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哲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文化事業也日趨繁榮,作為文化的重要展示平臺,博物館在文化宣傳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陳列展覽是博物館進行文化宣傳的一種有效方式,這就需要以專業的展覽策劃來確保陳列展覽活動成功舉辦。文章立足博物館展覽策劃現狀分析,闡述了現代展覽策劃觀念及方向的變化。
關鍵詞:博物館;展覽策劃;變化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以及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有了極大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對文化藝術方面追求的不斷提升。陳列展覽是一個進行文化成果展示傳播的過程,隨著科技飛速發展,文化藝術傳播途徑日趨多樣化。作為文化藝術的重要傳播途徑,展覽策劃須加強現代技術的引入,以擴大和提升文化傳播受眾群體和傳播質量。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展覽策劃不論是在觀念還是在方向上都發生了極大變化,對此,加強此方面的研究對于進一步搞好博物館陳列展覽活動大有裨益。
1 博物館展覽策劃現狀
博物館開展展覽活動,首先需要明確展覽活動對受眾群體的價值,突顯出展覽活動服務文化內涵,進而促進博物館健康發展。對于博物館而言,應不斷豐富展品種類,提升展覽質量。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博物館已經成為文化藝術展示的重要陣地,成功開展各類文化藝術展覽活動無疑能夠提升博物館影響力,拓展受眾群體,為文化事業發展凝心聚力。博物館展覽活動開展得成功與否,除了與博物館展品差異性有很大關系外,同博物館展覽的定位及傳播策略也是分不開的。博物館是社會大眾豐富自身文化修養的重要場所,所以博物館在開展展覽活動之前,須認真進行展覽策劃,以滿足公眾的實際需求。然而以公眾為主體的研究工作相當有限,沒能充分重視公眾文化需求,受眾群體研究甚少,難以進行針對性的進行展覽策劃,致使以往的展覽活動缺乏吸引力,展覽收效甚微。
博物館是面向社會大眾的文化宣傳陣地,而這只是一個較模糊的概念。博物館受眾群體究竟有哪些?受眾群體又有哪些方面的需求?這些都直接關系到博物館展覽活動的開展是否成功。受眾群體和需求清晰,那么定位就精準,反之就不能精準定位,受眾群體對博物館展覽所展品類就會失去興趣,展覽活動效果會大打折扣。隨著文化事業的發展,博物館功能得到進一步拓展,政府機關及社會公眾對于博物館的重要價值更加明確,博物館展覽策劃水平成為衡量博物館影響力的重要標準。這也就對博物館展覽策劃能力有了更高要求,給博物館工作增加了難度和壓力。然而,當前博物館也存在館藏資源匱乏、展覽費用不足等現實問題,致使博物館展品及展覽形式單一,難以有效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2 展覽策劃觀念的變化
2.1 主題變化
傳統展覽策劃更多是基于收納和保護藏品的角度開展的,展品集中體現了展覽主題,也是展覽核心所在。而如今展覽策劃觀念發生了極大改變,展覽主題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即從展品往展品與觀眾結合的方向轉變。這種主體的變化也要求展覽策劃必須圍繞公眾需求來開展,同時也讓展覽主題更加貼近社會公眾,在此基礎上確立的展覽內容及形式,使展品信息和文化價值的傳播得以更好發揮。
2.2 內容變化
伴隨著展覽策劃觀念的轉變,展覽的內容及形式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傳統展覽策劃在內容方面更多的是展品單一陳列,而當展覽策劃觀念發生變化之后,展覽策劃內容開始針對公眾需求發生轉變,新的展覽形式的出現,豐富了展覽內容,使觀眾成為展覽內容的一部分,形成了展品與觀眾結合的內容主體。
3 展覽策劃方向的變化
3.1 注重和觀眾之間的交流
廣泛存在的各類藝術團體及文博機構(博物館、藝術館等)本身就具備強大的傳播功能,是有力的傳播媒介。展覽直面廣大社會民眾,因而不論是主題性展覽還是實驗性展覽都須將社會民眾的參與性與展覽的觀賞性有機結合起來,想方設法吸引民眾參與展覽、融入展覽。學術性展覽須注重與受眾群體的互聯互動,既要突出展覽的學術性,又要能接受受眾群體的意見和建議。因展品內容、展覽形式以及展示風格的不同,展覽在策劃過程中必須要對受眾群體的接受度詳加考慮。從觀眾出發,以人為本,展覽策劃從受眾需求出發,在對受眾群體類型及數量進行調查分析后,再開展展覽策劃。要兼顧受眾群體的審美需求和對展覽內容的接受度,充分彰顯以人為本的展覽策劃理念。
3.2 多維空間的擴展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的視野得到極大開闊,對于展覽形式設計也有了更高期許。在現代展覽策劃工作中,先進科技的應用日趨廣泛。傳統展覽中,展陳基本是采用直接和簡單的方式來展示展品,因而展覽策劃人員在傳播效果上并未投入過多精力,從而限制了展覽的傳播功能。然而近些年來,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文化信息傳播途徑驟然增多,展覽活動的開展也大受影響。其中,信息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以及虛擬現實技術等現代科技的應用突破了傳統展覽形式限制,很多影視傳播方式及展現形式也被應用于展覽活動中。動態展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展覽方式,其與靜態展覽的區別在于通過動態的互動方式來進行展品展示。動態展覽既實現了觀眾多角度體驗、觸摸展品的愿望,又有效地實現了觀眾與展品間的互動,使觀眾更加深刻、直觀地了解展品功能及特點。動態陳列實現了動靜結合,借助多種現代科技手段拓寬了展品的展現方式,有效烘托了展覽活動的氛圍,展覽環境更加生動、鮮活,展覽傳播效果更佳。通過虛擬多維空間進行展品展出,可視景象也從二維平面發展為三維立體,讓觀眾更加深刻地了解展品形象。虛擬展覽可對展品外形、結構和動態效果進行全真模擬,并且可以根據需要切換展覽背景,大大擴展了觀眾視角,增強了觀感性。現代展覽策劃已逐漸發展成為包含思想性、藝術性、科學性等多種學科相結合的綜合性藝術。
3.3 互聯網技術的使用
互聯網的出現是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其應用廣度和深度都在迅速提升。在現代展覽當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使展品內容及形式得到了極大豐富,可將展品通過圖像、音樂、語言以及文字等多種形式予以呈現。作為一種重要的網絡技術手段,數字媒體架起了連通觀眾與展品的橋梁,成為電視、廣播、報紙之后的第四種媒介。網絡技術與展覽的緊密配合,大大提升了展品傳播速度,也極大拓寬了受眾面,成為當前展覽策劃的有效手段。
總而言之,展覽的目的在于傳播文化藝術信息,通過多樣化的展覽方式將展品呈現給社會大眾,為廣大受眾群體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務,從而獲取良好的社會效益。其中,展覽策劃至關重要,通過有效的策劃、豐富的展陳、多樣的展覽方式提升展覽品質,從而提升展覽的傳播范圍和吸引力,讓更多的群體在展覽活動中受益。
參考文獻
[1]徐毅,郭聰.淺談博物館陳列展覽[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1):145-146.
[2]張二軍.淺談博物館交流展覽策劃實踐應用[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19):140-141.
[3]管曉銳.超前視野下的博物館展覽策劃與推廣——新西蘭國家博物館實習啟示[J].博物館研究,2018(3):15-20.
[4]蘇逸文.大數據背景下博物館展覽策劃的分析與思考[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14):146-147
[5]徐純.“以人為本”的博物館展覽之道[J].科學教育與博物館,201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