經驗的前輩們學習又不認識這些人。
由于比賽項目與比賽特點不同,所需要考察學生的水平與能力也不相同。因而,如何組隊也是我和參賽學生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這種專業性的比賽首先需要學生專業知識扎實,然后還要具備團隊協作能力等。在組隊的前期考察中,如何根據比賽要求挑選學生也是我著重考慮的一個方面。前期學生自行組隊,我沒有過多干預,但是后來有的隊員退出了比賽,隊伍出現一定的團隊危機,我積極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隊伍的再次組建。
在學生作品準備的過程中,他們可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及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開展有效的引導,怎樣把好學生作品的質量關,也是作為指導教師的我需要對學生進行幫助的重要方面。特別是有的隊員可能因為遇到困難變得沮喪,找不到解決措施的時候,如何有效鼓勵,進行疏導,使得團隊合力得到發揮。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畢竟是全國性大賽,沒有一定水平和專業素養很難拿出過硬的作品。作為專業性指導教師,我需要對學生的作品把好質量關,讓他們團隊合作顯得更有專業性,這還需要根據比賽規則與比賽特點給出具體的意見和建議,促使學生逐漸完善作品。
(1)學生缺少參賽經驗。由于此次參賽組隊的人員不少之前沒有參加過類似大賽,經驗比較缺乏。賽前準備過程中可能因為經驗的缺少不知從何下手,對如何形成作品思路不夠清晰。我在引導和幫助學生的過程可能需要花費的精力比較多。(2)學生不夠自信。學生由于經驗不足,對自己的專業水平不能正確評估,出現不夠自信的情況。而且因為自身不認識有參賽經驗的學長、學姐,苦惱不能與他們溝通交流。(3)學生心態不夠端正,過于看重結果。不能夠正確理解得失。部分隊員得失心比較重,沒有意識到高質量的作品才是反映團隊實力的關鍵。如果一味被這種心態支配,就很難把精力投入到作品的完成中去。(4)如何組隊,如何挑選組員是完成比賽的重要方面。需要考慮學生之間的能否達到優勢互補,需要結合目標作品考慮如何分配協調隊員的分工。特別是在有隊員中途退出的情況下,二次組隊過程中我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幫助形成團隊的合力。(5)在作品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由于出現了一定的障礙,部分隊員呈現出畏懼困難的心理,影響了團隊整體作用的發揮。我作為指導教師,及時發現了學生這種心理狀況,采取針對性措施,適當進行疏導。
(1)從開始擔任學生的指導教師,我就告訴學生,參賽過程中需要擺正心態,不能把得獎與否當成最終目的,不要有太重的得失心,要意識到參加全國性比賽是一種鍛煉,是提升能力的機會。而且既然決定參賽,就必須盡快熟悉比賽規則與要求,盡全力去爭取,有效利用時間進行準備。而且要查找網上相關比賽資料,帶領學生向以往參賽者取經,充分做好比賽的心理與材料準備工作。(2)鼓勵學生樹立自信。有的隊員初次參加這種大型比賽,因缺乏經驗而導致信心不足。這時候要鼓勵學生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自信,因為沒有參加過而需要更謹慎,更專注。有的隊員在作品完成過程中對自己的能力或者作品主題以及作品呈現不夠滿意,事實上,并非他們能力不足,而是缺乏自信心。這時候,我召集參賽隊員通過召開座談會的形式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對他們及時進行指導和鼓勵,找回自信心,繼續完善作品。(3)幫助學生完善隊伍。在學生自由組建隊伍之后,有的隊員因為個人原因臨時退出了,因學生難以找到合適人選,我為他們推薦了新的隊員,雖然新隊員需要一定的磨合才能充分融入,但是最終他們團結一致,形成了合力,為作品的完成創造了條件。我也提醒團隊隊員,要根據自己的擅長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為作品的精彩呈現發揮自己的作用。(4)對學生進行專業性指導。學生在作品形成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在整個作品的完成過程中,我始終保持熱情對學生進行耐心指導,給予專業性的意見與建議,幫助學生進行作品的完善與修改。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我一般在提出自己方案后,讓學生自由選擇處理措施,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施展自我能力。(5)提醒學生做好經驗的積累。有機會參加全國性的大賽是一種鍛煉,也是一種對自我的挑戰。我一直提醒學生注意做好從準備階段、作品方向確定階段、作品完成階段各階段經驗或者不足方面的記錄。畢竟全國性的大賽還會持續下去,即使這次沒有獲得名次,可以為再次參加同類型的比賽積累經驗,可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比賽團隊與我之間已經建立起一種信任,他們在整個作品的選題、制作過程中積極通過各種方式和我交流。雖然時不時也會遇到一些難題,但是在團隊協作,充分發揮合力的情況下,目前作品進展順利,作品具有一定的專業性,預計在截止日期之前能夠呈現達到預期效果的作品,確保學生走好參賽的第一步。而在后續的比賽進展中,我和學生團隊也會持續進行溝通,盡職做好自身的指導工作。
