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鵬東
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國有企業必須始終把從嚴治黨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不懈努力筑牢反腐倡廉“銅墻鐵壁”,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有效防止和克服消極腐敗現象,最根本的是要在領導干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變堤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因此,必須抓好思想信念這個“總開關”,讓教育深入內心、觸及靈魂,從源頭預防和遏制腐朽思想滋生。
普遍教育和重點教育相結合。隨著時代的發展,廉政教育的載體也在不斷更新。要依托電視、網絡、微信等多種媒體,利用板報、宣傳欄、微電影、短視頻等多種形式,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重要論述,貫徹反腐倡廉相關政策法規,形成全時空、全覆蓋的輿論導向。同時,堅持把黨政“一把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干部、新任干部、干部家屬和身邊人作為重點教育對象,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題教育,將反腐倡廉教育貫穿于領導干部成長全過程。
經常教育和主題教育相結合。要深入開展經常性的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引導領導干部把自己擺進去,嚴格按照黨的組織原則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辦事,確保各項法規、制度入腦入心。創新黨性鍛煉形式,通過觀看黨風廉政專題片、參加基層勞動實踐、到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等方式,幫助領導干部端正從政動機、提升黨性修養,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組織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結合工作實際創新教育方式,一方面,要依靠黨組織進行常規性教育,組織領導干部上黨課、聽報告、做研討,系統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成果、黨紀政紀條規和政策法規學習;另一方面,要引導領導干部自學自警自勵,用好業余時間進行“充電”,用好零散時間,通過微信平臺、網上答題等方式,加強黨紀法規知識學習,不斷增強理論素養和業務素質,增強辨別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
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結合。毛澤東同志指出:“典型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力量。”要發現發掘一批立得住、叫得響、群眾公認的為民務實清廉的先進楷模,把抽象標準轉化為具象樣本,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還要抓住一些帶有普遍性、群眾反映強烈的反面典型,讓領導干部從中汲取教訓、引以為戒,牢記“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法國社會學家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中有句名言:“一切不受約束的權力必然腐敗。”近年來,“蒼蠅式腐敗”“小官巨貪”“雁過拔毛”等現象時有所聞,反映出其背后是私欲支配、不受約束、腐化變質的權力肆虐,更折射出不受制約的權力的巨大危害。因此,只有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干部才不會被關進法律的“籠子”。
建立好制度。隨著企業改革步伐不斷加快,反腐倡廉工作遇到很多新情況、新問題。要把制度建設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工作各方面、全過程,進一步建立完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以黨委研究討論為前置程序,集體領導、民主集中,杜絕個人說了算、拍腦袋做決策。落實中央《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澄清保護機制,從嚴管理監督干部,讓“有為者”敢為,為“擔當者”擔當。圍繞企業經營管理實際,緊盯易發生腐敗問題的重點崗位、重要領域、關鍵環節,建立分權制衡、過程監控、跟蹤反饋、測評預警一體化權力運行監管機制,從制度層面杜絕隱患、堵塞漏洞。反腐倡廉制度建設要體現職工群眾期盼和需要,針對克扣截留、私設“小金庫”、超標職務消費、分配機制不透明等問題進行專項治理,從完善機制入手,規范領導職務消費、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公務活動費用管理及黨務公開等制度,確保職工群眾切身利益不受侵害。
執行好制度。“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再好的制度,不執行也是一紙空文,執行不力就形同虛設,所以要嚴格制度執行,嚴防“破窗效應”。要時刻繃緊制度執行這根弦,牢牢抓住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教育引導領導干部帶頭學習制度、嚴格執行制度、自覺維護制度,牢固樹立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的意識,堅決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當好制度的執行者、示范者。要加大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考核和反饋力度,并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檢查和效能督查有機結合起來,嚴格督查考核、跟蹤問效、追責問責,切實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要根據制度執行情況、檢驗反饋情況,做好“廢改立”工作,使其更加貼合實際、行之有效、科學合理,切實扎牢織密制度籠子。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增強黨自我凈化能力,根本靠強化黨的自我監督和群眾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強化領導干部監督,重在日常、貴在有恒,要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治疾患于未然,以嚴管體現厚愛。
教育提醒必須經常。加強領導干部監督,一定要從小事抓起,從日常管起,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要把領導干部談心談話制度化常態化,特別針對剛調整到位的干部、長期在一線的干部、成績突出的干部、面臨特殊困難的干部以及有意見、有情緒、有苗頭性問題的干部,多談話提醒,咬咬耳朵、扯扯袖子,讓領導干部時刻感到身邊有一把戒尺。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利器,堅持與人為善、真心誠意、嚴肅認真的態度,把問題擺到桌面上,用事實說話,不夸大也不縮小,不糾纏細枝末節也不放過原則問題,切實起到解決問題、改正錯誤、促進工作的作用。
“圈子”監督必須擴大。領導干部工作時間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的活動,更能反映領導干部“官德”情況。近年來,奢靡享樂歪風在高壓態勢下出現一些新動向新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改頭換面、潛入地下的隱形變異。因此,要把8 小時之外“生活圈”“社交圈”的狀況作為衡量領導干部的試金石,充分運用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網絡監督等各種形式,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的監督格局,使領導干部難有脫離和超越監督的特殊時段,真正做到權力行使到哪里,活動延伸到哪里,監督就執行到哪里,不留“空白地帶”,讓領導干部的一切活動在陽光下進行。
執紀問責必須嚴格。越是發展的關鍵時期,越要彰顯公平正義,必須嚴格執紀、嚴肅問責、狠剎歪風,不讓腐敗分子有任何僥幸的空間、漏網的可能。要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嚴肅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行為;從嚴正風肅紀,嚴肅查處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不良風氣;嚴肅查處違反財經紀律、侵害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的案件。特別是對職級不高影響較大、金額不多性質惡劣、事情不大反映強烈的“三不”案件,要堅決以零容忍態度予以查處。要認真分析違規行為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從“小是小非”抓起,防微杜漸,做到有信必辦、有風必糾、有貪必肅,始終以堅強的政治定力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不斷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