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圍場縣四合永學區四道溝小學,河北承德 068464)
面對2019年的高考語文考題,很多家長都不約而同的說出“今年的題,考查的面全,難度大”,的確是如此。語文學科,有很強的綜合性,它考的是積累、語感、閱讀速度和鑒賞與綜合分析能力。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長期高品位的閱讀,才能提升語文能力。
眾所周知,“統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說過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后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我們不難看出未來高考閱讀速度將成為考查的一大重要方面,其次是閱讀題量將大幅度增加。由此可見,閱讀已經成為重中之重了。
農村很多家長自身文化水平很低,不知道給孩子選什么樣的書來讀,結果書買了不少,但是適合孩子讀的卻很少。還有就是對于目前國家高考制度了解的很少,還沉浸在“學好數理化,考啥都不怕”的觀念里,沒有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因此還一味的讓孩子花大量時間來做數學題。另外,很多年輕的家長都在外面打工,把孩子留給老人看管,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第一,老人沒有輔導孩子讀書的能力;第二,由于老人對隔代人的溺愛舍不得管孩子,致使孩子回家后就沉迷于電視或者是玩手機游戲;第三,還有一部分老人過分相信孩子,把孩子留在家里寫作業,而自己去打麻將了。所以農村的孩子放假回家后就成了“散養”,沒有約束,沒有管理,成了一群無法無天的“潑猴”。
由于小學階段孩子年齡小,辨別能力低,不能對所讀書籍做出正確的評估。例如,低年級的繪本閱讀,很多孩子都只是看看圖片的內容,連短短的幾行字都不認真閱讀,再加上沒有家長的輔導,幾分鐘就讀完一本,所以很多家長認為我們孩子讀了很多書,為什么成績不理想呢!事實上,書讀的很多,讀的質量很低。而高年級的學生讀《阿衰的故事》、《壞蛋是怎樣練成的》還有一些網絡玄幻小說,缺乏對文學、歷史、人文地理等知識的了解,不能夠進行主動閱讀。同時,由于小學生自制能力較差,容易被外界環節干擾,他們會跟著鄰居的一些不上學了的大孩子一起玩一些網絡流行的游戲,例如:“吃雞”、“王者榮耀”、“三國殺”等,一天到晚不離手機或者電視,從而錯過了良好的學習時機。
目前,還有一部分語文教師教改意識不強,加之各級領導對應試教育的觀念還沒有轉變,通過各種考試給老師排隊,導致了他們還只是注重課堂教學的研究,對學生進行題海訓練,每天還是逼著學生寫生字,背課文,而忽略了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其次,由于現在大部分年輕教師自身不喜歡讀書,知識儲備不足,對課外閱讀指導的研究意識淡薄,所以較多教師在對學生課外閱讀指導時,方法不當,目的不強,導致學生閱讀能力提高得較慢。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必須在課改理念的指導下,以新的方式方法進行指導。
要想改變當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所存在的諸多問題,轉變觀念是重中之重。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新的教育理念對教學起著指揮棒的作用,而滯后的教育觀念必將鉗制課外閱讀的開展。
首先是轉變教師的觀念。在所有環節中,教師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更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分析能力的培養,將課堂當做教改的主陣地。以往,閱讀教學更多的是文本的解讀,從思想內容、文章技巧到語言文字;現在的部編本教材更注重的是成組文章的閱讀,主題閱讀、專題閱讀、群文閱讀等等。所以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為了應試只抓字詞單篇文章的解析,而是要放在閱讀速度,閱讀方法,閱讀質量等方面上。
其次,要轉變家長的觀念。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將來的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是離不開家長配合的,所以轉變家長的思想也迫在眉睫。現在很多家長還認為讀課外書是不務正業的行為,同時也不愿意花更多的錢為孩子買書,還有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管不了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孩子把家長的話當成耳邊風。如何轉變家長的觀念呢?我認為多召開家長會,給家長講一些國家高考制度改革的內容,講授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使他們真正的成為我們教師的“得力助手”。
最后還要轉變學生的觀念。現在的學生無論是生活還是其他各方面都沒有壓力,他們不知道什么是困苦,所以他們真的不知道為未來著想,只顧得沉迷游戲里,所以我們教師就要拿出一定的時間上好“主題班會課”針對學生的這種思想,精心設計好班會課的內容,通過班會課使學生轉變觀念。
要想讓學生進行大量的有目的課外閱讀,離不開科學的有效的閱讀方法?!笆谌艘贼~,僅解燃眉之急;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益不盡?!币虼耍覀円浞掷谜n堂,在課堂上,我先以教材為課例,傳授給學生閱讀方法;在略讀課上引導學生運用所習得的方法進行閱讀;最后把閱讀引向課外。這樣學生“得法于課內而得益于課外”,在不知不覺中就把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在課外閱讀中加以實踐運用,促進知識和能力的遷移,這也正應了那句話“語文課,三分在課上,七分在課下”。
怎樣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呢?我認為應做到一下兩點。
(1)以選文為圓心,向整部著作輻射。部編本教材更注重傳統文化的教學,所以很多名著都被選進教材。例如五年級下冊教材節選了《草船借箭》、《景陽崗》、《寶黛初會》、《猴王出世》四篇課文,分別從四大名著中選取,教學這些課文時,不應僅僅是學這幾篇文章,而是要把學習的目標定在原著上,四篇文章只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使學生通過學習,愛上祖國的傳統文化,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人文教育。
(2)以某篇課文為基點,向該作家的其他作品擴展。語文教材中,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入選一個作家的多部作品,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對一些重要作家進行較詳細的介紹,以引起學生對閱讀該作家其它的作品的興趣。如:學了四年級下冊老舍的《貓》、《母雞》后,我們可以向學生推薦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例如《草原》,體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的寫作方法;學了魯迅的《少年閏土》后,就可以向學生推薦作者的小說《故鄉》、學了《好的故事》,就可推薦散文集《野草》等作品。
(3)以某篇例文為基點,向同類題材的作品拓展。同類題材的作品因作者的寫作目不同,表達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另外作者生活的經歷不同,寫作風格的不同,給讀者所呈現出來的作品也大大不同;例如學了豐子愷的《白鵝》,可以引導學生讀蘇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的葉諾索夫《白公鵝》。
部編本教材每學期都安排了閱讀策略單元,教師要充分發揮策略單元的作用,以課例為工具,教給學生一些具體的閱讀方法。例如抓關鍵詞句,進行批注閱讀法;自主閱讀時做好讀書筆記;遇到問題要勤查詞典資料;勤寫隨筆等等。
總之,課外閱讀是孩子提升自身素質,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所以我們既要重視課內語文教學又要抓好課外閱讀,它需要教師、學生、家長齊心協力,共同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