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職業教育現有的教學模式及人才培養方式,提出專業教學改革的基本觀點,分別從專業基礎課、實踐課以及學生自身素質的培養三個方面展開論述,旨在提供一種教學思路。
關鍵詞:課堂轉變;設計意識;勇敢精神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也不斷改變著室內設計行業的發展趨勢,這無疑對室內設計專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務??v觀社會發展速度之快,深感教育模式改變之緊迫,迫使我們對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課程設置以及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不斷地創新和改變。作為職業教育工作者,為了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在此淺顯地提出對于室內設計教育的幾個觀點,旨在交流共勉。
一、專業基礎課轉型勢在必行。
基礎課作為專業課的鋪路石,它們是引導學生由基礎轉向專業的重要前提,起著重要的銜接作用。但就目前專業課教學狀況來看,諸多基礎課的教學出現了“各自為政、井水不犯河水”的現象,其與專業課聯系并不緊密,并沒有很好地體現出基礎課的“專業性”。
由于職業院校學制較短,且室內設計專業學習內容較多,這給教師在基礎課程的安排以及內容的選擇上帶來了一定的困擾,部分教師依然按照常規模式教授,其教學內容繁多,重難點模糊,給學生造成壓力的同時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這并不適應職業教育的特點。筆者以為,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更高的效率,首先應打破常規教學思維,應有意識、有思考、有針對性地結合室內設計專業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轉變基礎課教學觀念。例如素描課,部分教師在上素描課時還是按慣例延續以往教學模式,教授傳統內容,畫水果,畫蔬菜,而學生并不理解這種訓練內容的含義,因其并非真正感受到其專業性,不知此課程到底提升哪方面能力,從而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目的不明確,導致厭學,消極心態,嚴重地影響了后期學習,而此類現象也同時發生在很多專業基礎課中,案例較多,在此不勝枚舉。筆者以為,專業基礎課應針對室內設計專業的特殊性,從課程的安排、教學內容的制定都應有清晰地、合理地規劃,著重培養學生地空間思維能力、造型能力,想象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去粗取精,刪繁就簡。例如素描課將石膏幾何體、建筑寫生作為主要訓練內容,從而能夠讓學生更加具體、深入地了解結構、透視、空間等知識,這樣既能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減少垃圾時間,又能明確學習目標,提升學習積極性,達到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果。
二、轉變課堂,在做中學,學中做。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曾說過:“使功課勞作合一,提倡職業訓練,是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增加實際生產量的最好途徑?!庇捎谑覂仍O計專業的特殊性,理論知識傳授的局限性,必須依靠現實操作及實地訓練補充課程學習的缺口,所以實踐課在專業學習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根據學?,F有教學資源配置,其完成教學任務程度有限,并不能系統地、完全地直接將相關知識傳授到位。這就必須要求學生走出課堂,走向企業,走向施工現場,轉變教學場地,走到真正的實戰“沙場”上去才能讓學生從實踐中獲得的寶貴經驗,從而更好地在學校中達到與社會對接的目的,其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轉變課堂,脫離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走出校園參與實踐,投身到真實企業的工作環境中,能夠更直觀、真實地體驗社會生產實踐過程。這種教學模式能使學生提前進入企業,對提高學生興趣及學習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明顯提高,也為畢業生順利就業提供實踐基礎。
(2)轉變課堂,能讓學生了解“紙上談兵”的局限性,從而將二維的平面意識轉變到更加豐富的三維空間意識中來,提高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根本上改變學習觀念,明確大力提高實踐能力的培養目標。
(3)轉變課堂,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室內設計專業學習的樂趣,更加全面地了解其學習內容的含金量,例如房屋的測量、設計、工藝以及材料的表達,使學生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成長為市場真正需要的優質綜合性人才。
三、培養勇敢精神,加強設計意識。
為了與時俱進,室內設計專業知識需不斷更新。室內設計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其學習內容廣泛、科學,這就要求學生綜合能力較強。就目前學生具體情況而言,其專業能力與市場需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書本上獲取知識的更新速度遠不及市場發展的速度;其二,職業院校學生由于基礎薄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基礎課學習中,而真正思考怎樣設計、怎樣創新的時間少之又少;其三,地域的限制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套上了思維的枷鎖,導致學生不知何為設計,怎樣設計,不敢打破常規,勇敢創新。為了改善學習效果,提升教學質量,筆者以為應做到一下三個方面:
(1)培養勇敢精神,教師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思維“松綁”,讓學生擺脫傳統課堂的束縛,能夠勇于發現、勇于創新、勇于實踐、勇于犯錯,在各種勇敢的嘗試中去理解、去證明:成功的設計都是在無數個創新和犯錯的過程中誕生的。
(2)增強動手能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注重實踐能力培養,讓學生多動手、多練習,在實踐中熟能生巧的掌握專業核心技能,努力培養出一個上陣就能打仗的好士兵。
(3)樹立設計意識,創新乃設計之生命,這就要求知識的不斷更新,并與現實不能脫鉤,課堂上多設置有意義,有趣味,有建設性的問題,提高學生思考的自覺性;課堂下讓學生多了解設計前沿信息,好的設計師,關注好的作品,提高審美能力,多思考,多提煉,努力完成由匠到師的轉變。
飛速發展的時代對室內設計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職業院校教師應與時俱進,只有不斷地更新知識結構,把握職業教育規律,厘清職業教育的特殊性,不斷地在實踐中進行探索,才能培養出合格的室內設計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鄧澤民.職業學校職業能力形成與教學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周新軍.對高職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1 (17).
[3]廖風華.高職室內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9 (02).
作者簡介:匡贊(1986.12-)男,漢族,湖南湘潭人,碩士學歷,湖南工貿技師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設計藝術歷史與文化研究。