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娟/南通新橋中學
2016年,國家正式出臺《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并明確指出要不斷加強現代化教育建設,全面落實體育強國戰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十九大以來,黨中央一直強調體育事業的改革發展,要求相關主體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進全民健身戰略的落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要加強青少年體育教育,盡快實現體育強國夢和中國夢。初中體育作為體育教育的核心構成,是培養初中生體育核心素養的關鍵,尤其是隨著體育中考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價值得到了全面凸顯。因此,加強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現狀與優化對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價值。
近年來,為了適應體育中考的現實要求,初中體育教學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還存在許多問題,并集中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在體育中考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開始將重心轉向服務中考體育方面,一切都圍繞中考體育的大綱或既定項目開展,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缺乏基本開放性,最終挫傷了學生體育參與的積極性,不僅偏離了中考體育的初衷,而且違背了新改革的內涵理念,同時制約了全民健康戰略的有效推進。可以說,初中體育教學在內容與方式上的局限性較強,開始受到應試教育的束縛,無法充分發揮中考體育應有的導向與激勵作用。
體育運動技能與體育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漸進過程,需要長時期的積累與訓練,這也是確保體育中考良好成績的關鍵。為適應中考體育的教學訴求,保障學生充足的鍛煉時間,教育部門要求學校必須要保證學生每天有最少一個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充分發揮晨跑、課間操、課余活動的優勢作用,激發學生體育參與熱情。但就現狀來講,許多初中學校沒有充分意識到中考體育的價值,通過壓縮學生體育自由活動時間,為其他科目的學習“讓步”,導致中考體育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深入推進與落實,在初中學業考試中加入體育測試已經成為中考的必要項目,但如何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基礎上,有效提高學生中考體育成績,考前訓練就顯得尤為關鍵和重要。但就現狀來講,許多初中體育教師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方法,要么忽視考前訓練,要么過于強調考前訓練,造成學生負擔加大,訓練效果不佳,最終許多初中生無法在中考體育中正常發揮,未能達到中考體育的效果。
針對中考體育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相關教育主體必須及時轉變思維,結合自身角色特點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優化改進,以充分發揮中考體育的優勢作用,推動初中生的健康全面發展。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明確師生的角色定位,積極構建符合初中生個性特征的教學內容體系,并加強教學方式的創新,以全面挖掘初中生體育潛能,激發他們的體育興趣。例如,教師可適當融入足球、籃球、實心球等中考體育項目之外的內容,調動學生參與性,增強課堂開放性。或者在進行中考體育項目教學時,靈活融入游戲、競賽等元素,讓學生在每一節體育課上都可以接觸到不同的內容,在培養他們體育技能的同時,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通過教學內容的創新,還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釋放中考壓力,充分發揮中考體育正面導向與激勵的效能,拓展初中體育教學的價值空間。此外,教師要摒除傳統灌輸式體育教學方式,借助多媒體、智能終端等手段,通過體育游戲、體育競賽等方式,增進教學方式與學生個性需求的契合,充分發揮學生體育課堂主體性作用,逐步強化他們終身體育意識,切實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果與質量。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為適應中考體育發展要求,許多初中學校在課程建設上都進行了改革探索,但整體上效果不是很好,過于強調中考體育項目,課外體育占比較小,學生自主體育空間太小。教師需要明確的是,初中生體育技能與體育習慣的養成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要在保持學生足夠熱情與關注的基礎上,通過松弛有度的教學節奏,全面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作用,讓學生在課外體育活動的自主參與和訓練中,逐步積累和提升體育技能,這樣才能提高中考體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例如,在大課間期間,可通過以賽代練的方式,促進學生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內化遷移,并有效培養學生積極拼搏、堅毅不拔的體育品質,為加試項目的高效訓練夯實基礎。如最新加入的30m足球繞桿測試項目,重點考察的是學生足球基本功,但當前大多數初中生都是足球零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合理選擇運球技術,具體為學生講解和示范“四步一踢”,讓學生把握踢球運球的技巧,確保教學專業化。當然,教師還應巧妙融入游戲元素,在規定的繞桿之間增設其他障礙,并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自由訓練,在合作競爭中全面掌握運球技巧。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足球運動的參與熱情,而且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
為了讓學生充分熟悉和適應中考體育的環境,緩解其壓力,教師應合理調節考前訓練的節奏,適時安排全真模擬測試,根據中考體育的具體要求,依托全真電子系統,為學生創設擬態真實的考場環境,提高學生考場適應能力。在模擬測試中,學生難免會出現錯誤,此時教師要加強引導和提醒,讓學生全面把握應考事項,避免因失誤影響中考體育成績。最重要的是,教師應要確保訓練節奏的張弛有度,要讓學生適當放松身心,以提高考前訓練的效果。例如,在進行足球運球模擬測試中,教師可邀請其他教師擔任考官,可以為學生營造一種緊張的考試氛圍,進而逐步消除他們的緊張、畏懼心理,為真正的考試夯實基礎。當然,若是學生出現明顯的失誤,如搶跑、故意手球、抄近路等,要嚴格按照要求取消當次成績,必須要幫助學生明確犯規動作的嚴重性,幫助學生查漏補缺,調整節奏,確保每一個動作的穩定性,切實提高學生應試能力與技巧,同時增強學生體育學習的專業性。只有如此,才能為學生創設一個松弛有度的考試環境,提高學生考場適應能力,幫助學生穩固所學知識與技能,最大程度消除考試緊張與畏懼心理,進而有效提高考試成績和心理素質。
總而言之,推動中考體育與新課標的深度整合,促進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縱深進行,已經成為當前初中體育教育發展主流方向。為此,相關教育主體要站在戰略高度,客觀審視當前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改進優化,以充分發揮中考體育教學正面導向與正面激勵的作用,促進初中生體育核心素養的養成、提升。具體來講,教師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課外體育、體育訓練等方面入手展開創新實踐,不僅要加強教學創新,激發學生興趣,而且要開展課外體育,拓展自主空間,同時要調節訓練節奏,提高訓練效果。只有如此,才能達成中考體育的預期訴求,才能推進全民健身戰略的落實,才能為實現初中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提供核心驅動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