(1)做好學生的心理工作。學生因為心理不成熟,經歷較少、經驗不足,出現不能放平心態的情況是正常的。但我一直相信,只要我們教師先擺正心態,慢慢去引導學生,學生就能夠看淡得失,并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成就更好的作品上面。雖然我只是起到點撥作用,但是關注學生的心態變化,并及時進行引導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2)做好學生的專業指導工作。根據教育學的相關理論,當老師能夠關注學生的某一方面的時候,學生也能夠根據老師的引導去實現相關目標。在這個事情進展過程中,我向學生強調的是更好地利用專業知識完善作品,因而,學生會從得失方面轉向對如何做出讓自己滿意、令老師稱贊的作品而努力。在學生制作作品的過程中,我保持與學生微信、電話及時溝通,給予他們指導性意見與建議,學生在我一步步的帶領下,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不斷地完善,漸漸達到了預期。(3)幫助組建強有力的隊伍。起初學生是自行組建隊伍,中間還出現了有人退出的情況。在這個時候,我為他們推薦了我認為比較有能力和專業水平的學生,重新整合隊伍,并且向他們強調分工協作的重要性,最終整個團隊的配合比較密切,能夠互相協作,朝著完成優質作品的方向努力。(4)做好作品的把關工作。作為指導教師,僅僅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是不夠的,還需要幫助學生嚴把作品質量關。在作品質量方面上,我一開始就像學生強調保證專業性和作品質量的重要性,并且指導學生網上查找參考資料,幫助聯系以往有參賽經驗的學生分享參賽經驗,讓缺少經驗的隊員們從中獲得啟發。同時,在他們作品日漸成型的過程中,及時幫助解決遇到的問題與難題,確保作品進度。(5)善于鼓勵學生,挖掘學生潛力。由于一開始學生剛剛組成隊伍,彼此之間的信任感沒有建立,對各自的能力與所擅長方面也不是很了解。在那種情況下,我組織了這些學生進行座談交流,大家開誠布公談談想法,讓大家暢所欲言講出自己的創意和自己所擅長的方面,也將我的一些想法講出來,并鼓勵學生不要怕,不論是心理方面的障礙,還是專業性障礙,齊心協力都能克服,這次交流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6)在對學生的不斷指導中積累經驗。這種比賽不是一次兩次,可能還會有很多次,因而作為指導教師自身來說,我每次在指導學生開展比賽籌備、進行比賽指導的過程中,需要吸取以往比賽中的經驗教訓,讓寫學生能夠在我的指導下準備得更為完畢。(7)做好比賽的反思總結工作。雖然比賽還在進行當中,根據以往經驗,參加一次比賽總有得有失,有做得到位的地方,有發揮不充分的地方。引導學生積極反思總結,思考比賽帶來的啟發與幫助的同時,我自己也會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結合自己的感受,做好比賽的反思總結工作,供以后參考。
教育部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關于職業教育的論述明確指出,要通過開展職業技能競賽來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吸收企業參加教育質量評估。職業技能競賽已成為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推手。自2007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舉辦以來,教育部通過定期舉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形式,將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經驗和做法加以制度化和規范化,致力于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的局面。職業技能競賽是高職教育成果展示平臺,有助于推動高職課程改革與專業建設,促進教學反思。參與職業技能競賽需要密切關注產業發展現況與需求,因此職業技能競賽也有利于學校加強與企業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