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民 卸甲鎮龍奔初級中學 江蘇高郵 225600
物理科目是一門要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目,需要學生在學習中對實驗進行開展。提問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方法之一,通過提問能夠更好的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展學習,并且通過提問也能夠有效的將教學思路進行調整,提升課堂的有效性,并且提升教學的綜合效果。本文結合課堂中提問的方法以及技巧展開探究,探究的內容如下文所示。
在提問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初中物理課堂中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結合,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抓住重點所在,在重點難點的部分加強問題的設置,通過引發學生的思考來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習的開展。因此這一過程中教師問題的設計不能過于空泛,不能與教材重點相偏離,并且提出的問題不能過難,否則會造成學生困惑、迷茫并失去自信,長此以往學生會對物理科目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物理學習的進一步開展。在提問過程中教師應該循序漸進,增強問題的梯度,更好的讓學生讀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在思考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掌握。
例如在對物體沉浮的知識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浮力的知識點對學生開展由淺入深的提問,例如教師在前期可以提問鐵塊放入水中會不會沉底?帆船模型放入水中會不會沉底?通過學生的回答讓學生自行進行思考,為什么不同的物體放入水中會有不同的效果。之后教師可以將以上現象與浮力知識點進行結合,這一做法能夠較好的提升學生的好奇心,帶領學生參與到課堂之中,若教師上來直接對浮力的概念進行講解,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教師有針對性的提問能夠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突破口,該做法能夠提升提問的意義。
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知識掌握情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情況進行分析,從而開展個性化教學,通過對學生的分層,從而對各個等級的學生開展不同問題的提問,讓各個等級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思考之后,并獲得思考后的成就感,有助于提升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的參與程度,并且提升對物理科目的興趣。
例如在對光學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將生活中的常識性問題進行提問,例如同學們看過自己的影子嗎?能踩到自己的影子嗎?將問題進行引入,并且將學生帶入到情景之中后就可以對以下問題進行引進,逐步加強學生的思考,例如影子什么時候最長,什么時候最短?著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會感受到樂趣,之后教師可以繼續提問,例如大家認為影子的方向和什么有關呢?提問后可以讓學生開展探究,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光線強的地方觀察墻上的手影,在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光的傳播原理,讓學生對光的傳播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并結合課本的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問題的提出由淺入深能夠幫助學生對所講內容進行理解,并且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課堂提問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輔助以及引導的作用,不同的問題以及不同的提問方法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不同的促進效果,課堂提問不是死板的一問一答,而是帶有目的性的引導,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狀態,增強問題的靈活多樣性,從而更好的開展提問,在提問過后還要結合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下一個問題的調整,教師應有效的將課堂氛圍以及進度進行把控,并增強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
例如在對聲音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小提琴視頻進行播放,并且提問學生演奏者左手不斷的移動是改變了聲音的什么特性,但學生由于對音樂方面的專有名詞掌握較差,不能夠準確的進行描述,會感覺這個問題十分空洞,為了貼近生活,教師則可以通過用手彈皮筋來對學生進行提問,教師首先將皮筋放松,進行彈撥,時候將皮筋拉近進行彈撥,讓學生對兩種聲音進行對比,從而引導學生說出音調不同,之后再結合課本中的知識點對教學進行開展。
物理科目具有較強的特殊性,該科目與生活的聯系十分密切,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師提問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在提問過程中應該增強問題的針對性、問題的層次性并且加強問題的靈活性,更好的對課堂氛圍以及課堂導向進行把控,并為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對課堂問題進行回答的過程中能夠較好的增強自身的自主思考能力,并且通過教師由淺入深的問題引導有助于激發自身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綜合效果。并且教師在提問過程中也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啟發,改變傳統死板的形式化教育,進一步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活躍度,讓學生成為學習中的真正主體,更好的進行學習,本文結合物理教學中課堂的提問技巧展開探究,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