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婧 呂嘉春
摘 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強調推動粵港澳高校教育合作發展,這為廣東高校留學生教育發展帶來新一輪戰略機遇期。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文章結合當前廣東高校留學生教育發展的現狀,分析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下廣東高校發展留學生教育的優勢,立足區域優勢互補的原則,立足高校合作共贏的理念,提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發展對策。以期廣東高校能牢牢把握這次契機,發揮政策優勢,謀求自身發展,推動留學生教育發展,提升高校整體國際化辦學水平。
關鍵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留學生教育;廣東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10-0138-03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提出粵港澳大灣區(以下簡稱“灣區”)要打造國際教育高地,并緊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要求[1],廣東高校留學生教育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期。據教育部最新數據統計,2018年來華留學生達49.2萬人,其中,廣東留學生人數2.2萬,位居全國前列[2],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來到開放程度和經濟活躍度高的廣東學習。隨著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廣東作為灣區建設的核心,高校全球化教育體系建設已從被動轉為主動,并將逐步向區域化、國際化邁進[3]。在這一前提下,通過分析廣東高校留學生教育的現狀,對優勢進行分析,嘗試探索推動留學生教育發展的對策,以期為高校能順利配合國家發展戰略提供可參考的視角和決策。
一、廣東高校留學生教育的現狀
1.各校重視度差異明顯
基于本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創新強校”等戰略需要,廣東高校一直秉承“引進來走出去”的國際化理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但由于留學生教育資源、留學生專業偏向等問題,使各高校對留學生教育的重視度產生差異。留學生教育資源聚集的省部屬高校如華南理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十分重視留學生教育,學校在招生、管理、教育、獎學金等多方面給予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其他資源相對較少的高校對留學生教育的發展形勢把控能力不到位,重視度不足,內在動力缺乏,體現在招生宣傳力度不夠、各部門間溝通不暢、缺乏相關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導致留學生教育發展受阻,國際化進程緩慢。
2.國際化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為提高留學生教育質量,廣東高校陸續建設全英授課課程體系,力爭打造高質量的國際化課程。在實際授課中,高校主要依托中國學生的師資隊伍,由于教師英語水平有限,上課局限于讀英文課件的現象較普遍,與學生互動性不強,教學效果有限。加上留學生來自國家基礎教育水平不均,能夠因材施教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教師仍緊缺。如,筆者所在大學來華留學生臨床醫學專業所有課程均使用英語教學,2016屆和2017屆印度籍畢業生回國參加執業醫師考試首次通過率為18.5%,雖略高于當地平均水平(13%-15%),但此結果初步提示學校在課程安排、教學質量監控、師資培養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下廣東高校發展留學生教育的優勢
1.政策環境持續改善,資助力度不斷增強
廣東省作為我國第一大經濟強省,位于我國大陸最南端,毗鄰港澳,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而今天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進一步促進廣東省對外開放度,是廣東持續繁榮昌盛的助推劑。廣東高校必將堅持走國際化的發展道路,積極開拓和整合資源,通過與港澳開展交流合作項目、招收更多“一帶一路”沿線的留學生等一系列措施,提升學校的國際知名度。同時,在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預算中可見來華留學教育(主要為中國政府獎學金的支出)預算39.2億,比2018年增長18%[4],為留學生規模迅速增長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來華留學生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經濟問題是留學生選擇來華學習的主要考慮因素之一。因此,在資助力度不斷增強的情況下,將會有更多的留學生來華學習,實現自己的理想。
2.引領合作辦學熱潮,激發留學生留學需求
綱要提出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充分發揮粵港澳高校聯盟作用,將引領新一輪的合作辦學熱潮。香港已有多家高校給予迅速回應,如,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嶺南大學均表示要進一步展開兩地的科研和教育等方面的合作。2018年12月,香港科技大學已證實將在廣州南沙建立分校,這是香港在內地建立的首個以分校命名的大學。2019年初起,中國科學院陸續與香港多家高校成立聯合實驗室。香港擁有多所世界名校,其教育水平、教學質量、基礎科研質量一流,但香港土地資源有限,實驗樣本量不足,科研資金投入有待提高,這些方面均需要內地配合支持,合作辦學恰好利用了粵港澳三地資源優勢,突破現有的發展瓶頸,實現合作共贏。合作辦學將對留學生產生更大的吸引力,體現在一是英語授課專業增加。英語授課是教育國際化的關鍵,留學生能在無語言障礙的情況下更快地適應專業課學習,同時,他們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可根據來自國家人才需求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二是培養模式多樣化。教學國際化將會打破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引入更多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實踐機會,與留學生互動性增加,教學實效性隨之提高。通過采用“1+3”“2+2”“3+1”等靈活多樣的聯合培養模式,利于高校間優勢互補,達到培養高質量人才的目的。
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下廣東高校留學生教育發展的對策
1.提升留學生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學習一門語言等同于學習一國文化。高校通過開設“中國概論”“漢語”等課程,一方面能幫助留學生盡快融入當地環境,另一方面能培養留學生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有相關研究得出結論: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會隨著不斷學習漢語而得到提升[5]。高校可適當在課程中增加更多有趣的元素,如飲食、時尚、電影、音樂等,來激發留學生對漢語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提升文化認同感。同時,學校應開展更多關于中國文化和粵港澳文化的主題活動,如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主辦的“感知中國”系列活動,通過實地參觀、現場交流和體驗等實踐活動,讓更多的留學生了解中國的文化、當地的社會和民眾,進一步提升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從而引導留學生將人生規劃與大灣區未來發展結合在一起。
