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弋永杰 明波 張靈敏
提起山東能源淄礦集團齊魯云商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魯云商”),業內人士都不會陌生:一個擁有政企聯合雄厚實力背景的企業;一個從傳統線下交易服務快速華麗轉身,成為提供大宗商品線上交易、網絡貨運、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數據技術等一體化服務的企業;一個為萬千用戶解決交易、物流難題,幫助他們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企業;一個短短兩年時間實現線上交易額突破390 億元的企業。
齊魯云商發展速度之快、勢頭之強勁令人贊嘆,而其創新與變革的步伐從未止步。
5 月15 日,山東正恒煤業有限公司經朋友介紹了解到齊魯云商平臺,隨即在平臺上注冊并按照所需煤炭的指標在平臺上查找商家,最終通過數據核對,確定了一家信譽好、煤質優的山東公司為其供貨。不到10 天,2000 噸動力煤順利運達指定地點。
齊魯云商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地滿足客戶需求,基于其最初就尤其關注的高質量、高效率服務及由此搭建的平臺經濟發展模式。
早在2016 年,齊魯云商就抓住“互聯網+”的風向機遇,專注解決市場痛點的“模式創新”,通過全面改造和持續升級,打造了齊魯云商電商交易平臺,為用戶提供簽約、交易、結算等一站式線上服務。其線上交易方式簡潔、數據準確,改變了過去大宗物流交易流程繁瑣、四處奔波找合適貨源或購買商的線下交易模式,為客戶節省了時間,提供了服務保障,極大地提高了貿易交易的效率,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
2017 年,齊魯云商又以交易服務做引流,發揮平臺資源整合優勢,成功搭建了網絡貨運平臺,為用戶提供線上發運、承運、貨物在途跟蹤等服務。幫助司機找貨源,幫助貨主找司機,齊魯云商平臺已經成為“車貨匹配”的好幫手,平臺注冊車輛達到近6 萬輛。
解決了交易、物流的基本問題,齊魯云商又進一步深挖平臺價值,瞄準車后市場,開拓增值服務:建立“氣卡+運費”結算新模式,加快油品和ETC 增值業務發展,為用戶提供一條龍整體物流貿易解決方案;2018 年,針對在貿易中的貨場信息化水平低下等痛點,運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研發打造云倉智聯平臺,開發集軟硬件于一體的云倉產品,為基地貨場提供全流程信息一體化管理。齊魯云商推出的“煤掌柜”深受貿易商認可,可隨時查看貨場采銷、倉位變化、結算進展、物流運輸等情況,上下游高效協同,為用戶提供了大宗散貨標準化管理的解決方案。
齊魯云商提供的一系列服務,為傳統大宗商品行業轉型賦予了新動能,也為自己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齊魯云商現在已經具備了持續贏利能力,2019 年我們已全面啟動上市工作,做好了迎接資本市場的充分準備。”齊魯云商董事長王德龍表示。
“齊魯云商的認知和定位,絕不單是成為一個電商平臺,而是要做‘平臺的平臺’。當跳出‘平臺’看‘平臺’的時候 ,我們發現能做的事情更多。”王德龍介紹,齊魯云商目前正在按照公司年初制定的“平臺通”戰略,打造以商業模式為紐帶、產業協同為目的的齊魯云商超級平臺。
做“平臺的平臺”,除了要有一線團隊的市場開發,更離不開強大的中臺支撐。齊魯云商憑借多年的平臺經濟模式運作,培養出近40 人的技術開發團隊、針對平臺發展模式的專業風控和運營團隊,為企業的擴張之旅保駕護航。
“我們中心已有15 項自主知識產權,也在不斷地研發新產品。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成為齊魯云商規模擴張的堅強技術后盾。”齊魯云商數據技術中心總經理續敏說。
“風險防控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作為風控負責人,我深知責任重大,一刻不敢懈怠。我們制定了系列風險防控管理辦法,建立了一套涵蓋市場調研、經營決策、合同簽訂、預算管理、兩金管控、資金支付、結算管理、現場管理8 個環節的動態風險防控體系,并開發了智能化風控管理系統,一定為公司擴張托好底。”齊魯云商風控法務部部長馬麗說。
筆者現場看到,他們利用智能化平臺對上線車輛進行定位,通過車輛出貨、卸貨兩點抓取功能,實時監測線下車輛的物流軌跡及每筆業務貨物發運情況,有效保證了線上、線下物流信息、車輛信息、貨物發運的真實性,高效防控風險。
據悉,齊魯云商正在與政府部門聯合共建數據監控預警風控系統,基于業務真實性數據、成本真實性數據以及風險數據采集,設置風險預警線,以數化風控進一步提高風險防控水平。同時,建立物流平臺ETC發票數化管理,確保物流運輸業務ETC 資金流和票流的統一,實現通行費發票各項工作的線上化、可視化、信息化。
在強大的中臺支持下,齊魯云商通過超級平臺的模式,促進了規模的快速擴張:向鄂爾多斯煤炭網成功輸出交易、物流平臺標準化技術產品SaaS 服務;在匯集京博、友貨、二連流暢等國家級無車承運平臺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統一管理和運營;與京博物流合作,發揮雙方優勢,在共同開發煤炭供應鏈市場、開拓薄鋼板業務、進行港口布局、搭建信息化智能平臺以及網絡貨運等多維度展開全面合作;通過發展“城市合伙人”,與鄂爾多斯煤炭網、旺材新媒體等平臺合作,實現信息共享、資源整合,為大宗商品企業、平臺提供全供應鏈的賦能。
近年來,齊魯云商在行業內的影響力逐步增強,先后當選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單位、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榮獲國家4A 級物流企業、全國煤炭工業兩化深度融合示范項目、首批省級服務業創新中心、省級物流示范工程、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國家級、省級榮譽。
通過戰略合作者的引入和規模的迅速擴張,齊魯云商進一步帶動了大宗商品產業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發展,有效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據悉,2018 年,該公司營業收入50 億元,較2016 年增長1251%;為當地貢獻稅收1.8 億元,較2016 年增長15183%。2018 年至今,平臺已為當地貢獻了3 億多元稅收。
高質量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強有力支撐。
齊魯云商金融服務中心總經理趙坤,北京交通大學MBA,先后任職于香港上市公司——易大宗供應鏈管理公司、國內上市公司——深圳怡亞通供應鏈股份公司、國美金控投資有限公司。作為一直深耕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領軍型職業經理人,趙坤的年薪是金領中的金領,他為什么要選擇齊魯云商?
