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林
傳統貿易方式在大數據時代的沖擊下,已經無法適應國際貿易發展的要求。因此,加強國際貿易中大數據技術手段應用研究的力度,對于我國企業國際貿易質量與效率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文章主要是就大數據背景下的國際貿易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和分析。
一、大數據時代國際貿易面臨的挑戰
(一)物流挑戰
傳統國際貿易中幾乎沒有端到端制造解決的相關方案。因此為了實現這一交易模式,處于全球供應鏈上的所有企業都必須深入的了解其中的作用。然而,在大數據時代迅速來臨的沖擊下,這種物流模式已經無法勝任為國際貿易提供服務的要求,正是因為大數據背景下的國際貿易,對物流流程的準確性、敏捷性以及安全性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所以國際貿易企業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解決國際貿易過程中的物流運輸與交付問題,而這也對現代物流模式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需求預測挑戰
任何一家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面對預測企業生產的產品或者市場服務需求帶來的挑戰。大數據時代來臨前,企業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實踐經驗開展國際貿易,但是這種貿易模式在出現政治、經濟等危機事件后,貿易雙方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對于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業務的企業來說,一旦遇到這種問題,其結果更是難以預測。所以,國際貿易企業必須充分借助大數據技術的優勢,準確預測國際貿易市場發展和變化的趨勢,才能在確保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提高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三)國際貿易方式的挑戰
大數據時代的迅速來臨,不僅推動了國際貿易的變革,而且為國家貿易中相關產品的生產、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改革與創新指明了方向。隨著相關部門針對大數據時代研究的持續深入,國際貿易體系的改革也迎來了新的契機。
二、大數據時代國際貿易抓住機遇的對策
(一)利用大數據進行國際貿易信息化
現代貿易與傳統國際貿易相比較而言,其具有數據、信息開放透明度較高的顯著特點,而這也為參與國際貿易的企業獲取國際貿易的數據提供了便利。然而,傳統的國際貿易體系中,企業不僅獲取貿易數據信息的難度較大,而且即使獲得了相關的數據信息,也因為數據信息的即時性較差,而無法為企業所用。因此,幾乎很少有企業能夠從獲取貿易數據方面獲得有利于企業發展的信息。
(二)利用大數據進行金融創新
國際貿易活動的開展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支持。由于國際金融機構作為國際貿易活動開展的紐帶,其已經擁有了大量客戶生成的數據信息。所以,其在應用大數據技術時有著非常顯著的優勢。金融機構在參與國際貿易時,主要是通過分析金融數據與交易數據的方式判斷客戶的實際要求,然后利用金融創新實現自身的利益,并推動國際貿易的順利完成。所以,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優勢,完成國際金融體系的創新,發揮其為國際貿易服務的功能,是金融機構在大數據時代下必須予以充分重視的問題。另外,傳統的國際貿易體系中,金融結構針對相關數據信息的分析,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而且這種事后分心控制的方式,針對那些已經造成的損失,大多都無濟于事。但是,如果利用大數據技術的話,金融機構在分析貿易數據信息時,通過對數據信息的深度挖掘,不僅能夠及時的發現并預警國際貿易中潛在的交易風險,實現了提前控制風險的目的。
(三)利用大數據來發揮銀行的潛力
第三方貿易平臺的迅速發展,為金融機構探索和挖掘自身的優勢提供了諸多靈感。銀行自身擁有的大量客戶資源,為其后期進行的客戶貿易數據信息分析提供了便利。金融機構在為國際貿易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通過對國際貿易數據的分析,就可以準確的預測國際貿易的現狀。比如,在貨物查詢數量持續增加時,銀行就可以迅速做出反應,及時的完成此類商品融資門檻的調整工作,確保國際貿易的順利完成。再比如,銀行通過與港口使用頻率高且信譽良好的企業之間合作的方式,不僅將歷史信息良好的企業聚集在一起,為其提供更加全面、安全的貸款服務,而且在數據信息全面開放的同時,通過對外部數據庫中資源的分析和整合,銀行就可以直接與第三方服務平臺直接合作,整合并監控國際貿易企業的交易活動,了解企業的貿易活動情況,以便于為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進入服務。
三、結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時代的迅速來臨,為國際貿易向信息化方向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怎樣發揮大數據的優勢,為國際貿易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是當前國際貿易企業必須予以充分重視的問題?,F代企業在參與大數據時代下的國際貿易時,應該借助大數據技術深度的進行貿易數據信息的挖掘和分析,才能在擴寬現有國際貿易市場的同時,為廣大國際貿易客戶提供全面的服務,確保國際貿易市場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