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鋼/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
高校的黨團建設一直是學校黨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上級領導越來越重視校園的黨建,這也為我們的工作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在日常的黨團工作中,我們往往更重視的是黨建工作,對團建工的重視是不夠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校園環境中,團建工作的重要性是與黨建工作并駕齊驅的。團建工作對于黨建工作來說,也有極為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因此,高校的黨團建設應該是“并駕齊驅”、不可分割的。
“兩學一做”與“三會一課”的提出,對黨員提升自己、黨建工作高質量完成,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對這些應該認真開展的活動往往做的不夠完善,也不夠全面。
首先說“兩學一做”。在兩學一做當中,學生學的較好的是系列講話,在學校與上級組織的要求下,學生都能按照相關的要求對系列講話進行學習。但是相比之下,黨章黨規的學習強度往往不夠。很多學生從沒有認真地學習過黨章,這顯然是有巨大的問題的。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認真地學習黨章,了解我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與制度。但是在現實中,黨章確是最被人忽視的。因此,我們應該重點強調對黨章的學習。做一名合格的黨員是對我們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學生必須要達到的標準。作為老師,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監督不應該是簡單的、短時的,而是要長時間的監控并定期對學生進行考察。
“三會一課”是黨內最基本的組織生活制度之一,是每一名黨員都應該做好的。但是經筆者觀察,許多班級、學生支部做的并不好。在很多支部中,沒有黨小組。因此,“三會”中的黨小組會議往往就會省略。支部委員會的召開雖然很及時,但是一般都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的把問題解決好,對未來的工作也沒有清晰的安排。而黨員大會的問題也是尤為突出的,在會議中,學生往往基于同學之間的關系,在評議時不能切中要害,總是不能深刻的剖析問題,對同學身上已有的問題也不敢直接指出,這對我們的工作效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作為老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實事求是,不能讓我們的組織生活只是簡簡單單的流于形式。只有發揮組織生活的作用,才能夠真正的幫助同學。
在高職院校的環境中,學生入黨往往是最為重要的問題。由于高職院校的定位,學生往往對于入黨的概念較為模糊、對相關事宜的流程也不是很清楚,這就給我們的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在實際的工作中,最易發生問題的首先是積極分子的推選環節。由于高職院校班級的學生較多,課程安排的較為密集,因此有的學生之間不夠了解;有的學生之間又有十分深厚的友誼。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學生在推選積極分子時往往帶有強烈的主觀感情,不能做到公平的推選。在班級中,往往是人際關系較好的同學在這種投票的選舉上擁有極大的優勢。但是人際關系較好的同學,不一定就是全面發展的同學,更不一定就是班級最優秀的同學,亦不一定能滿足成為入黨積極分子的條件。
在積極分子推選擬發展對象的環節就顯得更為激烈了。由于在學校中入黨的名額相對較少,因此對學生來說,這些名額是十分珍貴的。在這個時候,我們所謂“拉幫結伙”的惡意競爭就又可能會發生。在這個時候,學生的心情往往都比較焦急,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是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采取合理引導的方式,采取良性的方式公平的競爭,不能使用一些陰暗的手段,這是有違道德的,而組織對此也是零容忍的。
在許多時候,我們往往更注重黨的組織結構,但忽略團組織的作用,很多學校的學生群體中都沒有團小組,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團小組是團的基礎性組織,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團小組的成立,能充分發揮我們的戰斗堡壘作用。在班級內建立小組,更是對實現班級的團結極為有利的。在工作中,我們普遍認為是黨指導團的。班級如果成為了團小組,我們就可以更好的管理學生的思想狀況與政治生活,這是我們十分愿意的看到的情況。
在每年的年末或是次年的年初,上級組織往往都會布置全年的工作計劃,這時就需要我們做好準確的記錄。在開展工作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按照工作計劃來布置工作,這樣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這就可以幫助我們在進行日常工作、推進黨團建設的同時又能完成學校布置的工作任務,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班級內部開展積極分子上黨課的活動,充分保證入黨積極分子的學習。同時還要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組織學習。要著重強調對黨校考試的相關培訓,要保證積極分子在真正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順利的通過黨校結業考試。要建立晚上的考勤制度,要保證學生的出勤率。我們之所以讓學生來上黨課,并不是強制的要求,而是要保證學生的學習,真正讓他們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為他們將來成為一名預備黨員,做好充分的準備。
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是我們不能忽視的,也是可以利用的。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有兩點好處。第一點是可以促進黨員的自我要求。要想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首先就要自己做的過硬。這就形成了一種約束。而另一點就是,會促進學生的進步。我們都知道,如果以強制的要求命令學生,大多數情況就是沒有效果,反而會使學生產生逆反的心理。而身邊有榜樣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了。學生大多都會向往和模仿身邊同學的優秀行為。
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治、自控能力,爭取做到讓學生指導學生,讓學生管理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最大優勢。
在日常的黨建活動中,我們要注意活動的新穎性與靈活性。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與性格,我們應該多開展較為新穎的活動。我們開展活動,不是為了活動而活動,而是要達到一定的活動效果。如果僅僅是搞了一個活動,卻達不到學習的效果,那么這個活動的開展也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開展一些參與度較強、靈活性較高的活動。例如,我們可以組織活動參觀紀念館;邀請相關行業的帶頭人給學生做講座;組織學生觀看紅色電影等。這樣的活動對學生來說,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可以極大的提升學生的參與感,相信一定可以達到一個良好的活動效果。
在我們組織某項活動時,也要加強學生間的交流。由于大學環境的性質,班與班之間的學生往往沒有太多的聯系,相互之間也并不熟悉,這樣的現狀顯然不利于同學之間的團結。這時,我們可以人為的組織一些活動,促進班級之間的聯系。我們可以開展黨團知識的學習交流活動,讓各個班級的同學都參與進來,交流經驗。這種良性的交流互動,可以促進各班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利于同學之間的團結。這樣一來,同學間的關系更加緊密了,相關的知識學習的也更扎實了,我們的管理也就更為便捷了。
黨員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較強的模范帶頭作用,而黨員干部更應該比普通黨員做的更多、看得更遠。所以我們在日常的黨建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優化黨員干部的隊伍。對于黨員干部的要求,應該更為嚴格。在選擇黨員干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選擇具有較強責任心、具有奉獻精神的同學。一定要讓黨員干部有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基本覺悟。只有優化了黨員干部的隊伍,才能更好的帶動黨建工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