“我之前在名企重點崗位工作,收入和位置都不錯。但這些企業都已比較規范和成熟,個人發揮和施展的空間相對有限。加盟齊魯云商,我看中的是其高成長性、指數級增長。到了這里,我是年輕的創業元老,能有更大的施展舞臺。我非常看好企業和自己的未來。”趙坤坦言。

齊魯云商外景
為了更好地招攬和培養人才,齊魯云商堅持“以創造價值者為本”的核心理念,打破傳統的大鍋飯、平均主義,創新實施“阿米巴”經營管理模式,最大程度為團隊成員賦能。“我們建立了X 事業部、Y 事業部、新項目N 事業部,并賦予這些創利型組織自主經營的權力和對整個團隊所承擔的責任。通過這種模式,相同的崗位,工資卻拉開數倍,毫無價值貢獻者無處立足,獨具價值者得到了應有報酬。人才就在大浪淘沙中留了下來。”齊魯云商總經理董曉軍侃侃而談。
據了解,齊魯云商還倡導員工“三年飛升”,即員工自定三年提升目標,到期后業績能力水平相符,由公司和員工雙向選擇新崗位,或員工自由離職轉為外部合伙人,讓人才“活”起來、“動”起來。齊魯云商現有員工87 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者占18%,專業技術人才占42%,員工平均年齡29 歲。
齊魯云商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指引,綜合采取商業模式創新、企業文化創新、經營管理創新等多種創新手段,不斷提升戰略格局。
“今年,我們提出再造3 個齊魯云商的目標,明年是9 個。未來,我們將打造N 個齊魯云商。”王德龍信心十足。據了解,今年,通過模式輸出,采取“賦能式投資”(即不投入資金,不損害自身利益,僅對外輸出運營人員、管理體系、企業文化等)的方式,齊魯云商打造了青島九五數字經濟港,著力深挖大宗商品港口貿易價值;與山東海洋能源達成協議,合作共建清潔能源大數據供應鏈平臺項目,為企業和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與大數據信息服務。
N 個齊魯云商,如何打造?王德龍提出了“數化大宗”的概念,旨在以數字改變流通方式,以數字變革產業形態,以數字重塑商業模式。
其實,“數化”的工作,齊魯云商早已打下了基礎。他們從一開始就聚焦大宗商品領域,專注于將商品從交易、物流到倉儲全鏈條數字化:通過電商交易平臺,將大宗商品交易行為數字化;通過網絡貨運物流平臺,將大宗商品物流數字化;通過云倉智聯平臺,將大宗商品倉儲數字化。
今年,齊魯云商繼續以解決實際應用需求為出發點,加強內控及外延數化體系建設。建立了以客戶為中心、以目標為導向的流程化組織,明確組織、業務流程中所涉及的各部門、各環節職責。以此為依據,盡可能多地獲取對內對外數據資源,將公司內部各部門間以及公司與其他公司間的數據聚合,并根據業務實際情況,明確關鍵KPI 數據源,作為應用的基礎數據。
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大數據中心,通過數據聚合、研究分析,找到數據融合應用的突破口,設計數據應用路徑,建立數據應用標準,推動大宗商品產業鏈數字化協同,打造數字化新標準。“無論是內控數化,還是外延產品數化,都將為N 個齊魯云商的打造、實現指數型發展提供最有力的武器。”董曉軍說。
如今的齊魯云商,已通過數字科技的驅動力,成為產品及模式輸出的引領者。它正以開放包容的文化、賦能式的投資、去中心化的架構、區塊鏈式的布局,快速集聚著數字資源,打造“數化大宗”品牌生態圈。
“讓大宗商品流通更方便”是齊魯云商當前的使命,“萬商互聯”是其愿景。齊魯云商正以“數化大宗”戰略,全力貫通一條大宗商品產業鏈,聚集百萬車輛,建設千個倉點,打造千億平臺,形成萬億生態。
“四季更替,日月輪轉,所有的一切都在改變。然而,偉大企業的內核一直在那里,從來沒有變過。偉大企業立意高遠,追求偉大的過程就是一個以價值創造為目標的過程。對于企業而言,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一個堅持為人類發展創造價值的企業,其發展的過程也是實現偉大的過程。”筆者看到,王德龍的筆記本上寫著這樣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