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常鎮(廉江市第三中學)
雨淅淅瀝瀝地飄著,似春天的傍晚,又如秋天的黃昏。透過雨滴,看到遠處朦朦朧朧的街景,我不太敢確定往我這個方向走來的是誰。我只記得,那個瞬間,永遠烙在我的腦海里。在離那個熟悉的十字街頭不到五十米的距離,我放慢了車速,眼睛緊盯著那個似曾相識的身影。
多年不見,曾經諄諄教導過我的小學老師幾乎沒有被寫入過我的回憶文章里,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卻依舊鮮活地保存在我的記憶庫里。那時那刻,我看到了那個非常熟悉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時光,憂傷與感激開始占據我的心頭。
我駛近了那個街頭,他卻準備往另一個方向走去,我看到了他的側面孔,依舊是黑黑的皮膚,白白的頭發,高高的顴骨,凹陷的眼睛,滄桑的臉龐,還有板直的腰身。二十幾年前,我在作文中就這樣描述過,如今,幾乎不變的相貌多了幾分歷經風雨后的滄桑。看著他慢慢遠去的背影,我依然沒有鼓起勇氣追過去,我停了下來,默默地看著他的背影,在細雨中漸行漸遠。
他,我的啟蒙老師,我的小學前三年,就是在他的教鞭下認識一個又一個漢字,演算一道又一道數學題的。他兢兢業業地教書育人,誠誠實實地為人處事,不要求特殊的報酬,不奢求多余的感謝,這么多年來,他的學生一屆又一屆出去闖蕩世界,他卻年復一年地自己堅守在村子的小學里教書,自己包攬一至三年級的全部課程,整整四十年都是如此,那三尺講臺已是他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的爸爸和叔叔是他的學生,我和我的哥哥妹妹,還有現在的小侄女,都是他的學生,這等于說,我全家人幾乎都是他的學生。“忠厚樸實”、“勤勞儉樸”是他最真實的寫照。
那遠去的背影,真的是永遠的遠去了,后來我再也沒有遇到他,就那次后不久,聽說他得病去世了,這個消息讓我后悔當初怎么沒有追上去看一眼老師。悲痛讓我想起了從前的自己,從前的故事,也想起了從前與溫老師有關的故事及蘊藏在故事背后的道理。
溫老師骨子里是一位傳統的人,他對自己的要求極高,對學生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小學語文課本的文章,每篇都是必背篇目。因此,我們每天早晨都是在讀書聲中興奮地度過。溫老師坐在講臺旁邊,守護著我們,一本正經的樣子,若哪個同學熟背了文章,就走到講臺旁邊,把課本合著,倒扣在講臺上,然后背書給溫老師聽。如果沒有差錯,溫老師會在文章標題旁邊寫上“已背,好”三個字。這三個字,簡簡單單,卻深深地刻印在我們的腦海里。背書,不僅可以鍛煉我們的記憶力,而且還能夠開發想象力。
溫老師要求我們把每一次的單元測驗試卷都要謄抄至少五遍以上。在那個資訊相當落后的年代,抄試卷是一個能夠促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方法。事實證明,在抄寫的過程中,我們的小頭腦里會對熟透的題目產生各種聯想和推測,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想象力。
記得有一次音樂課,溫老師帶領二年級和三年級的學生一起唱歌。九十年代初期,我們的小學只有兩間教室,其中一年級獨占一間教室,二年級和三年級同一間教室。音樂課上,所有同學都在大聲吶喊:“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而我卻在吶喊聲中從一排跑到三排,再從三排跑回一排,感覺非常有趣。突然,溫老師拿著長長的竹鞭出現在我面前,我一下子驚呆了,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他已經揚起來了手中的竹鞭,我的后背頓時留下了幾道紅紅的傷痕。我二話沒說,失落地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這是我在求學歷程中第一次被打,也是最后一次被打。長大后,我才懂得溫老師揚起竹鞭的用心所在。
我的小學三年級,是很有意義的一年。校園是開放的,沒有圍墻,只有兩間教室,還有一個破爛的茅廁,教室前是一片偌大的空地。不知道溫老師從哪里找來了三顆海棠樹,已經削光了樹葉,種在教室前面空地的邊緣上。由于我家離學校最近,溫老師囑咐我和我二哥兩人,每天早晨到學校附近的井里打水澆灌海棠樹。于是,每天清晨,我和二哥兩人用扁擔扛著一個木桶,里面裝滿了水,艱難地邁著步伐,這個舉動被附近的人家稱贊了好幾回。幾年后,每次看到長得枝繁葉茂的海棠樹和血紅的海棠花,我們由衷地感到高興。溫老師又在無意中培養了我們的勞動意識。
最令我難忘的是,小學三年級的數學競賽。溫老師挑選了四個成績優異的學生,包括我在內,代表我們學校參加鎮級的數學競賽。對于生活圈不超過兩公里的我來說,完全不知道競賽為何物,我從始至終都感到懵懵懂懂,但由于第一次經歷,印象極其深刻。某節課上,溫老師對著全班同學宣布三年級數學競賽的情況,他說:“每個學校只有四個名額,我們要推薦成績最優秀的同學代表學校去參賽,經過綜合評定,最終決定推薦某某等四個同學去參賽。”我聽到有我的名字,很是高興。由于我們從小到大都生活在極其封閉的村里,有機會出到鎮上多么向往啊。他接著說:“希望我們選出來的同學能夠加倍努力,認真復習,在競賽中獲得好名次,為我們學校爭光!”時隔二十多年,回想起這些話語,我無比感激溫老師,是他的話讓我初次感受到“榮譽”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榮譽”不僅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身份認同。人活著,不能為了虛名浮利,但一個人通過努力獲取的“榮譽”卻是值得驕傲的。后來,溫老師帶領我們到小鎮參賽,可惜的是,我沒有獲得任何名次,其它三個同學都獲獎了。長大后我才知道,受挫也是一筆財富,更是一種難得的成長機會。
我小學的前三年,是在溫老師嚴格的教育下度過的。不得不說的是,即使我現在所擁有的絕大部分知識都是后來通過中學教育、大學教育和自學得來的,但是,我總感覺到,沒有溫老師小學三年用心的啟蒙教育,就沒有后來的一切。
如今,我也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深知一個教育者的艱辛和付出。溫老師,感謝你對我的教導,每個細雨霏霏的傍晚,隔著雨霧,我就會看見你瘦小而熟悉的身影在向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