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深圳市氣象局)
深圳氣象科技創新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引進、吸收、集成、再創新"為主線,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深化國內外交流合作,加強科技人才精準培養,并將創新技術成果實時轉化為業務服務能力,形成了科研-業務-服務的良性循環發展態勢,為深圳氣象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以需求為導向,搭平臺,尋伙伴,構建深圳南方強天氣研究重點實驗室+中國氣象局廣東省區域數值天氣預報重點實驗室深圳研究基地、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風暴分析預報中心深圳研究基地+N家科研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1+2+N")氣象科技創新平臺,形成以實驗室為核心,社會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參與的科技創新生態圈。

2015年2月深圳南方強天氣研究重點實驗室正式啟動

“樂創氣象”“智慧氣象”凝聚社會力量推進氣象創新應用

2017年6月南方強天氣研究重點實驗室高分通過驗收

2013年12月雙基地揭牌

2014年4月雙基地春季強天氣實驗
圍繞業務服務和需求,加強科技合作與交流,與上級業務部門、境內外科研院所及高校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開展深度合作,引智借力加快科技成果落地深圳應用。

2019年4月聯合承辦世界氣象組織(WMO)第四屆季風強降水研討會

近年來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1項,國家自然基金1項,其他省部級、行業內科研項目共60余項。目前多項成果實現業務化,包括強天氣自動識別和監測預警、強降雨短臨預報、格點預報、臺風登陸降雨預估、雷暴尺度集合預報、定點靶向發布、氣象災害四級協同防御,在深圳的大城市精細化預報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部分成果在多省(區、市)推廣應用。

2012年9月與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風暴分析預報中心(CAPS)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2015年9月王延青局長帶隊前往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學習交流溝通合作事宜

2018年5月美國天氣局專家來深學習調研基于影響的氣象災害決策支持系統

2018年12月毛夏副局長帶隊參加世界氣象組織(WMO)大城市智慧氣象服務共同體示范項目研討會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