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昌貴
摘 要:開放式體育課模式施惠培養學生自主學練能力,是當前體育教學中實施《新課標》的需要,體現了主體性教學的一種現代教學思想。因此改革體育課傳統的教學模式已是體育教學面臨的一項首要任務。
關鍵詞:體育課;開放式;健康課程
1 “開放式”體育課的準備部分模式
準備活動是為了避免學生在從事某一體育項目時心理、生理上的準備不足而造成身心方面的損傷。傳統的準備活動不外乎慢跑、徒手操、游戲等,大多數是在教師的指揮下,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與行動。開放式的準備活動,把主動權讓給學生,讓學生動腦思考自由發揮,充滿想像、追求新意。教師可以把相關資源加以改編運用,既給了學生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又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同時,還向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學生為之繼續努力,養成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另外教師還可以設置問題情景,讓學生動腦思考發揮想像,創新練習方法,并在合理運用情景導入的基礎上,讓學生正確理解理論與初中的相互關系,體會成功的快樂,培養學生三思而后行的良好習慣。
2 “開放式”體育課的基本部分模式
(1)開放式的體育課基本部分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使師生互動成為可能。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教什么學什么,都得圍繞教師的教學目標進行,在崇尚健康第一、以終身體育為目標的今天,肯定不能適應學生為健康而參與各種不同的體育項目的要求。開放式體育課基本部分是指:在體育課的基本部分由學生自主選擇項目、自由編組、自主學習與鍛煉,教師要研究的問題則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解決或解決不夠圓滿的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選取的項目以及他們的認識水平、運動能力制定出各堂課的教學目標。學生圍繞這個目標可以采取多形式的學練方法,嘗試解決課堂的主要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自然地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各種適應能力。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既要回答事先預定設計的問題,同時還要與學生共同探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未曾預料到的問題。
(2)開放式的體育課基本部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采用開放式的體育課模式就是承認學生存在的差異,區別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求得最好的發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有利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及時把學練過程中的問題加以總結,反饋教學信息,教師及時修正教學目標,形成如下良性循環:教師制定教學目標→學生學練→學生自我評價學練效果→信息反饋→教師修定新的的目標。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讓學生體會成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寬松的環境中,學生自覺地進行學練,變教師要學生學為學生自己要學。 在遇到困難挫折以后,他們會自己想辦法來解決問題,這就促使他們進行思考,采用各種辦法去解決問題,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3)開放式體育課的基本部分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使學生的言行更具有實踐性與社會性。在開放式體育課的基本部分中學生探索解決問題都是一種自覺行為,他們會運用已有的知識去解決問題。例如在“瑞典式”接力跑教學比賽中,讓學生自己決定如何排列棒次,由誰起跑,誰最后沖刺,采用何種交接棒技術,誰發揮速度優勢合理利用接力區20米等。通過學生自身和實踐活動,他們會對接力跑這一技術掌握得更好、更合理、更全面。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團隊精神,提高了他們的合作能力,增加了集體的凝聚力,充分發揮體育的社會性這一功能。
3 “開放式”體育課的結束部分模式
“開放式”體育課的結束部分不拘泥于傳統的形式,只要是有益于身心放松的活動都可以采用,如游戲、歡快的集體舞、互相按摩、自我按摩、調整呼吸、意念放松以及聽上一段優雅的音樂,想像把自己置身于優美的情景,享受大自然賦予人們恩賜等,讓學生尋找出最適合于自己的一種或幾種放松活動形式在不同的情況下來采用,有利于他們在走出校門后運用,為終身體育服務。
4 對“開放式”體育課的評價體系的設想
傳統的體育課評價體系注重于終極目標即重結果而輕過程。“開放式”體育課的評價體系在操作過程中既要繼承傳統評價體系的優點,又要補充傳統評價體系的不足。它可以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出勤與表現(20%)、對體育的參與度(10%)、身體素質的提高、運動能力的增強(30%)、學生的自我評價(20%)、體育與健康的基礎知識(20%)等幾個方面。把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參與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體系放入評價體系中,能更確切地反映出體育與健康的含義。能更全面地反映出不同個體的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后表現出的不同情況,使評價體系更具有針對性。
5 “開放式”體育課模式要正確處理好主導與主體兩者的關系
“開放式”體育課模式要強調、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但不能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要體現在:
(1)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多方法、多途徑引導學生多涉獵、廣積累、勤練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創造適宜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逐漸養成學生的良好習慣。
(2)在進行體育學法指導中,要制定明確的學法目標,區別對待,讓每位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快樂,使學生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變被動學為主動學。
(3)對特殊群體要進行特殊輔導,揚長避短。對特殊項目,要考慮安全因素,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保證教學的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