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心
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深挖國內需求潛力,拓展擴大最終需求,有效啟動農村市場,多用改革辦法擴大消費。
這是在經濟下行風險下,中央審時度勢,通過擴大消費,特別是有效啟動農村市場,促進經濟行穩致遠。
有效啟動農村市場,尊重農村居民購買力是大前提。
要尊重農村居民購買力的崛起勢頭。建國70年后的中國農村、改革開放40年后的中國農村,不再是貧窮落后,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將實現,農村居民的購買力呈崛起之勢。村容村貌可見一斑,小洋房多了,小汽車多了,農民手里余錢也多了。特別是8000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后,又給農村居民購買力增添活力。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鄉村全面振興后的農村居民購買力令人神往。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從多省份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來看,農村消費市場表現強勁,農村消費增速普遍快于城市。例如,廣東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9.2%,鄉村增幅比城鎮增幅快1.8個百分點;福建農村消費增速快于城鎮1.1個百分點,達到12%;四川農村消費增速快于城鎮1.6個百分點。
在這樣的情勢下,不失時機地把擴大消費的眼光轉移到廣闊的農村市場,是頗有眼光的。果斷地瞄準農民的錢袋子,把產品推向農村終端市場,讓市場消費端也興奮起來。
要尊重農村居民購買力的前衛潮流。在過去,農民消費只是為了滿足溫飽的需求,最多是添置幾件新衣裳,而如今隨著農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農民也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前衛的農村消費者開始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消費。農民舞蹈隊、農民旅游團的興起,更是給農村居民購買力壯威。
這些年,隨著農民收入逐年增加,網絡消費、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新興消費形式不斷涌現,農民的消費行為和消費觀念也不斷發生變化,呈現出喜人的“三變”,即從“集鎮買”到“指尖買”,電商平臺上也閃爍著農民“剁手黨”的身影;從“買便宜”到“買優質”,高檔消費、優質消費也悄然落戶農村;從“買商品”到“買服務”,農民消費也講求售后服務。
在這樣的情勢下,不要心存把城里賣不掉的殘次商品往農村傾銷,倒是要順應農村的前衛消費潮流。城里人想買的,鄉下人也想買,有的地方,鄉下人的穿著比城里人還要前衛。這就要求商家們長個心眼,不要妄想用劣質商品欺騙“老鄉”。
要尊重農村居民購買力的多元特色。如今,隨著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農民人均收入不斷提高,多元多層多功能的消費升級趨勢在農村地區也愈發明顯。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 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指出,推動農村居民消費梯次升級,包括逐步縮小城鄉居民消費差距,促進線下產業發展平臺和線上電商交易平臺結合,鼓勵和支持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向農村市場拓展等。
在這樣的情勢下,除家電產品之外,可增加汽車、教育、休閑娛樂、母嬰美妝等方面的產品,拓寬下鄉產品的范疇、增加多樣性,持續把更多中高端產品和優質的服務帶到低線市場,滿足農村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只有當農村居民購買力被充滿尊重,并采取適當的對策,引導其充分釋放,農村市場才能有效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