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斌 中鐵十局集團電務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省濟南市 250000
在當前的企業發展中,保衛工作的重要性愈發突顯,加強保衛工作,能夠讓企業在良好、穩定的治安環境中得以健康發展,讓企業的生產經營得以順利運行。同時,保衛工作的強化是企業維護良好形象、爭取更廣闊發展空間的無形效益支撐,建立健全現代化的保衛體系,為生產經營提供高效的治安服務,讓企業在深化發展的市場中適應要求,是企業發展保衛工作的必然趨勢,也是企業在存續中的共同追求。
在企業日常運營中,加強保衛工作,就是要針對內部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定中的危險苗頭,堅持及時發現、有效預防、嚴格控制的原則,及時、準確地向企業管理層和國家公安機關報告真實情況,加強與黨政工作的配合,協調好職能部門發揮出消除不安定因素的作用,對保衛工作中的問題加以及時的化解,防止事故的惡化,保證企業在正確應對挑戰、把握機遇的前提下獲得更好的發展。
保衛工作在企業中有著長期的發展歷史,是保衛企業平安的基礎工程。傳統意義上的保衛是公安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在市場經濟發展和體制完善的現階段,企業保衛工作在內涵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按照1997年公安部、國家經貿委印發的《國有企業治安保衛工作暫行規定》,保衛工作是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是企業按照法律法規實施的自主性治安工作;根據2004年的國務院《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企業保衛工作的職責在于保護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和公共財產安全,維護單位的工作、生產、經營、教學和科研秩序。盡管保衛工作按照條例規定有了明確的定位和清楚的任務,但是,近年來,企業遭受侵害的案件頻繁發生,對企業發展影響較大的不安定因素不斷增加,主要體現在:其一,危害、破壞公共場所、公共設施,威脅公共安全的事件常有發生,針對鐵路、電力、廣播等進行惡意盜取、毀壞的現象頻發;其二,企業改革深化的過程中,一些不安定因素極易導致惡性群體事件的發生;其三,基礎設施的建設面臨著敵對、恐怖勢力的威脅和破壞,這些問題的產生對企業保衛工作的理念與模式構成了巨大的挑戰。
進入21世紀之后,企業保衛工作被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國家結合實際情況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或者條例,展示了對該項工作的重點強調。企業的發展需要依賴穩定的環境,這樣才能在長治久安中保持生產經營的順利開展與穩定運行,為整個社會的穩定提供充分條件。新時期,企業保衛工作面臨著不小的考驗,企業是不具備公安職能的,如何做好內部保衛工作,已經成為了企業內部領導者與管理者深入關注的課題,也是保衛部門的工作重點。
然而,當前企業保衛工作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當前保衛工作呈現出弱化的趨勢,而企業在總結的時候往往將原因歸咎于領導的不重視以及機構配備不完善等方面,忽視了在管理中存在的理念與方式問題。
第二,很多企業保衛工作只是按照領導的指示和要求開展,處于行政管理的要求下,簡單地依照既定工作計劃和領導要求開展工作,一切以領導的滿意為重點,這在很大程度上違背了保衛工作的初衷。
第三,資源在管理者和保衛部門中過分集中。保衛工作中的各項管理資源幾乎都在管理者與保衛部門中集中,一旦出現事件,“找領導”、“找保衛”就成為了一種習慣,而企業不重視對全體員工自身增強保衛意識與能力,多數員工在遇到緊急或突發事件的時候就會手足無措、驚慌不已,無法真正解決保衛存在的嚴重問題。
第四,思維與理念落后。在開展保衛工作的過程中,企業常常將重點發在文件制定、文件落實和會議指導上,沒有真正領會文件、會議的真正目的,也就使得保衛工作實踐無法實現預期的效果;同時,很多企業只是單純地將保衛工作停留在安全相關的口號上,沒有對工作進行科學的量化,缺乏具體的考核指標和實現的途徑。
