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進 廣東省高州市曹江第二中學 廣東茂名 525243
立定跳遠是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重要的體育技能,其不需要助跑。在準備立定跳遠的時候,雙腳要保持與地面的接觸,如果腳后跟離地,那么將被認做是起跳。立定跳遠要求手臂以及雙腿的有效配合,對于學生四肢協調能力以及腿部爆發力都有著極高的要求。為了提升體育教學中學生立定跳遠能力,需要掌握關鍵性動作。立定跳遠一共包含了預擺、起跳、騰空以及落地四個步驟,每個動作都要求一氣呵成,任何細節對于成績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訓練的時候,教師需要從容易產生問題的細節出發,對學生訓練中出現的關鍵性問題進行集中矯正。下面,我們將初中生立定跳遠動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糾正的方法進行集中分析。
第一,學生預擺不協調。針對這種問題,可以反復進行前擺直腿以及后擺屈膝的相關動作,從慢到快,速度逐漸增大。
第二,上體前傾角度過大,膝關節彎曲較小,重心無法降低,逐漸產生鞠躬動作。針對這種錯誤的動作,可以要求學生做屈膝運動,眼睛朝下看,保持垂直視線不超過腳尖,待熟練以后就可以不需要使用眼睛看了。
第三,騰空的高度過高或者是過低。教師可以為學生確立一定的遠度以及高度標志線,以此糾正學生所產生的這類錯誤動作,將會產生良好的效果。
第四,收腿不充分或者是過慢。要求學生反復進行收腹跳的相關動作,將大腿靠向胸部位置,而不是將小腿靠向臀部位置,同時保證落地動作的即時性。
第五,學生落地不穩,雙腿的落地區域之間有著相對較大的差異性。針對這種錯誤動作,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加強近距離起跳落地動作的聯系,手臂擺動要注重協調性。在地面上可以設置相應的標志物,學生主動用雙腳踩踏標志物。
立定跳遠各項動作的做法不同,最終成績也存在差異性。如何在保證身體素質不變的狀況下,獲得最遠的跳遠距離?通過反復的教學探索與實踐,筆者總結了一套加強訓練的方法,并且得到了突出的效果。
初中生在立定跳遠的時候,通常忽視了兩腳的站立方法。體育教材中對于這個問題的說法也模棱兩可,有的要求兩腳稍微分開,有的要求兩腳保持與肩部同寬。對于站立姿勢如何,教材中也沒有沒有確切的規定,所以,很多體育教師通常要求學生使用“八”字型站立方法。從教學實踐中可以發現,稍微分開的尺度難以把握,與肩部同寬的要求盡管比較明確,但是卻大于標準姿勢。這種的形式應該是,兩腳首先保持立正的姿勢,然后將腳尖作為支點,兩腳向兩側位置分開,并且與兩腿保持平行的關系。這種站立姿勢腳尖是向前的,和運動的方向保持一致,同時兩腿也保持垂直的姿勢,不僅不會形成夾角,同時也有助于踝關節一膝關節運動。學生掌握起來的難度也相對較小。
擺臂以及呼吸的有效配合非常關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預擺的時候臂還要保持放松,從下到上擺過頭頂,起跳的時候深而快地吸一口氣,擺到兩側后方,動作要一氣呵成,此時要憋氣不能呼氣。這樣肌肉起跳之前會積攢大量能量,加強肌肉的爆發力。
在起跳之前,伴隨著兩臂從上到下向兩側的后方擺動的時候,上體保持前傾,兩臂彎曲保持半蹲的姿勢,腳跟適當提起,使用前腳掌抓地,有效的掌控身體平衡度,重心保持前移。雖然重心前移的幅度不大,可是非常的關鍵。這樣,起跳的時候不需要為身體重心的前移而耗費力量,能夠為身體前上方騰空提供有利條件。
在起跳的時候,蹬擺的效果將會直接決定身體所能夠達到的最遠距離。在跳遠教學工作中,要糾正學生起跳階段兩臂的擺法,并非是簡單從后向上方的擺動。這種擺法只能夠作用兩臂,無法帶動整個身體的運動。因此,在起跳的時候,兩臂的擺動方向不能夠只是向上,還需要向前上方擺動。起跳的時候,兩腳的前腳掌要快速的蹬地,此外,兩臂需要從后側向著前上方做出強有力擺動,保持身體能夠隨之騰起。
總而言之,立定跳遠對于學生每年體質測試的成績有著重要的影響,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關鍵內容。教師在實踐教學工作中,要注重糾正學生不規范的跳遠動作,掌握相應的動作要領,全面掌握學生運動中所暴露出的不規范動作原因,并且提出矯正的策略,有針對性的加強訓練。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相關動作的訓練要求,靈活的使用訓練措施與方式,為提升學生立定跳遠能力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