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徽
(德州廣播電視臺,山東德州 253000)
編輯是電視臺新聞的核心制作者,其工作質量直接影響新聞質量,從而影響電視臺收視率以及收益。在新媒體背景下,編輯應當提升稿件處理水平,提高電視媒體競爭力,發揮電視媒體的公信力。
電視媒體作為傳統媒體,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獲取方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媒體以更快的傳播速度改變大眾獲取信息的行為。電視臺依靠固定節目進行信息傳播,傳播節點較少;新媒體依靠更為廣泛的平臺大量擴散信息,影響面以及傳播速度前所未有。在新媒體時代,新聞語言和表達技巧受到了影響,因此電視臺編輯需要創新語言表達,用受眾更容易接受的表達方式處理稿件。
電視臺新聞編輯傳達的信息受限于傳播渠道,這表現在無法向受眾傳達更多信息。因此在新媒體時代,電視編輯需要結合當下熱門話題、社會現象,運用不同報道形式,通過電視臺和新媒體等多種方式傳遞新聞信息,迅速獲取受眾關注。只有獲得受眾的關注,電視新聞才具備自身傳播優勢,引起電視臺對自身編輯方式的重視,從而創新當下編輯方式,提高電視新聞在新媒體時代的競爭力。
電視新聞包含了視聽元素,結合了紙質新聞以及廣播新聞的傳播要素,使新聞現場真實呈現。電視新聞以視覺畫面為基礎,用文字信息強化新聞要點,在處理新聞稿件時,編輯人員需要確保兩種要素準確無誤,這是處理新聞稿件的首要原則。此外,新聞追求真實性、時效性,以此保證新聞價值和可讀性。在編輯稿件時,要突出報道重點,不能讓輔助信息干擾主要信息,出現報道重心偏移。因此,首先要明確報道主體,不能以多個報道信息模糊新聞主題,這樣會擾亂觀眾視聽感受,不能準確把握新聞主題。在編輯新聞稿件時,新聞編輯需要根據電視新聞的特性,在寫作中突出新聞重心,用簡潔的語言保證新聞完整度,采用“倒金字塔”結構編寫稿件,突出新聞報道主體。
新的傳播背景下,互聯網逐漸深入大眾日常生活,人們隨時隨地可以借助手機等移動設備獲取信息,以至于電視臺無法讓觀眾為之駐足。電視的非移動性為人們獲取信息帶來了障礙,人們如果想了解最新的咨詢,可以通過移動設備聯網獲取,這使人們從傳統的信息獲取模式中解放出來,進入了便利的信息時代。
另外,網絡的最大便利就是它具有社交功能,受眾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互動。電視節目卻不具備這個功能,單向傳輸信息使它無法和觀眾溝通互動,受眾被動接收信息,并且無法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新聞信息,局限性較大。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人們對電視新聞節目的關注迅速轉移到其他信息平臺,觀看量明顯下降。
電視曾經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加強,新媒體隊伍日益壯大,人們獲取信息和資訊的渠道多樣,信息傳遞趨于細致化,信息類型和可選擇性增多。然而電視臺的新聞卻受到傳播時間、傳播平臺、傳播內容等因素制約,媒介的優勢逐步被削弱,電視受眾開始轉向其他媒體。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對比,凸顯了傳統媒體的劣勢,而新媒體能夠極大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電視的收視率和和觀眾在新的時期數值呈下降趨勢,市場地位受到威脅,導致經濟效益下滑,如何通過編輯工作重新贏回市場為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
