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茂 陳軍
摘 要:俄格軍事沖突是當今國際戰略大環境下,為爭奪爭議地區的歸屬權所引發的一場邊境軍事沖突,具有爆發突然、持續時間短、投入兵力大、影響范圍廣等特點。沖突發生后俄反應迅速、處理得當,體現了很強的應變能力,為我們研究當今世界處置爭議地區歸屬權,確保邊境地區安全提供了具體生動的學習典范。
關鍵詞:透過;俄格軍事沖突;淺議;邊境安全問題
俄格軍事沖突是指2008年8月8日至18日,俄羅斯與格魯吉亞兩國為爭奪南奧塞梯地區控制權而發生的一場武裝沖突,最終以俄羅斯獲勝而告終。雖然經過了10多年的歷史滌蕩,時至今日俄格軍事沖突仍具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俄格軍事沖突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準確的戰略研判、密切的聯合協同、強大的信息能力是確保邊境地區安全的重要因素。
1 準確研判戰略形勢,精準把握沖突進程
此次軍事沖突,俄對國際戰略形勢有著準確的研判。2008年新當選的梅德韋杰夫總統上任不久就發出警告,聲稱如果格加入北約,將導致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發生更多的流血沖突。同時,俄還通過對南奧塞梯進行軍事干預,劃出一道“紅線”,以表明俄將不會容忍其利益受到肆無忌憚的蔑視。英國《衛報》評論認為:“格總統薩卡什維利是哈佛教育的一個失敗。他以為他可以重新占領南奧塞梯,向俄發起挑戰,結果卻發現,他什么便宜也沒撈著。普京一直等機會來羞辱一下他痛恨的人,同時對企圖加入北約的俄周邊國家殺一儆百。俄毫無疑問達到了目的,不但是對西方國家持續推動北約東擴的一次嚴厲警告,也是對格背棄俄而加入北約的一次教訓。”
俄軍在此次沖突中很好地把握了斗爭藝術,既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又避免了政治和外交上的被動。首先是確定有限的軍事行動目標,即將格軍逐出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恢復原有態勢并削弱格戰爭潛力。目標的有限性決定了軍事行動的規模、強度、時間和傷亡都是有限的,完全在俄軍控制之內,確保了戰爭行動的可控性,做到了收放自如,有力配合了政治和外交斗爭。其次是精準把握戰爭進程,通過快打快收,迅速達成軍事行動目的,避免武裝沖突升級或長期化,從而招致西方干預,干擾國家發展穩定大局。再次是打好政治仗,沖突發生前,俄方實際上已掌握了格方行動計劃,但俄方不動聲色,讓格方先打第一槍,爭取了政治主動、師出有名。沖突發生后,俄方大力渲染格方違背維和協議、殺害無辜平民、首先發動入侵,積極宣傳俄方是為保衛民眾而戰,力求取得道義上的優勢。
2 快速敏捷做出反應,密切協同聯合制勝
此次軍事沖突,俄軍不搞大規模圍殲,不求大量消滅敵人,主要通過兵力快速投送和展開,出敵不意,攻其不備,快速形成壓倒性軍事優勢,使格軍陷入被動、抵抗無望、被迫求和,進而達成“小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一方面,俄軍動用兵力規模較大,行動速度很快。俄軍接到出兵命令后,很快抵達南奧塞梯,經并迅速占領了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第二天,俄空軍對格海空軍基地等重要軍事目標實施打擊,削弱格軍事潛力,海軍增派的艦艇也駛抵阿布哈茲海域。南奧塞梯局勢得到控制后,俄軍迅速向其周邊調派部隊,加強對該地區的軍事威懾,短短3天時間完成對格切割,俄軍作戰速度之快,令美國五角大樓感到“震驚”。另一方面,俄軍陸海空一體協同作戰極大增強了整體作戰效能。沖突發生后,俄軍派出了精銳部隊,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戰斗準備程度較高。沖突中,俄軍以地面裝甲部隊迅速進占南奧塞梯各要點,控制有利地形;炮兵火力最大限度地打擊格軍地面炮兵和重兵集團,支援步兵前進;航空兵火力有效壓制格軍淺近縱深的支援火力,轟炸格方縱深要地并形成戰略威懾;海軍多艘艦船進入格附近海面,阻止外國武器和軍事裝備進入等等。作戰中俄軍借鑒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的經驗,出動轟炸機深入格境內縱深地區轟炸。同時,派出多個機械化合成機動分隊在空軍掩護下大膽前出,一度深入格境內要地,對格軍形成有力威懾。
3 充分發揮網絡效能,毀癱對手信息體系
此次沖突,俄軍網絡戰的成功運用,對其搶占道義和輿論制高點、贏得戰爭主動權發揮了重要作用。早在沖突全面爆發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網絡安全專家就注意到,兩國之間的網絡攻防戰已經提前打響。據列克星敦網絡安全公司的專家透露,7月20日前后,大量標有“win+love+in+russia”字樣的數據包突然涌向格政府網站,使之完全癱瘓。而格議會官網內容也被黑客完全改掉,總統薩卡什維利的照片被換成了希特勒的照片,而格總統府網站則整整癱瘓了24小時。此后,美國電腦安全專家表示,這種大規模的網絡攻擊是有組織有目的的行動。當俄軍對格軍事行動全面開始后,對其網絡攻擊也全面展開,幾乎所有的格官網都被癱瘓,格媒體、通訊和交通運輸系統也陷入癱瘓之中,對格實際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通訊與運輸能力的癱瘓,直接影響了格戰爭力量的調度能力。俄軍又派出轟炸機摧毀格通信基礎設施,阻斷了格政府與媒體的信息發布渠道,削弱了格影響世界輿論的能力。此次俄格軍事沖突的一大看點,就是俄羅斯對網絡戰的實戰運用,它預示著未來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網絡將成為雙方斗智斗勇的又一戰場。
參考文獻
[1]俄美新較量: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沖突[M].長春出版社,2009.
[2]俄羅斯最著名的戰爭與戰役[J].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