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紅/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目前而言,在相關人才培養方面,教育部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教育部如何有效的發揮服務業的導向作用以及積極的引導培育工作,這都將對學生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向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學校也應當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保證培養資源的完整,豐富。
在國內方面,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已經呈現出相當豐富的教學體系,但是目前而言存在的問題還是很多。首先從課程體系來說,與企業實際情況具有較大的差距,這種傳統的培養模式下,導致了學生學到的很多知識無法做到學以致用,辛辛苦苦學了幾年,結果卻學到了很多沒有用的東西,這是極其致命的。很多教師在進行知識教授的時候,也是完全按照課本內容,沒有深層次的把握好知識的靈活性,做不到與時俱進,因此學生學到的內容擺脫不了課本的束縛,教師沒有對學生的技能培養起到足夠的重視,僅僅掌握了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第二是學校與企業的合作不夠深入,高職酒店管理這門專業不同于其他課程,這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學生掌握了課本知識遠遠不夠,企業在進行人才選拔的時候也會注重實踐能力,學校與企業的合作不到位就很容易導致了學生沒有掌握足夠的實踐經驗,學生的技能得不到訓練,光憑知識是無法立足這個社會。
可以說,現在學徒制的重點就在于企業上,學生最后學習的成果也是在企業上進行檢驗,因此企業是最好的學習鍛煉場所,因此學校要與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在學校即便教師開展再為豐富的實踐教學活動,無限貼近實戰,但都不如真正的實戰能學到的東西多。學校與企業的教育環境截然不同,因此學校要講教授內容帶到實踐中去,增加學生的實干能力,深度建立企業與學校之間的合作關系,保證育人路線的健康完善,又能順應時代,讓知識與時俱進,讓學校與企業都對學生讀者,這事建立現代化的學徒制的重要環節,需要在制定教學標準的同時,也要讓企業參與進來,彌補學校方面的不足,讓教育制定更加完善,與此同時,可以通過工學結合的新型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學校學到足夠的底層知識,然后將學生放入到實際工作中進行社會工作經驗的學習,然后再重新回到學校中繼續學習,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能更好的開展針對性的學習,同時也可以讓學校與企業實現教學資源共享,讓企業工作人員到學校進行教育培訓,將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分享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快的成長,這對于學生而言,能夠更深層次,更廣泛的進行知識體系建設。
學校在進行設計教學標準的時候,要保證知識體系的先進性,老一套的知識遠遠不能滿足現在物質文化生活不斷進步的需求。學校要保證知識體系能夠與企業的實際需要建立有機結合,讓學校的培養目標明確,能夠滿足用人單位與實際工作的需要。不僅如此,學校在進行教學標準的制定上也要結合專業特點與實際,不僅要融入當代學生學習的特點,更要保證學生未來的發展道路,以及重視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等方面的綜合素養,這可以通過一些學校實踐培訓,以及校外培訓等,或者將學生送入到企業中進行實習,以此來增加學生的實干能力,并且不斷完善教育標準,保證學生能夠學校最為實用性的東西。
因為職業教育并不是單單某一行業的獨立教育,而是與其他行業有著緊密的聯系,這個專業不僅與教育學掛鉤,還與學習和實習,以及學校和企業等方面在界域上的制約,因此對傳統的教學方式產生了較大的約束,使其延伸性并不是很出色,因此教學的主體,要從傳統教學方式中以老師為主,轉變為企業主管或者企業中的一些具有豐富經驗的人士,這樣就能保證知識更符合實際要求,這樣也保證了知識的邏輯體系更為清晰,學校方面主要負責知識方面的教學,讓學生有地方可以學校相應的知識,而企業和經驗豐富的人士,主要負責傳授技能知識,并且能夠靈活的進行知識教學,保證學生的知識得以實踐,能夠學以致用,因此可以搭建好這個新型的教學體系,讓學生的學習層次更為清晰深刻。
在進行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需要重視有關監管方面的問題,保證實際的教學活動可以得到有效的實施,防止拿錢不干活的嚴重情況發生,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監管,時刻關注教學情況,并且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教學策略,教師要對學生負責,貫徹教學計劃,并且對教學計劃進行及時的反饋,企業也要介入相關的教學活動中,這不僅僅關系到學生的未來,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良好的機遇,企業幫助培養更為優秀的人才,才能讓企業本身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在進行管理辦法的確定上,企業要與學校等方面進行良好的溝通,保證監管制度的良好運行,實現教育體系的穩定發展。而且很多企業都因為存在著規模上的差異,在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上也有很大的區別,另外企業方面的員工技能水平也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并且企業的人員流動情況不可忽視,這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并不樂觀,對企業的發展具有較大的情況,不利于企業幫助學校進行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因此在政府方面要加大參與度,與學校和企業深度溝通,指定一個比較合理的人才培養體系,并且幫助企業與學校監管,幫助政策穩定運行。這涉及到企業與學生的共同利益,教育部應當積極引導學校與企業方面的合作,并且建立激勵政策以及相應的優惠政策,保證人才培養計劃的有效進行。
教師力量是學生培養的啟蒙導師,負責對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培養,而目前情況而言,一般都存在著學校師資力量不強,而且師資力量不夠豐富的情況,而且企業方面也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教師系統,并且并沒有深度參與到學校的教學活動中去,因此要建立學校-企業的雙導師隊伍,幫助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并且在進行教活動的時候,打破原有的常規套路,實行雙考核,項目共同研討的情況,突破傳統的師資體系,打通教師與師傅角色互換,構建一支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的雙導師隊伍。
雖然最近一段時間學校與企業之間開始建立聯系,但是并沒有真正實現校企合作的局面,因此在該方面的認識還需要加強,在新形勢下應當不斷探索新的教學發展戰略,幫助解決學生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并且對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文獻進行梳理,幫助找到問題所在,共同建立科學合理、完善的動力機制和保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