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韓駿
網約車在我國是先有市場存在,后有行政監管。因此,已經從事網約車業務的平臺、車輛和司機都面臨事后合規化的要求。2016年7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2018年7月1日,成都網約車新政正式落地,不符合條件的網約車司機將會被淘汰出局。2018年9月10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和公安部辦公廳聯合發出緊急通知,要求2018年12月31日前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打擊非法從事出租汽車經營的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清退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并基本實現網約車平臺公司、車輛和駕駛員合規化”。
通知下達以來,全國各地開始貫徹落實通知要求,逐步對不合規網約車進行清退。隨著清退與懲治力度加大,網約車數量極度緊縮,打車難的問題也逐步凸顯,2019年元旦,杭州甚至出現了訂單量與空閑車輛1154比1的極端供需不平衡狀態。如此不但會出現出行服務與便利的倒退,更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倒逼。
一、網約車合規化過程中有關問題
(一)從業人員極度緊縮
截止2018年6月份數據顯示,全國網約車合規率不到1%。縱觀各地所出臺的網約車細則,本地戶口、車牌限制,車輛的軸距、排量、總價要求,網約車運營證要求,營運車輛商業保險要求是阻礙網約車行業從業人員合規化進程的重要原因。歸根結底,就是目前網約車的利潤無法負擔合規后的成本問題。高額的合規成本不但會直接導致無法承擔的兼職從業人員退出行業,也會導致有選擇的全職從業人員對從業價值進行重新評估。
(二)市民打車難度上升
經過6年的發展,原本網約車只是出租車之外的補充初衷,已發展成為了用戶量極大的剛需,線下已無法消化嚴重膨脹的出行需求。網約車平臺受政策收緊影響,滴滴出行從業人員大量觀望或退出,直接導致滴滴出行平臺車輛銳減,增加了打車難度。處于市場支配地位的滴滴運量減少,也影響到整個網約車行業運轉,通知發布以來,各大城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三)清退不合規車輛可能誘發其他社會問題
據調查統計,全職網約車司機以收入地區、低收入群體、文化素質和技能較低人員、異地務工就業人員、已婚已育有家庭負擔人員等為主。大部分網約車從業人員辦證遭遇戶籍、車牌、車價、私車改營運屬性、交高額商業保險等一系列高不可及的門檻而辦不了證的,就只能放棄這一行業,另謀生路了。在全社會被房價、教育、醫療、養老、租房等居高不下的成本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情況下,千萬網約車司機背后的就業壓力、社會壓力,是不可被忽略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二、網約車合規化過程中的建議
(一)研究一套適合網約車的合規新模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9月發布的司法大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全年,傳統出租車司機萬人發案率是網約車司機的13倍,合規并不是保障乘客安全的唯一渠道。而目前,本地戶口、本地車牌、車輛的軸距、排量、總價,車輛屬性變更,車輛保險變更等要求,都是堵在網約車合規化面前過不去的坎,網約車行業特殊的人員車輛組成方式,如果用傳統的租車辦法來管理,勢必將這一新興行業扼殺在搖籃之中。行業和市場的發展,需要一套全新的管理體系來適應,政府應研究一種新模式來適應行業的發展變更。
(二)引導巡游出租車與網約車融合發展
網約車合規化整治在各地不斷推進,巡游出租車正重新進入網約車平臺視野,成為重要的“開墾地”。推動出租車領域新老業態的融合發展,借鑒和利用網約車模式目前已經取得的一些運營和管理成果,實現從運營模式到管理模式的真正革新。無論是之于網約車的規范發展,還是傳統出租車的改革轉型,兩者融合都是大勢所趨,多贏之舉。融合發展借助技術優勢和統一平臺,實現新老業態更充分更公平的競爭,在此基礎上共同提高出租車行業的整體服務水平,增進社會的出行福利。網約車平臺、出租車企業、監管部門,都應該敞開心懷,轉變觀念,為新老業態的融合與革新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三)適當提升收費標準,限制惡意市場競爭
網約車價格長期低廉,并不是他們成本低,網約車本身成本比巡游車低,加之網約車公司在瘋狂砸錢培養市場,給司機和乘客做補貼。所以限制企業通過大量資金補貼搶占市場,適當提升用車價格,支付給司機和服務商合理應有的報酬,是市場的基本原則。如此也能過濾掉被過度放大的打車需求,讓擁擠到線上的打車需求,在線下各種出行方式中消化掉,讓網約車市場回到健康的發展道路上來。
在共享經濟領域率先趟出一條新路的網約車,對社會公共出行系統的改善已被證明。但時至今日,包括網約車在內的共享經濟,還遠未達到紅利最大化之時。放寬不必要的準入限制,建設相關配套基礎設施,推動新業態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實現融合發展,以及在智能交通的打造上,都還大有發展潛力。而激發這種潛力,最重要的便是在公共管理層面突破觀念阻力,將包容審慎落到實處,給予企業更多的信任,真正為市場創新提供更大空間。(作者單位:中共成都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