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寧
摘? 要:智能管理系統作為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革新的重要依據,為了滿足教學與科研需求,必須要在實踐發展中科學運用。以現階段高校教育發展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實驗室管理工作特點,明確新時代發展對高校實驗室管理提出的要求,分析如何在管理中運用智能管理系統,以此提升高校實驗室管理效率和質量,并為專業學生構建優質的學習平臺。
關鍵詞:智能管理系統? 高校? 實驗室? 科技創新? 人才培育
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c)-0216-02
實驗室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平臺,強化這一管理工作,不但可以為專業學生的學習和科研活動提供保障,而且有助于培養更多優質人才。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要在整合以往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情況的基礎上,明確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的處理措施,優化實際管理制度,這也是當前高校發展必須要關注的焦點。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高校在工作中并沒有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管控,再受內外因素的制約,很容易持續降低高校實驗室管理水平,這樣不僅會影響專業學生參與實驗探究活動的積極性,而且難以充分展現實驗室的教學作用。由此,在現代化技術理念全面落實中,高校必須要在明確自身人才培育方向的同時,引用現代化技術對實驗室管理工作進行優化和革新,以此在構建智能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實現預期設定的工作目標。下面對智能管理系統在高校實驗室管理中的運用進行研究。
1? 智能管理系統
從本質上講,智能管理系統是指專門為嵌入式網絡監控設備而開發的客戶端應用程序,其是以C/S架構為核心,根據網絡進行綜合視頻管理的一個平臺[1]。因此,在高校教育革新發展中,在實驗室管理工作中全面落實,不僅可以解決以往發展存在的問題,而且有助于提升實際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2? 以往高校實驗室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管理形式過于老套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中,信息時代逐漸到來,不管是計算機技術,還是互聯網平臺等,都成為各行企業革新優化的前提條件。對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而言,領導人員雖然認識到信息技術的獨特優勢,也開始在實踐工作中引用,但從整體角度分析,實際管理工作的智能性和科學性依舊不足,具體管理方式也非常老套,少部分高校依舊在沿用傳統人工管理方式,這樣不僅會增加人工成本支出,而且會產生非常多的管理問題,以此降低高校實驗室的管理安全,影響校內師生的教學工作。
2.2 登記管理需要優化
現階段,隨著高校學生數量的提高,促使實驗室的人員流動性越來越大,此時若繼續沿用傳統管理方式進行登記工作,既會浪費大量的資源,又會增加實際管理難度。現階段,大部分高校實驗室對學生都是全天候開放的,而以往提出的管理方式并不能適應這一需求,因此需要高校在構建智能管理系統后,對實驗室進行智能化管控,這樣不僅能緩解實踐工作壓力,而且有助于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
2.3 安全監管不達標
現階段,雖然有少量高校引用了智能化管理系統,但通過了解實際管理情況可知,安全監管的智能化水平并不達標,人工依舊是工作的主導者。由于高校實驗室管理員工可能還是其他崗位負責人,抑或一人管理多個實驗室,所以無法實現對實驗室進行全天候的管控,這樣很容易在運行中出現潛藏的安全隱患,不僅無法保障進入實驗室師生的安全,而且還會產生無法預料的損失。由此,構建智能化管理系統對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而言至關重要。
3? 高校實驗室管理中智能管理系統的運用
3.1 構建一體化的公共服務平臺
面對革新速度越來越快的市場環境,高校必須要在明確自身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加大對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關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將院校科目教學、不同級別的科研工作整合到一起,構建開放式的實驗綜合公共服務平臺。在這一背景下,院校師生不僅擁有彼此溝通的平臺,而且具備對外交流的機遇。因此,高校要嚴格按照“教學相長,教研相長”的原則,將學科建設看作工作發展的基礎內容,讓人才培育與科技創新成為教育的重點,促使管理和服務在整合落實中,為院校師生構建優質的實驗室環境,此時他們不僅能成為實驗室的主導者,而且可以從中收獲更多知識。
3.2 推廣全天候的開放管理模式
通過在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中構建智能管理系統,實現全天候的對外開放,有助于高校學生在網絡預約中,按照規定要求自由出入實驗室,這樣不僅能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發展,而且可以提升高校學生的綜合素養。具體管理措施分為:其一,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高校學生對實驗室教學中存在疑慮或想要重復訓練的實驗提出申請之后,中心必須要及早安排。尤其是對即將畢業和實踐作業的學生而言,實驗室在全天候開放中,能為他們提供更多學習時間。其二,優化高校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全天候的高校實驗室,可以為專業學生進行創新實驗提供依據。原因在于低年級學生面臨較大的課程壓力,白天并沒有閑暇時間進行實驗室訓練,而全天候的開放有助于他們在調節自己時間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試驗訓練。現階段,我國各大高校學生根據實驗中心完成的項目已經達到了上百個,這樣不僅能強化他們自我管控意識,而且有助于培養創新意識[2]。
3.3 全面優化實驗室教學方式
通過在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中科學落實智能管理系統與網絡信息平臺,有助于為高校師生提供更多學習空間。管理員工可以將與實驗教學有關的內容上傳到網站上,如題庫、教學大綱等,促使學生在正式進入實驗室教學前進行預習訓練,而在完成實驗室教學工作后,學生也能繼續從網站上獲取有關資料進行知識鞏固。這一方式對低年級學生而言非常重要,不僅能幫助他們緩解自己的學習壓力,而且有助于他們預先全面了解不同專業中實驗室課程要求及所學方向,以此提早做好學習準備。同時,為了方便學生自主學習,教師也可以將與實驗室有關的教學資料上傳到網站平臺上,讓學生實現隨時隨地下載觀看。另外,學生的考勤與日常成績都會由系統統計完成,這樣不僅能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而且有助于成績統計工作更加科學和標準。
3.4 提出實驗室智能化管理措施
從21世紀初期開始,我國各地實驗中心根據校企合作的方式,自主構建了實驗室智能管理系統,并為高校實驗室管理提供了全新模式。在實踐應用中,高校管理人員可以依據視頻監管、刷卡及電源控制器等硬件,構建多種子系統,如實驗室教學管理軟件等,而后整合中心網站,對實驗室內部各項業務步驟及參與的人、物、事等進行科學管控。同時,依據對實驗室實施全方位的過程管理,并強化應用設備儀器的終端方式,有助于提升應用機械設備獲取數據的精確性。另外,按照“管兩頭、控中間”的方式進行操作,有助于高校在沒有管理員工的狀態下進行全天候科學控制[2]。
4? 結語
綜上所述,對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而言,構建智能管理系統,既能突破傳統管理模式的制約,又可以控制成本支出,提高整體管理工作獲取的各項效益,對高校師生來說具有積極作用。由此可知,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領導人員必須要認識到構建智能管理系統的重要性,注重整合自身實驗室管理工作現狀,引用現代化技術理念,設計適宜的智能化管理系統,并在實踐應用中做好系統維護與管理工作,這樣不僅能保障系統運行質量,而且可以充分展現智能管理系統的作用,以此在實現預期教育管理目標的同時,優化高校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 朱麗娜.實驗室智能管理系統在高校實踐教學中設計及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7(34):268-269.
[2] 張衛明,王紅梅.高校實驗室設備智能化管理模式探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37(1):247-251.
[3] 彭曉波,唐璐,張紅濤,等.基于Android平臺的實驗室智能管理系統[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1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