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昀 于舒娟 李娟 王秀梅 劉艷

【摘 要】借助學校專有實驗課程平臺,對電工電子實驗課程進行雨課堂教學改革嘗試,得到了較好的教學改革成果。本文將“雨課堂”網絡教學工具融入傳統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旨在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為電子信息類學科培養學生實踐動手創新能力提供有意義的借鑒。
【關鍵詞】雨課堂;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434;TN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9-015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9.074
0 引言
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促進了國內外大量開放的網絡教學平臺和教育教學資源庫的出現,推動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創新和改革。如何將網絡化資源與傳統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在發揮教師引導、啟發作用的同時,又能有效激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是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作為電子信息類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工電子實驗教學通過實驗動手環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創新的能力,在大學生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何通過實驗課程教學改革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實踐能力,是目前國內高校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1-3]。
1 雨課堂的教學現狀
“雨課堂”是慕課平臺“學堂在線”和清華大學合作推出的智慧教學工具,基于“微信+PPT”進行授課,覆蓋課前預習、課堂教育、課后復習的每個環節,同時具有隨堂測驗、答疑彈幕、大數據分析、實時反饋學習情況等功能。針對師生互動不順暢,數據收集不完整,在線教育不落地等多個問題進行了集中處理。從2016年雨課堂正式對外開放,截止到2017年,僅一年時間,利用雨課堂開展課內外教學活動的師生已經超過75萬,注冊班級有6萬多個,涉及教學機構和相關單位將近6000,其中有80%多的機構為高職院校和高等院校。但是絕大部分用于理論課教學,應用于實驗課教學的很少。
本文主要介紹了“雨課堂”在《電工電子實驗》課程的應用過程,對“雨課堂”的應用現狀、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進行闡述分析,探討了“雨課堂”的特點及其對電子電路實驗教學改革的推動作用。為高校更好地利用“雨課堂”進行實驗教學提供參考。
2 雨課堂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針對電工電子實驗課的特點,教師借助“雨課堂”工具可以實現整個實驗課教學周期的數據采集,量化分析學生的實驗情況,重點講解難點問題,進行精準實驗教學。在備課的過程,教師可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精心設計適用于電工電子實驗課的PPT課件。設計的預習課件應該方便同學們進行課前預習,撰寫預習報告,包含明確的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和實驗儀器,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預習課件應該課前提前推送到學生手機,教師可以在正式上課的PPT課件中另外設置一些限時回答的選擇題,以檢驗學生的聽課效果,幫助學生提高注意力,反饋知識掌握情況。教師還可以設計彈幕教學,實現電工電子實驗課課堂教學環節的有效良好互動。還可以設計實驗課教學效果評價的投票,以實時了解課堂教學效果,讓教學評價更加直觀具體。另外,通過“雨課堂”工具插入視頻、聲音、圖像等文件的功能,以多形態、豐富多彩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課件中插入一些名師的教學微視頻,促進教學資源和教學成果的共享,也能讓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準備越來越充分。
課前,教師可以將下一節課的預習PPT推送到同學手機,預習PPT發送后,教師可以收到學生的預習詳細情況,同時可以設置預習截止時間的時間節點,在節點前沒有點開課件閱讀的學生會收到提醒。
課中,學生點擊微信雨課堂小程序,就可以進入課堂,同步教師授課的PPT課件。學生遇到不懂的知識點,就可以對該頁PPT進行標注,以便教師進行深入講解。課堂上教師可以開啟實時互動如:彈幕、投票、限時習題等。同學們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答完選擇題,或者拍照上傳主觀題。答題情況實時傳送到教師手機,這樣教師就可以針對錯誤率高的習題進行詳細講解。
課后,教師的微信上能夠收到課堂小結反饋,教師可根據該反饋以及課堂答題情況給出每位學生電工電子實驗平時成績,及時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在課堂上未按時完成實驗的同學,也可以在開放實驗時間補完實驗,并將實驗箱接線和示波器波形拍照上傳班級討論區,以便教師檢查。
課前預習+實時實驗課堂+課后驗收全程教學活動,有助于輔助老師判斷分析學生學習情況,以便調整實驗教學進度和教學節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利用好碎片時間進行學習,做到教學過程可視可控。再組合使用導師制度或者STITP項目實驗,讓師生實驗教學融合更緊密,教學相長。
3 實施效果與分析
表1 雨課堂實驗教學流程表
在電工電子實驗“雨課堂”的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如下:
1)課堂上頻繁使用手機,可能引起同學們分心。有部分意志力較差的同學可能用手機玩游戲或者瀏覽與電工電子實驗學習無關的信息,從而降低聽課效率。如何將學生的興趣轉變到自主學習上來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方面教師要合理安排講課和操作實驗的時間,將PPT講解和操作演示穿插進行;另外一方面PPT發送答題時要限時一兩分鐘,這樣學生必須注意力集中才能在時限內成功答題。
2)課前預習環節學生參與的真實性問題。預習環節是在課前在線進行,雨課堂能夠顯示每位同學翻閱PPT的頁數,但是學生是否真實參與,難以監督。一方面教師需要加強引導,提出撰寫預習報告的要求,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合理設計預習材料,預習的內容應針對性強,提出需要在預習報告中設計的電路和計算理論值的要求,必要時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增加動畫和視頻等課前準備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堂教學注重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提高動手能力、探究新知;課后拓展思考題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提升其綜合素養。
4 結論
采用“雨課堂”實驗教學,有助于教師實時掌握學生電工電子實驗學習情況,能及時調整講課節奏、方式;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大幅提高,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帥國.雨課堂: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教學工具[J].現代教育技術,2017(05):27-33.
[2]李曉英,王曉蘭,曾賢強.雨課堂對《模擬電子技術》混合式教學的啟示[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2):82-84.
[3]黃穎,費莉,賴小龍,等.基于“雨課堂”的《模擬電子技術》教學改革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
[4]呂俏,張智.雨課堂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7(5).
[5]姚潔,王偉力.微信雨課堂混合學習模式應用于高校教學的實證研究[J].高教探索,2017(9).
[6]蔣雯音,楊芬紅,范魯寧.雨課堂支持下的智慧課堂構建與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0).
[7]賈生堯,王燕杰,李弘洋.基于雨課堂的“電路分析基礎”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7(28):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