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晴 威海市鯨園小學 山東威海 264200
習近平總書記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鯨園小學立足“家國情懷 勇于擔當”的育人目標,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從征集好家風入手,著眼教師、學生、家長三個層面提升師生和家長對美好家風內涵的理解,讓好家風促進好學風、好班風、好校風的形成。
良好的家風形成,需要家庭教育的引導,家長就是好風的傳導者。我們圍繞學校確立的6個禮儀細化點,采取每月1個主題,每月最后一周周四定為“家長講壇日”邀請家長進課堂為孩子進行相關主題的教育,每月年級推薦優秀家長1名,利用升旗儀式時間,輪流向全校師生宣講。五年級五班的寧冠淇同學和他的家長就做過《共議家風》的親子演講,寧爸爸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向我們娓娓道來,從歷史開始講起,再從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各個層面給我們詮釋了家風的深刻含義,當時在全校引起很大的反響。
在召開家長會時,我們創設“我的家風我來說”的環節,讓家長們共同思考“我的家風是什么?我是怎么用家風來影響我的孩子的?” 以及“我的家風我來講”微電影制作大賽征集活動,促進更多家庭重視家風,言傳身教傳遞好家風。我們班劉同學的家長說,運動和讀書就是他們家的家風。他認為:把孩子帶到戶外去,把孩子帶到書店去,每天和孩子一起鍛煉一起讀書。孩子的運動和閱讀的習慣形成了,家長就功德無量。因為,愛讀書的孩子,你用不著再愁孩子考不上大學了;愛運動、愛讀書的孩子,有夢想,有追求,目標專一,積極向上,將來肯定會適應社會的競爭。家長們紛紛表示贊同。
家校聯手拉近學校與家長的距離,讓家長們充分認識到了家風的重要作用,很多家長參加了活動后悄悄發生了改變:原來有的家長認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是老師的責任。慢慢的他們開始陪孩子讀書,用空余時間開始了解各種教育知識,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把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和自己的言行對應起來,分析哪些是由于自己沒有起到榜樣的作用而導致孩子出現問題,并真誠地和孩子溝通、道歉。并用正確的言行去感染和影響孩子。孩子不愛學習,就先從自己大量閱讀開始,營造學習的氛圍。看到家長們脫胎換骨地改變,孩子慢慢被折服,學習成績也慢慢穩步上升,我們欣慰家風教育也在家長的心中生根發芽。
學生是家風的踐行者,我們根據各年級的不同學情,推薦家風書籍讓學生閱讀。采取“晨會引讀——家長陪讀——比賽促讀”等措施,讓好家風的種子種進學生心田。
在與教師同讀名人家書的基礎上,我們通過對古往今來名人、偉人以及英烈的優秀家風故事進行分類整理編寫《家風學習手冊》,利用每周四晨會時間,班級組織學生認真觀看學習。定期邀請家長走進班級,用自己的真實故事感召學生,給學生帶來禮儀教育的“盛宴”。
每學期我們都會舉行家風演講比賽、家風微電影制作大賽,學生圍繞“傳家風 勇擔當”這一主題,從學習、生活、成長經歷等不同視角、不同側面,結合古今名人家風、家訓及自己家庭的小故事,抒發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感悟和奮斗目標。晨會播放優秀的家風電影給孩子們看,當看到低年級的孩子在家做家務,給父母捶背,倒水的畫面,班里孩子無不贊嘆。對比自己的行為,作為高年級的哥哥姐姐,有的孩子還不會值日,不會整理自己的地盤,處處需要別人幫助提醒。這些身邊的榜樣事例給孩子們帶來很好的影響:他們在家能做到孝敬父母,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整理自己的物品;在校能尊敬老師,主動分擔班級事務,團結班集體。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將好的家風植根內心,將來做社會有用的人。
教師不但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家風文化的引領者。學校推薦我們教師解讀名人家書,如《朱子家訓》、《曾國藩家書》、《了凡四訓》等,挖掘優秀大家族背后的家風故事,在閱讀書籍的同時也規范自己的言行,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我經常在班會和思品課上給孩子們講曾國藩家族的良好家風。曾國藩拜相封侯,他的子女可以算得上是“正牌高干子弟”,但他從不為子女謀求特權。在他看來,與其給子女留一份富足的財產,不如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他教導子女:“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除草時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架子而不為也。”我以此教育孩子們不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來才能學有所成,還要注重勞動鍛煉,自食其力。
班級中有的孩子不懂得勤儉節約,處處攀比。有的孩子平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珍惜現在的生活。我也會用《朱子家訓》中的“自奉必須節儉”來進行教育,以我國歷史上乃至當今社會,因驕奢淫逸而導致家破人亡的事例來說教,讓孩子們知道一個人只有控制自己的欲望,放下對身外之物的攀緣追逐,才能養成節儉的美德,自己的德行才會受到他人的尊敬,從而幫助學生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形成好班風。
另外,在校內我們由閱讀坊的老師組建《問渠》校刊文學社,面向全校師生征集優秀家風故事,宣傳好級風,傳遞正能量,用好家風帶動好教風的形成。
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教書育人,重在育人。學校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做人。我們學校多種舉措并行,層層推進,讓好家風促進好班風、好班風帶動好校風,全面提升學生禮儀素養,鑄造鯨園小學以文化人的文化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