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曉飛 濮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 河南濮陽 457000
在新聞傳播中,新標題可謂是文章內容的精華所在,是寫作的關鍵所在,也是決定受眾索取深層內容的第一引導力量,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新聞標題在網絡傳播中作用極為突出,其在網絡新聞傳播過程中不斷引導和提示,具有導讀價值和檢索價值。為了適應受眾掃描式閱讀的需要,新媒體編輯記者應該精心制作新聞標題,要準確生動、言簡意明,讓受眾一目了然,看了標題后產生閱讀內文的欲望。
網絡新聞標題表述內容要精準無誤,用簡潔的語言表述最核心的信息。要精準地把握和提煉新聞主體內容,用最少的字數把文章最有價值的新聞事實內容集中體現在標題之中,引人入文。網絡新聞往往不推崇短標題,“兩微一端”大多數標題為14~28字以中長標題為主。
導語概要往往是一篇新聞正文的開頭一段內容,這是對新聞總體內容的簡單概括,以及對標題的進一步解釋,讀者通過新聞的導語能夠有效地掌握一篇文章內容,然后再決定是否進行全文的閱讀。在網絡信息爆發式增長的年代,搜索引擎成為用戶搜索信息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如百度搜索、谷歌搜素、搜狗搜索等。為了實現用戶的新聞信息需求與網絡信息供給之間的高效率對接,合理概括新聞導語就顯得尤為重要。
通常情況下,搜索引擎是基于新聞導語和概要向讀者推薦他們所要查找的信息內容,所以新聞導語的撰寫需要突出文章中心思想,便于網絡檢索,提高讀者的信息搜尋效率,并適當地設置懸念,以吸引讀者的閱讀欲望。在具體的新聞導語撰寫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首先,由于導語概要處于新聞正文的開頭,除了滿足有效概括新聞內容的要求之外,其語言還需保持簡潔,以保持讀者的興趣;其次,導語不同于標題,導語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所以新聞導語應該采用不同的格式,以“新穎”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最后,在重視客觀反映事情的基礎上,新聞導語可以適當地設置一些懸念,從而加深讀者的閱讀興趣。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導語和概要雖然不及新聞標題來得直接,但是它們都影響著讀者的進一步閱讀,同樣需要得到重視。
新媒體的語言偏向網絡化,網絡詞語是新詞新語的組成部分或延伸,與我的生活相互滲透、相互交融,要吸取其簡潔靈活的優點,使其新聞價值逐漸凸顯。在各種網絡流行語盛行的今天,新聞寫作風格更加言簡意賅,樸實無華通俗易懂。
網絡媒體記者要用貼近的群眾語言寫新聞,規范的網絡語言作新聞報道,在選題、采訪視角和制作方式等方面呈現平民化特色。要善于在新聞事件中尋找選題,選題要緊跟當前時政熱點、難點,按貼近群眾、引導輿論的要求,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與增強網絡新聞可讀性更好地結合起來,這種新聞報道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媒體與受眾之間的親和力、吸引力,還可以增添新聞生動性,提升新聞價值,增強新聞傳播效果。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改進,受眾已經養成了視聽結合的閱讀習慣,視覺化已成為網絡新聞的特色發展趨勢,所以在新媒體新聞編排過程中要注重整體視覺效果。語言層面上,新媒體新聞寫作在語言上要能夠與大眾形成共鳴,就必須朝著現代化、大眾化的方向發展,這就需要其合理吸納流行語,還有網絡語言,由此拉近與受眾群體的距離,繼而達到視覺化的閱讀效果;輕松歡快的音樂、色彩鮮明的圖片、動感清晰的現場視頻更能抓人眼球,讓受眾感受到過程情景、動作情感等富有沖擊力和動態感強的場面。
由于不受空間限制,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出現了圖文結合或者由組圖構成的偏視覺性甚至是純視覺性新聞。在新聞制作時要避免套用重復不變的現場畫面與字幕,必要時可在新聞中插入一些圖標甚至是貼題的漫畫來使畫面更生動。受眾對圖片、視頻新聞永遠要比文字更迅速、更直觀,這種直觀、形象的網絡新媒體新聞就更能表現出強烈的視覺關注,也使網絡新聞在語言表達上要較傳統新聞語言更富有特征。
在寫作中新聞背景是實現新聞立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度報道的靈魂在背景,延伸性文章也是受眾了解新聞整體情況的重要途徑。超鏈接是網絡新聞的一大特色,它掙脫了傳統媒體在時間、空間上限制,可以全方位、縱橫結合式、圖文并茂的報道發生的或備受關注的事件。
背景材料主要有對比性材料、說明性材料、注釋性材料三種。在新媒體時代的大環境之下,在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數據庫中,復制、粘貼隨處可見,受眾在互聯網上快速閱讀新聞,需要搜尋更多的新聞背景材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在網絡新聞寫作中,要合理安排相關新聞訊息“超鏈接”信息群,是把豐富的新聞背景材料與主要新聞事實區分開來,放在不同的網頁上,通過鏈接提供相關新聞報道的延伸性閱讀,給受眾提供更多更豐富的新聞資訊。
【總結】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國媒體信息傳播方式的轉變。另一方面,隨著群眾閱讀新聞方式的改變,對于新媒體新聞寫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相關新聞從業人員要不斷加強新聞業務知識的學習,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創新呈現方式,服務于大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