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霞/寧夏警官職業學院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
在高校如何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創新“三會一課”形式,激發基層黨組織生機活力,推動高校守好意識形態主陣地、引導師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成為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科學化水平及夯實黨對高校領導的重要命題。
黨的長期實踐證明,“三會一課”制度是我們黨注重思想建黨、嚴密黨的組織、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鮮明體現和制度安排,“三會一課”也是黨組織生活的基本形式,是加強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監督的主要途徑。高校承擔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務,同時作為意識形態主陣地要以“三會一課”制度為抓手,筑牢師生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當前各高校在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創新“三會一課”形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有待解決的如“三會一課”質量不高、思想不重視、內容載體不夠豐富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三會一課”制度的組織性、制度性和嚴肅性不強,不同程度削弱了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及對黨員教育監督和管理作用的發揮,同時,嚴重影響了高校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的發揮及高校黨建整體工作質量的提升。創新高校“三會一課”形式,激發基層黨組織生機活力,不僅有利于夯實高校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還對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
課題組通過查閱國內十幾所高校基層黨組織開展“三會一課”相關情況,并閱讀知網相關論文,還與區內幾所高校的基層黨組織面對面交流,對高校基層黨組織的三會一課”開展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從當前情況來看,許多高校黨組織“三會一課”制度執行雖然整體良好,但開展形式上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改進解決的問題。一是對創新“三會一課”形式思想認識不到位。高校基層黨組織通過“三會一課”制度將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時傳達給廣大黨員,使他們堅定政治信仰,積極宣傳踐行黨的各項部署要求,堅定為黨育人的信念,鼓舞斗志,凝聚人心。但一些高校基層黨組織對“三會一課”制度思想上不重視。從基層支部書記的角度來看,有的支部書記存在“本領恐慌”,安排“三會一課”要么僅為完成任務應付檢查;要么把“三會一課”當“籮筐”,教學科研工作會、部門任務布置會等都往里裝;要么召開的“三會一課”吸引力不足,提不起黨員興趣;要么學習形式單一,照搬理論專著、政策文件。從黨員的角度看,有的黨員黨性意識淡薄,把“三會一課”當“負擔”,不愿參加組織生活;有的黨員認為干好業務工作就行了,政治理論學習務虛工作,不重要。思想認識的不到位,導致行動執行與落實不到位,不僅使高校基層黨組織的“三會一課”制度出現了形式化、表面化的傾向,政治理論學習層次不高,思想引領作用薄弱,而且致使黨內政治生活質量不高,基層黨組織生機活力不足。二是“三會一課”載體創新不豐富。時代與時俱進,理論與時俱進,“三會一課”制度也要與時俱進。“三會一課”制度創新必須借助各種載體,還需與業務工作融合。但在實踐工作中,一些高校基層黨組織黨員大會仍然是“讀讀報紙、念念文件、看看視頻;支委會還是支部書記唱“主角”,其他支委當“聽眾”;甚至黨課基本上都是講課人的“填鴨式”的教育,讀課件,講政策,內容較為枯燥。借助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大型節日念活動等載體開展“三會一課”較少,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的積極性不高,黨組織缺乏生機活力。三是“三會一課”內容安排不對標。調研組認為,要想使“三會一課”有質量,黨組織就要精心安排“三會一課”的內容,努力做到既使黨員受教育,又使黨員感興趣,真正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但在調研中,一些高校基層黨組織的“三會一課”內容跟不上黨員需求的情況普遍存在。許多高校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開展沒有實質性內容,毫無規劃設計,為了召開會議而召開會議,甚至以業務工作繁忙為由,不能嚴格遵守“三會一課”制度,更有甚者,有的基層黨組織在進行完簡單的政治學習后,只顧安排布置業務工作,而不是將“三會一課”與業務工作互促融合,還美其名曰“一舉兩得”。無形中沖淡了“三會一課”作為黨的基層組織制度的嚴肅性,影響了黨組織政治作用的發揮。
調研組認為,高校基層黨組織只有高度重視,不斷推進“三會一課”形式和內容創新,才能全面激發黨組織生機活力。一是要提振思想。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和完善“三會一課”制度,黨支部要定期召開支部委員會議,黨員必須要參加黨員大會、黨小組會議和上黨課。這對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作出了制度安排,“三會一課”必須持之以恒地堅持。高校是師生施展才干的舞臺,高校基層黨組織書記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并堅決執行“三會一課”制度,要把“三會一課”的開展情況作為支部書記的主體責任放在心上,落實到管理服務師生的全過程和各環節。全體黨員師生要樹立黨員的主體意識,樹牢自己的黨員身份,主動自覺參加“三會一課”,通過“三會一課”強化入黨初心,進行黨性鍛煉,履行黨員義務,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二是要豐富載體。“三會一課”要煥發出新活力,必須在堅持的前提下創新,利用各種載體尤其要善于利用微信、QQ、微博、抖音等新媒體。譬如,高校基層黨組織可以建立“黨員之家”微信群,用微課堂、微視頻等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推送政治學習的相關內容,讓黨員能隨時隨地了解黨的思想和主張、國家的大政方針。此外,也可以通過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國慶節等重大節日舉辦相關紀念活動、參加志愿服務實踐活動、組織先進人物榜樣學習等形式,提升黨員干事創業激情,強化黨員的愛黨愛國情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三是要考量內容。只有賦予實質性的內容,才能更好的解決“船”與“橋”的問題,提高“三會一課”的吸引力。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堅持“黨員關心什么就回應什么”的原則,主動開展黨員需求調查,結合實際確定“三會一課”的主題和內容,確保“三會一課”靶向對標、精準施策。既要做到“上接天線,下接地氣”,還要推動“三會一課”與學校、學院、學科、專業發展的緊密結合,與教學、科研等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與師生生活、成長成才緊密結合,真正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同時,積極探索“課題組+黨小組”、“教研室+黨小組”、“教學名師團隊+黨小組”等模式,構建黨建和業務互促共融、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形成基層黨組織全體黨員“爭先恐后當先進、群策群力促發展”生機勃勃的新氣象。
“三會一課”作為黨內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載體,對于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作為承擔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高校,更要強化執行、推進創新,切實推動“三會一課”提質增效,為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確保高校黨建工作質量加油助力,更好地擔負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圣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