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龍藝 平和縣金華小學分校 363700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教師要把握好兩者的關系,正確指導學生展開學習。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教師要綜合考慮閱讀和寫作之間的辨證關系,把握兩者的融合度和切入點,科學合理的進行寫作設計,該項舉措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寫作水平,還可以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本文就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切入點展開論述。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具體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具體體現在兩方面:其一,小學語文教材中多以課文為主,且課文內容更加傾向于學生閱讀能力和語言感知能力的培養,寫作通常是被當做一個單獨的模仿,多位于課本單元的最后部分,這種教材設置脈絡清晰,便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正確順序,雖然設計合理但卻很難將閱讀與寫作教學作為一個整體,從而影響到讀寫結合教學。其二,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并未充分發揮讀寫結合的重要作用,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往往將閱讀和寫作分開進行備課教學,導致學生無法順暢的將閱讀轉化為寫作,一直以來,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都處于割裂的局面。
學習的關鍵在于練習,教師要適當加大閱讀和寫作訓練的力度,并定期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開展讀寫結合訓練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閱讀知識,并將其應用到寫作當中,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運用能力。但調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無法熟練運用閱讀素材,一方面,這是由于學生未能理解閱讀素材所導致的;另一方面,在于訓練強度不足,教學安排不合理,的理解不夠深入,另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師安排的閱讀與寫作結合的訓練強度不夠,學生沒有聯系的機會,這些因素都阻礙了學生閱讀與寫作的進步。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不乏典范性強且文質兼美的文章,這些都可以當做是學生學習寫作的范例。課堂上,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展開閱讀,深入體會其中的情感,并具體分析本文用到的寫作方法,了解掌握后再用于自己的習作。如四年級上冊《頤和園》這篇課文,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對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有一個大體的了解,但文章中用到的多種表達方法同樣需要學生掌握。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文中找出表示作者游覽順序的四句話,在理清順序后再讓學生給這四個句子加上文章的首尾段,隨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使其真正體會到生動文章不僅僅需要明確的游覽順序,還要具體的景物描寫去填充內容。例如“長廊”這段內容,該段的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掌握具體的景物描寫手法。學生在閱讀后,教師要指導其從多個角度著手,找出文章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然后總結出寫景狀物的寫作要領,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將其寫下來。這樣一來,通過領悟課文寫法,從說到寫、讀寫結合,教師再結合課文設計針對性的課后練筆,如“記一次游覽活動”作文,改變學生以往寫景時“記流水賬”的弊端,使其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寫作當中。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初級階段,他們天真可愛、情感豐富,教師要把握該階段學生的特性,善于調動他們的情感,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交流,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形成學習活動新格局,促進學生讀寫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例如在教授《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時,通篇體現了阮恒的偉大精神,此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阮恒的表情、動作來感受這種精神,如恒決心獻血,文中用“顫抖—舉起—放下—舉起”這一系列動詞來表現,讓學生初步感悟男主人公激烈的思想斗爭。接著讓學生找出描寫阮恒“哭”的詞,從“啜泣—嗚咽—低聲哭泣—抽泣”等詞語中感受阮恒的心理活動,其后再用“捂住—掩蓋—咬—制止”等動作描寫來掩飾痛苦,一個“舍己救人、無私奉獻”的阮恒形象躍然而出。最后,教師再讓學生結合自身體會,用自己的話去表述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使其感悟這種可貴精神,學生在表達自己看法的過程,也是他們初步樹立正確友情觀的過程。此時已經到了本節課教學的情感的最高處,教師要把握時機,布置一篇以《我的好朋友×××》為題的小練筆,讓學生表達情感,展現自己的友情,既激發了他們的表達欲望,也可以用文字表現出友情的真諦。
情境教學法在閱讀教學發揮了重要作用,其能夠展現學生的個性,引導他們積極創新,對于讀寫結合教學大有助益。例如在教授《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情境:“‘人類生活所需要的各種資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像水資源、森林資源、大氣資源等都為人類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社會發展,資源消耗持續增加,人類生存面臨著嚴重威脅。’讀到這段話,你們的腦海中浮現怎樣的一幅畫面?通過情境描述,學生需要調動自身的知識記憶,結合個性情感和個人閱歷展開豐富的聯想。此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練筆,讓學生為保護地球寫一份倡議書,使其在練習中不斷進步。
綜上所述,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這是培養學生語言感知能力的主要途徑,同時還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協作能力。在今后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設計讀寫結合活動,根據兩者之間的差異,把握教學切入點,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