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濤/山西工程職業學院(龍潭校區)
高校需要對熱會熱點問題的本質進行剖析,從中找出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價值意義,同時以社會熱點問題作為思政教育工作的對象,在思政教育的教學和實踐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社會熱點問題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所產生的社會問題的關注性,同時它也與傳播范圍有關。但是不可否認,社會熱點問題反映了在某一時期社會、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群體事件的矛盾爆發,它的多樣性、復雜性、傳播的廣泛性需要得到社會的重視,它能夠在快速的對個人的思維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社會熱點借助于時代背景,能夠對特定時代群體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也是思政教育所面對的重要議題。
社會熱點問題能夠帶來個人價值觀的快速轉變,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同樣也是為了構建大學生正確的社會價值觀而存在的,那么社會熱點問題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價值觀的塑造、傳播和影響中既包含了相似,甚至是互補,但同時也是相互對立的角色。社會熱點問題反映了一段時期的社會思想發展動態,這其中也包含了對于大學生思想動態的影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關鍵點,就是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大學生面對社會熱點問題所反映出的思想變化能夠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實踐的對象,針對學生的價值觀的偏移問題進行合理的教育和引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以社會熱點問題作為切入點,以思政教育理論和實踐案例作為支撐,能夠適時的引導學生的思想輿論,在現實生活學習中和網絡環境中對學生的人格發展、思想認識進行科學化的引導。社會熱點問題對大學生能夠產生直接的、快速的思想和思維影響,當媒體能夠正確傳達社會熱點問題的本質時,它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加清楚的認識到社會發展中的問題,并且引導學生針對社會問題開展理性思考和實踐。但是當媒體只是為了營造社會熱點話題,而忽略了其背后所傳達的偏差的價值觀時,它能夠對學生的思維和價值觀產生消極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勢必要糾正社會熱點下不良的思想和價值觀對大學生的影響,以科學化的思政教育理論和實踐方法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社會熱點下的思想傳播。另外,社會熱點問題能夠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現實案例,讓學生清楚認識到思維和價值觀在現實中的影響,引導學生加強自身的思維訓練和道德建設,不盲從社會熱點問題,理性分析社會現實狀況。
將社會熱點問題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和教學當中有著現實的必要性。對于高校思政教育教學而言,它的理論教育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要求以及現實對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發展要求。高校思政教學需要將思政教育融入現實生活當中,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獲得對于思政教育的理解,這同樣是推動學生參與思政教育社會實踐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和教學需要進一步深化理論聯系實際,以思政教育的理論引導學生理解社會熱點問題的實質,同時引導學生參與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和實踐,以自身的經驗和體會來驗證高校思政教育對于學生個人發展的作用和價值。把社會熱點問題融入高校思政教學中,能夠增添思政教學的內容,同時以現實的案例引導學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過程中要更加關注社會發展現狀,以社會實踐和個人發展作為自身學習思政教育理論的目的。將社會熱點問題引入高校思政課堂教學,能夠創新教學形式,為思政教學和學生的思政教育理論的學習增加趣味性,從而提升高校思政課堂教學效果。傳統的高校思政教學往往停留在理論教學層面,容易讓學生產生對于思政教育學習的厭惡感,同時思政教學一味強調知識理論,與現實發展聯系不夠緊密,對于大學生的教育而言說服力不足。社會熱點問題能夠獲得學生的關注,能自主的以自己的思考和實踐去驗證社會熱點問題下思想、價值觀的正確與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應當有意識的借助社會熱點問題開展思政教育的媒介,在教學中通過與學生進行深度的探討和交流,向學生潛移默化的傳達思政教育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在主動思考中建立個性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同時在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觀察評判中,逐漸摸索出正確價值觀的踐行路徑,從而引導學生自身健全人格和道德素養的完善。大學生的成長不能一直待在大學教育的真空環境中,他們需要從社會發展的現實中不斷接受思想上、意志上、人格上的磨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將學生的人格發展、思想鍛造融入到社會現實中,以社會熱點問題引導學生的主動思考和實踐,以思政教育理論解答學生的成長困惑,幫助他們以更加積極的態度面對社會的發展和個人的發展。
將社會熱點問題作為案例引入高校思政教育課堂教學中,需要明確社會熱點問題在思政教學中的位置,它并不會改變原有的思政教學的目標,相反地,高校思政教育課堂教學需要借助社會熱點問題的分析和教學輔助不斷加強學生的主導學習地位以及教師的思政教育引導作用,從而實現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教育效果,實現高校思政教育引導學生成長發展的目標。
學生在高校思政教學中應占主導地位,思政教育所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目標均是圍繞著學生的發展而實現的。把社會熱點問題融入高校思政課堂教學,要以社會熱點問題所反映的思想觀點和現實發展情況引導學生看問題要透過表面看到本質,主動思考社會熱點問題背后所反映的文化、社會、經濟等方面的意義,并且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高校思政教師要圍繞學生對于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和觀點,開展相應的思政教育教學。思政教師要尊重學生針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和理解,這些觀點可能在思考上和實踐探索上有一些缺陷或是偏差,但這是學生自主的思考和認識。思政教師要通過與學生之間平等課堂對話,循序漸進的向學生闡釋社會熱點問題的來由、內容和影響,并且通過教師個人專業能力、社會經驗和思政教育理論知識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詳細解讀,引導學生在客觀的分析中獲得更加理性化的認識,在理性化的思考中逐漸建立起自身的價值觀。高校將社會熱點問題融入到思政課堂教學中,應當確保社會熱點問題所反映的思想本質和社會現實是與思政教學內容和目標相一致的,只有保證內容的一致性,高校思政教學才能更好的以理論聯系實際、以理論引導實踐,引導學生在掌握思政教育學科知識理論的前提下,運用思政教育理論去認識和理解社會現實發展和熱點問題的本質,同時也以科學化的理論方法促進自己的社會實踐和個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熱點問題的產生和影響在一定范圍內是偏離理想學術理論的,也是偏離思政教育理論指導的,這是現實與理論、與教育的差異性。高校開展思政教育實踐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明確教育理論和現實發展在價值觀、實踐方式、作用等方面的不同,引導學生正視社會熱點問題和社會發展現狀,同時,對思政教育理論的內涵和價值保持信心,以思政教育理論引導自己的社會實踐發展,從而找尋到理論與現實的結合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將社會熱點問題融入思政課堂教學,能夠促進思政教學形式和方法的創新。以思政教學的過程作為基礎,社會熱點問題的教學融入可以分為課前導入、課程融入和課后延伸,它們在思政教學的不同階段發揮著不同的作用,課前導入主要是提升學生對于現實問題的興趣和關注,進而以相關的思政教育理論來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分析。在課程融入方面,社會熱點問題所反映出的社會矛盾、社會發展問題、思想潮流等等,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清楚的理解思政教育的價值和內涵,也更加明確思政教育對于社會熱點問題實質的解讀意義。在課后延伸階段,思政教師能夠以社會熱點問題作為學生開展思政教育社會實踐的切入點,以學生的親身經驗去理解社會熱點問題與自身發展的息息相關性,讓學生明確思政教育對于個人發展和社會實踐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