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悅 李 紅/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中國高職教育國際合作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海外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來華留學。快速增加的高職留學生一方面為高職校園帶來更多的國際化面孔,另一方面也對傳統高職教育方式,特別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應該在來華留學生中開展,在學生甚至教育工作者眼中有不同的看法。一種有代表性的意見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一部分,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服務,留學生大多來自于非社會主義國家,在這個群體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合適。筆者認為,這種觀點過分強調政治和社會制度的差異,不符合教育工作的基本規律。在來華留學生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利于系統性的培養知識和精神全面發展的人才,又有利于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在來華留學生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符合留學生的身體、心理發展特點。教育學認為,青年時期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并逐步穩定的關鍵時期,青年人的價值觀具有自主性、階段性、廣泛性、從眾性、新異性、短暫性和可塑性等特點[1]。來華留學生大多數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關鍵期,教育機構和社會有必要、有責任對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作一定引導。高職院校留學生在華的學制一般由一年漢語教學年度加兩年專業教學年度構成,這三年是青年留學生學習生涯的黃金時期,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塑造的最佳時期。高職院校作為留學生主要的教育機構,有責任和義務做好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來華留學生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傳播與建設和諧共生的多元文化體系,有利于全球一體化和世界各民族跨文化交流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包含了大量的中華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哲學思想,這些內容不但我們中國學生在研究、學習,在世界其他國家也都有廣泛的傳播和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思想如誠實、守信、平等、博愛等內容為全世界先進文明所共有。傳播這些文化,符合教育的根本理念,有利于全球一體化和世界各民族之間的融合[2]。中國人民和世界上大多數愛好和平的人們具有相同的價值觀念,我們支持世界的多元化和融合,反對單邊主義、極端主義和群族隔離。
在來華留學生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留學生更好的融入中國社會,培養其包容、平等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很多內容,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這個族群獨特的思維方式,讓留學生充分了解中國人的思想、理念,有利于其融入中國社會,更好的、從容的度過幾年的學習生涯。留學結束后,有些學生可能留在中國工作,更多的學生回到祖國從事與中國有關的經濟、文化或外交工作。不管畢業后歸宿如何,在華讀書時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利于其一生的發展。即使其不從事與中國有關的工作,掌握、了解另外一種思想、文化的也有利于留學生包容、平等理念的建立。
在來華留學生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選擇合適的內容是該項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筆者認為,來華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選擇應秉持“以思想文化教育為核心,以政治教育為補充,適度區別與中國學生”的原則,按照教育的規律,合理選擇教育內容。
思想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結晶,思想從人類社會生活的組織結構、運行發展中抽象出來,成為哲學理論。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是哲學思想教育。中國學生廣泛接受的哲學教育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辨證法。唯物論和辨證法是哲學史的發展新階段,是幾千年哲學史的精華,我們應該有勇氣、有底氣向留學生介紹唯物論和辨證法的主要內容。針對留學生來自于不同國家的情況,我們還可以補充介紹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西方主要哲學思想,通過多種思想教育的呈現比較,讓學生自然的接受更加符合他們歷史與文化的哲學思想。當然,在思想教育中要注意唯物論與文化信仰的內容選擇。世界大部分國家是存在廣泛的文化信仰的,我們要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信仰背景學生的思想選擇[3]。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很多內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元素,要充分挖掘,十分重視。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容不同文化是歷史的主流。“包容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通過講述唐律關于化外人(外國人)的規定 “諸化外人,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異類相犯者,以法律論”,充分展示唐朝采用兼容并包的社會制度并取得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全盛[4]。講述大同云岡石窟的包容性藝術手法,在中國傳統藝術的基礎上廣泛采用古希臘、健陀羅、古印度和波斯的藝術手法,使其成為五世紀人類藝術的巔峰。通過講述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特征,有利于促進留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反對歧視與極端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成為世界很多國家研究、借鑒的重要社會制度,可以在留學生中介紹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國家組織形式和人民權利義務等。讓學生了解中國的政治制度,并非強迫其接受共產主義政治觀念,而是為其提供一種新的認知中國社會的路徑。也為建立留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供幫助。
另外,選擇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而言,單純的說教不容易為青少年所接受,可以選擇集體觀摩、討論、參與文化生活等方式漸進的開展高職院校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如利用頂崗實訓向其傳遞中國文化中集體主義觀念,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觀摩歷史文化遺跡、人大選舉投票、司法審判等活動,在體驗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一帶一路”對外開放新格局構建的關鍵時期,教育部在2016年推出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歷史的發展向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有充分的文化和政治自信在來華留學生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在來華留學生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理論水平要求極高的工作,而且這項工作的歷史實踐經驗是稀缺的,但需要有人逐步探索。總而言之,該項工作十分重要,它的開展有利國家、有利教育事業、有利各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