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利梅 廣西南寧市賓陽縣洋橋鎮中心學校茂凌教學點 530413
農村學生對課外閱讀的不感興趣,既有學生自身的軟性因素、也有外在環境的硬性因素。本文基于此因素的原因以及解決辦法做一個大致分析,為小學中年級課外閱讀興趣的提升提供理論參考。
1.1 閱讀資源的缺乏
首先是課外閱讀的資源問題,農村的地理環境大多靠山,在山地四周環繞的地方,存在著進不來出不去的弊端。
進不來一來是網絡信號進不去,在現今網絡日益先進的情況下,電子書籍的發展也成為了這個時代必不可少的學習來源【1】。然而由于農村地勢的影響,網路不僅很難牽進來,即便是牽進來了,因為大山的阻擋,信號也不會暢通;二來同樣因為地勢的崎嶇,建立圖書館和書店的阻礙就格外巨大,就算成立了圖書館和書店,也會因地域的極度困難而增加每年對圖書館和書店書籍填充的工作量。
出不去的主要原因是腳程大,在書籍進不來的情況下,學生想要閱讀更新的課外書籍,就需要前往幾公里外的縣城去稍微規模大的圖書館和書店。而去往縣城則有太多不便,通常縣城通向農村的巴士是兩小時至三小時一趟,并且停運的時間也較早,這也就導致了學生的來去時間非常不方便,而且攜帶能力也有限。
基于此,學生的課外閱讀資源本就缺乏了,更別說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
1.2 缺乏閱讀激情
課外閱讀的根本也是為了獲取書本中沒有的知識,閱讀書籍對學生的知識累積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但中小學生正是處于好動、熱情的年齡,玩心重并且自制能力差,對事物的實踐探索興趣要大于對靜坐閱讀書籍的興趣,就算進行閱讀活動也是因為課業的不情愿,對讀書的主動性極度缺乏。在沒有家長和教師的督促下很難靜下心來長時間的閱讀,進而就很難養成堅持閱讀的習慣。
1.3 缺乏閱讀指導
由于應試教育根深蒂固,大部分農村教師還是缺乏對課外閱讀正確的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時,若沒有正確的選擇讀物和閱讀技巧的正確指引,閱讀書籍對學生而言就是“吃空米”,沒有汲取到營養成分,反而浪費了大把時間,不僅不利于學生對閱讀興趣的培養,同時也不利于學生養成的良好的閱讀習慣。
2.1 豐富閱讀資源
學校方應當引起重視對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加強校園圖書館建設,從改善閱讀條件入手,增加對書籍的補充。社會有募捐書籍的活動,學校方可將募捐的書籍填充到校園圖書館中,以供學生可以隨時閱讀,給學生的閱讀機會帶來便利性。
定期組織學生和教師去縣城購買書籍,以填充校園內的圖書館。學校方可將這項活動列入校園專項的活動內容。一到時間教師就可以組織高年級的學生多人一起購買書籍和搬書,教師引導學生的來去,并注意學生的安全。成為縣城各大圖書館的會員,定期與各大圖書館保持聯系,到新書時期或者所需要的書籍到來時與各大圖書館預定,到期則去搬書,將校園的圖書館擴充的更豐富,使學生閱讀書籍的選擇性變得更大。
2.2 提高學生的熱情
2.2.1 校園廣播
校園設立廣播室,在午休活動時,將連載的書籍內容每天用廣播的形式播放出來,變成有聲閱讀,在選擇書籍有聲閱讀的書籍時,挑選趣味性大的,內容豐富的,以連載的方式引起學生興趣,當學生想要繼續聽下去而是等不及時,就會選擇閱讀書籍完整的內容。
2.2.2 每周班級報
通常教室會有兩個黑板,一個在前是教師為學生授課所需要的,另一個在教室后,專門作為學生的報區。教師可組織學生幾組輪流進行板報的制作,將學生閱讀過的有趣的小文章不重復的寫在報區,教師既可以考察學生的閱讀,也可以借此使學生沉浸閱讀的氛圍,漸漸習慣并且喜歡上閱讀。
2.2.3 舉行朗讀比賽
學校可以多次舉行這樣的活動,讓每個班級的學生均有機會參加。比賽的方式可以分為個人賽和團體賽。在團體賽中學生分為多人一組,輪流朗讀。比賽的機制可分為班級賽、年級賽和競技賽,競技賽就是各年級的勝出者進行比賽,同時還可以依據比賽情況靈活設置晉級賽賽和優勝賽。
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增加學生對比賽的興趣,進而促使學生增加閱讀量,對課外閱讀感興趣。教師在比賽中當評委點評學生,對學生閱讀的感情和對閱讀的理解等方面指導學生。讓學生不僅體驗了活動的樂趣,也明白了自己對書籍理解的不足之處,繼而增加閱讀經驗。
2.3 教師指導學生高效閱讀
在學生閱讀書籍的選材上,教師可依據學生年齡和理解力推薦學生進行閱讀活動,既不能太深奧學生不懂,而造成反效果讓學生更加失去了讀書的興趣,也不能不分年齡選擇太簡單的書籍,讓學生受到閱讀范圍受限,過分咀嚼淺顯易懂的內容,學生研究不出書籍的內涵,也容易使學生喪失興趣而放棄讀書了,所以,教師在推薦書籍時應當充分考量學生的實際情況。
指導學生使用好的閱讀方式,讓學生能夠輕松快樂的閱讀也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辦法。
教師在在指導學生閱讀時,通過以下幾點進行指導,第一正確的使用辭海,在文章閱讀中,學生難免會遇到不認識字與詞,教師應該教學生在有不懂的字與詞學會自己翻閱辭海,增加自身的累積,并在第二次遇到該字該詞是,能夠認識并理解。第二教導學生何為精讀與略讀,提高學生有效的閱讀效率,精讀和略讀是關鍵,有的書籍或文章需要細細品味、有的一目十行的泛讀即可,沒必要深究。第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師要教學生使用做筆記的方式對書籍進行深刻的理解,將書籍中自己的見解編注出來,把書籍的內容與自己的看法結合起來的思考理解,同時將書籍中覺得有意義的段落或句子用專門的筆記本摘抄下來,不僅可以提煉自身的累積,同時還可以運用到寫作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首先得了解學生為什么不閱讀、為什么對閱讀不感興趣。基于此,再進行合理的調整,從多方面入手,將學生的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