2.構建國際化的高等教育體系
在《綱要》中提出建設國際教育示范區,要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把開放的大門越大越開。廣東高校在深入推進廣東高水平大學建設過程中,應努力發展優勢學科,發揮龍頭學科的引領作用,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6]。在政府的支持下,鼓勵港澳高校在大灣區聯合辦學,旨在打造一支高水平、國際化的教師隊伍,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水平大學。來華留學教育作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應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人才需求、專業需求等,通過發揮政策優勢、加大宣傳力度、增加經濟投入等措施推動留學生教育發展,切實提升高校整體國際化辦學水平。
3.建立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模式
粵港澳三地在政治、法律、管理體制和經濟等方面均存在差異,如何利用資源的特異性和優勢性建立起可長期發展的辦學模式值得探索。粵港澳大灣區有特定的人才需求,高校需根據自身的辦學策略,結合本校的學科優勢進行招生,并制定長期的留學生發展規劃,才能吸引更多的留學生。如,世界一流大學加強培養研究型人才,普通高校加強培養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加強培養技能型人才[7]。通過建立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模式,培養一批知華友華的國際人才,更好地服務我國發展戰略,發揮傳播作用。如,著名的舊金山灣區長期努力,通過發展高校和自主形成科研機構,逐漸形成今日的面貌[8]。
4.鼓勵留學生就業和創業的機會
綱要的頒布將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結合各種優惠政策,如,廣州出臺的“先行先試”政策,給予便利的出入境和居留政策,鼓勵留學生在廣州創新創業,并分層次給予高層次人才獎勵[9],未來將有更多的留學生選擇在灣區就業和創業。針對不同的人才類型,高校應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扶持,爭取將留學生的就業和創業意向轉換為實際行動。針對不同專業的留學生,給予更多的實踐機會,通過實踐能力培養,積累相關經驗,促進創業成功率。
四、結語
教育全球化使得高校間合作越來越密切,留學生流動越來越頻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區域合作為創新發展思路,對全球化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留學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構成,廣東高校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機遇,應結合自身學校的辦學特點、發展情況主動配合國家戰略,推動留學生教育的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EB/OL].
[2019-05-05]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8/content_5366593.htm#1.
[2]2018年來華留學統計[EB/OL].[2019-05-05]http://www.
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
377692.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3]李丹,高芳.高等教育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思考[J].學習與探索,2019(2).
[4]教育部.教育部2019年部門預算[EB/OL].[2019-05-05]http:
//www.moe.gov.cn/srcsite/A05/s7499/201904/t20190402_
376479.html.
[5]劉小嬌,劉潔潔,杜冰.外國留學生在漢語習得過程中對中華文化認同感的調查分析[J].文教資料,2018(14).
[6]湯貞敏.構建教育集群發展共同體,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協同創新發展[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8(8).
[7]楊玉浩.基于地緣關系的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現狀及發展戰略研究[J].教育導刊,2018,639(8).
[8]湯貞敏.研究型大學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的環境、重點與保障[J].新經濟,2018,514(11):19-21.
[9]中國就業.廣東省廣州市出臺“先行先試”政策,鼓勵外籍學生在穗創業[EB/OL].[2019-05-05]http://www.chinajob.gov.cn/c/2018-02-12/7306.shtml,2018-2-12.
Foreign Student Education Development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Colleges
Guo Jing,LV Jiachu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1436 China)
Abstract: The outline of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emphasizes the promo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which brings a new roun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for the foreign student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colleg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Belt and Road”,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student education in Guangdong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foreign student education in Guangdong colleges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egional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the concept of win-win cooperation among universities, a series of feasi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Guangdong colleges should firmly grasp this opportunity,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policy, seek their own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student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foreign student education,Guang
dong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