電視編輯需要具備一定新聞敏感,但是在新的時期下,電視新聞編輯還應加強政治敏感性,結合受眾需求與社會發展綜合分析新聞事件。在信息泛濫的今天,加強電視編輯的新聞敏感能夠提升新聞報道質量,使電視臺在信息洪流中擔任引導受眾思想,營造良好輿論環境的責任。在處理稿件時,電視編輯能夠觸發自身自覺性,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新聞傳播方針政策相結合,體現出電視新聞稿件的思想高度。此外,電視編輯還要深抓社會熱點,新聞敏感能夠使編輯迅速抓住觀眾喜愛的內容,從而利用自身的設計技術和編排技能吸引受眾眼球,給帶給受眾新的觀看體驗。
在獲取新聞素材后,需要將視頻和文字、圖片信息進行分類,方便對海量素材進行編輯。在選取使用素材時,編輯要嚴格圍繞報道主體篩選,把握編輯素材的輿論走向,保證素材組合的真實性,對社會影響作出預期。
新聞編輯需要運專業水平和編輯方法,通過精煉的方式表達新聞信息,突出報道主體。完成事實報道的編輯后,再根據新聞主題進行總結,形成電視評論。對新聞內容深入挖掘,開拓深層報道,拔高電視新聞思想高度,吸引更多受眾關注,使新聞稿件的內容在社會中起到積極作用和引導作用。
新聞稿件有不同組成部分,有標題、導語。因此,新聞編輯可以從這些方面對稿件進行處理。首先,編輯需要具備專業的編輯水平和能力,才能協調各方面的編輯工作,完成新聞主題的選擇和排版工作。在編輯時,新聞標題使新聞稿件的門面,它決定了觀眾是否繼續觀看電視新聞,因此新聞標題要具備強烈的新聞性,增強與觀眾的關聯性或者迎合觀眾的興趣點,以大眾的視角創新新聞標題,提高新聞稿件的關注度。導語則是呈現整個新聞主旨的部分,在這部分,編輯需要用最精簡的文字幫助受眾了解新聞。為了引起觀眾的強烈好奇心,在導語部分設置反問句和疑問句能形成強烈的表達風格。因此稿件處理需要從稿件的核心組成上進行創新,用強烈的新聞性和語言風格抓住受眾心理,在稿件中埋藏伏筆,設置疑問,將觀眾的好奇心放大。此外,新聞稿件的形式還有圖片、視頻、文字等,在編輯稿件時,編輯需要結合花字、網絡熱點對新聞進行鏈接、擴展,用特技效果結合現場畫面,形成形象化報道,增強電視新聞的視聽體驗,擺脫嚴肅,刻板的電視新聞形象。這需要電視新聞編輯有充足的素材資源和創新理念,熟悉稿件內容,在維持真實性的基礎上,借助文字、圖像等形式引起觀眾注意,強化觀眾視聽感受。
在處理電視臺新聞稿件時,編輯人員可以創新編排手段實現稿件內容的創新。首先要判斷新聞稿件的正確性和真實性,在符合真實性和正確性原則下,通過內容編排對新聞稿件內容進行創新整改,引導社會輿論走向,增強電視臺新聞節目的呈現效果,達到提升電視新聞影響力的目的。
創新組合編排手段是指,針對內容相似的電視臺新聞稿件,通過人為調整,將兩段新聞放在同一時段,通過語言的連接,對內容進行組合編排手段,這樣兩段相似內容的新聞稿件在主旨上相似,信息的內容卻是獨立完整,但是關聯性強。這樣的稿件可以采取整合播報的創新方式,使播報連接轉換更為順暢,觀眾的印象更加深刻,新聞的觀賞度更高。
在新媒體時代下,除了要嚴格遵守新聞稿件編輯要求,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必須要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增強工作能力。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電視新聞要持久發展,不僅要創新電視編輯思維,還要在編輯技巧上用盡巧思。在信息社會,受眾接受了多種多樣的信息,因此如何抓住受眾的眼球是關鍵。但是信息過載使得信息質量普遍不高,電視新聞編輯在創新編輯思維的同時,也要注重編輯質量,打造精品電視新聞節目,用更加優質的內容為受眾注入精神養分,使電視新聞維持原有媒介地位,并保持良好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