第五,保衛管理理念過于注重結果。企業在開展保衛工作的過程中,實施考評與獎懲等都是依據最終的結果。這種方式往往導致管理的不穩定,許多保衛方面的不安定因素也得不到有效的消除,一般只要是不發生事件,都可以被評定為合格或者優秀,甚至一些人員為了讓結果“更好”,會對真實事件的發生數量有所隱瞞。
新時期下的保衛工作與企業穩定發展的要求是相符合的,從推動企業發展的角度來說,企業保衛工作具有較強的復雜性與繁瑣性,可以說面臨著較大的新挑戰,又加上體制改革與矛盾突顯,導致企業內部的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加。要想做好保衛工作,就必須從思想認識上提升水平,為保衛工作的順利開展和企業的效益發展提供充足的認識保障;同時也要科學設置內部保衛機構,配置足夠數量的高素質人員,按照實際情況和需求比例選拔與任用干部;此外,還要在政策與制度方面加以穩定落實,非因特殊情況和合理理由,不得對保衛制度做出任意的改變。
企業在開展保衛工作的過程中,應當積極突破傳統模式,實施動態化的管理,并將該項工作融入到處于中心地位的生產經營工作中,摒棄過去發現問題才處理的工作方式;同時,應當注重保衛工作與基層情況的深度融合,要在因地制宜原則的指導下制定科學的工作規劃;要建立健全動態化的追蹤體系,重點關注容易引發事故的工作點,時刻緊抓不安定因素,從根源上對安全隱患進行管理和改正,實現安全與治安的一體化管理與發展。
企業保衛工作應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將過去的被動處理轉變為事前控制服務,建立檢測、預防與控制的系統、完整機制;要緊密結合管理與經營的實際情況與實際需求,明確保衛工作中的具體責任,強化對保衛的管理,探索出符合企業發展形勢的新思路和符合管理實際的監管與防控機制。同時,企業的保衛工作不只是簡單的保衛安全,還要發揮出推動企業發展的價值,要從過去的維護穩定轉變為促進安全與生產并重的模式,尤其是保衛干部更應當深入職工中,通過在生產經營中的積極參與探索出更科學的促發展“良策”。
除了要在日常工作中強調治安之外,企業也應當更多地組織安全建設活動,在充分聽取職工群眾意見與建議的基礎上,對安全相關的制度做出完善與改進,保障各項制度和措施能夠在基層中落實到位,將保衛工作的實效發揮到最基層,通過安全檢查機制的強化與完善,從安全管理中及時發現漏洞,全面掌握安全隱患的“賬本”,將安全牢牢樹立在心中、踐行在行動中。
從當前企業發展現狀來看,有些職工的安全意識仍然比較薄弱,不主動去做防范工作,導致安全隱患呈現出增長的趨勢。針對這種情況,企業就必須在黨組織的領導之下,建立完善的保衛體系,做好生產經營中的安全防護,構建全體職工共同防控安全隱患、共同促進安全運行的科學網絡;同時,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將黨在治安方面的政策與方針宣傳到廣大職工當中去,化解保衛中的矛盾問題,并做到預防和制止犯罪行為的發生。
企業保衛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維護企業的穩定。一方面,企業改革的過程中,不穩定因素相應增加,保衛部門要真正做好信息收集與分析工作,及時、準確地了解企業發展的動態,掌握職工思想與工作動態,發現可能激發矛盾的苗頭或者不穩定因素都要及時上報,并及時作出有效的處理;另一方面,強化監督與指導職能,在工作中加強防范,保衛工作負責對治安提出指導、進行監督,要將安全性檢查常規化,將對安全制度與措施的執行監督常規化,針對安全隱患,加強消除工作的指導。同時,要加強保衛工作調研,借鑒其他企業在保衛工作中的成功經驗,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落后的工作模式與手段做出改變,探索新思路、新策略,真正為企業改革與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企業不斷發展的進程中,保衛工作的重要性愈發突顯,而加強保衛工作是有其關鍵必要的。對此,企業應當從提升認識層面著手,通過保衛體系的構建、保衛管理的強化及基礎保衛的落實等有效措施,來達到消除安全隱患、處理突發事件的目的,運用高質高效的保衛工作為企業發展創造安全、穩定、和諧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